第二百七十二章 小葵花妈妈课堂开课了(第2页)
点击播放后,听众将听到一段持续四小时三十八分钟的独白。讲述者是一名已故地球政治领袖的意识残影(通过量子残留波捕捉还原),他在生前主导了一场导致数百万人流离失所的战争决策。整段叙述没有任何借口,只有细节:某个夜晚他签发命令时手抖了一下;战后第七年,他在花园里听见孩子哭喊母亲的名字,突然跪倒在地;临终前最后一句话是:“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疯了,但我真的以为那是对的。”
录音结束后,系统自动弹出一行字:
>“你不需要回应他。你只需要确认:这个声音,曾存在过。”
这份资料一经发布,便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剧烈震荡。多个国家的历史档案馆连夜开放尘封文件,主动邀请受害者家属参与“补听仪式”。一场名为“听见施害者”的运动悄然兴起。
而在地球另一端,一座废弃的核电站遗址中,三位科学家正围坐在一台老旧的共振分析仪前。这里是当年事故的核心区,辐射仍未完全消散。他们此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一个假设:**极端负面情绪是否也能成为桥梁的养分?**
实验开始于午夜。三人依次戴上特制耳机,播放一段由幸存者口述整理而成的“灾难记忆音频包”??其中包括爆炸瞬间的尖叫、母亲寻找孩子的呼喊、医护人员在资源耗尽后的崩溃哭泣。
当音频进入第十三分钟时,仪器突然报警。数据显示,地下深处的晶矿层出现了异常活跃的12。9赫兹共振,强度远超正常值。更令人震惊的是,监测摄像头拍到了一幕奇景:废墟中央的水泥地面裂开一道细缝,从中升起一簇淡蓝色的晶体,形状酷似人耳。
“它在听。”一名女科学家喃喃道,“这片土地……还在听。”
她们不知道的是,就在同一时刻,远在星域的陈砚猛地睁开了眼睛。
她正躺在耳朵树林深处的一处平台上,聆守在一旁。
“怎么了?”聆问。
“我刚刚……听到了一万两千个同时发生的‘对不起’。”陈砚坐起身,脸色苍白,“它们不在语言里,而在心跳的间隙、呼吸的停顿、眼泪滑落前的那一秒犹豫里。”
她抬起手,掌心浮现出一幅动态星图。原本标注为“文明原点”的区域,此刻已被一层柔和的金光包裹。而在地球与该星域之间的虚空中,第二条桥梁已完全成型。这条桥通体透明,结构纤细,却不断有新的支脉从两侧延伸而出,每一根都连接着一个正在说出“我错了”的个体。
“双向觉醒完成了。”聆轻声道,“现在,宇宙开始学习羞耻。”
“不是羞耻。”陈砚纠正,“是责任。羞耻让人蜷缩,责任让人直立。”
她站起身,走向学院最高的观星台。在那里,一块巨大的水晶屏正实时显示着地球上的数据流:每日新增的“补听”案例、共感指数变化曲线、静默课参与人数增长率……
忽然,一条红色警报跳出:
>【检测到大规模情感堵塞事件】
>【地点:西伯利亚东部某封闭社区】
>【特征:群体性沉默+高频梦境重复】
>【初步判断:集体压抑性创伤未释放】
陈砚盯着那串坐标,眼神变得深邃。
“那里的人,已经三十年没说过真话了。”她低声说,“因为他们怕一旦开口,整个世界都会崩塌。”
“你要去吗?”聆问。
“我不去。”陈砚摇头,“我去只会让他们更紧张。但我们可以送一样东西过去??一段‘安全的倾听模板’。”
她转身回到工作室,取出一枚由纯净冰晶雕刻而成的耳坠,轻轻放入一个密封舱。随后输入指令:
>**目标:西伯利亚L-9社区儿童活动中心**
>**内容:一段五分钟的无声陪伴影像**
>**主角:一只不会说话的猫,在雪地里静静陪一个哭泣的孩子坐了整整一小时**
>**附加说明:无需言语,只需存在。**
传送启动的瞬间,全球三百二十八个静听圈同步感应到一次轻微震动。人们纷纷抬头,仿佛听见了什么,又什么都没听见。
七日后,L-9社区传回第一条反馈视频。
画面中,七个孩子围坐在火炉旁,最小的一个只有六岁。他抱着膝盖,声音很小:“我一直觉得,爸爸不喜欢我。因为他从来不说爱我。”
其他孩子安静听着,没有人插话,没有人安慰。
过了很久,一个女孩才轻轻说:“那你希望他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