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粮食产业链危机 关乎粮食自给之战(第1页)
第二节粮食产业链危机:关乎粮食自给之战
粮源之争,是中外粮食产业链争夺战的缩影。事实上,针对中国粮食产业链的每个环节,跨国粮企都发起了激烈的争夺。
不止是益海嘉里,在这场争夺战中,跨国粮企ABCD哪一家都没有“缺位”。
不止是大豆,小麦、大米、玉米、油菜籽、棉花,凡是重要的农产品,几乎都已出现跨国粮企介入的身影。
不止是收储,农业生产前端的农药、化肥、种子,农业生产之后的收购、仓储、物流、加工、销售,诸多的环节都开始出现问题甚至危机。
跨国粮企看到的是控制产业链后能够给它们带来无限利润的“价值链”,而摆在我们面前的却是,粮食和农业产业链,实质上是一条涉及粮食的国家安全链。此链如果“掉链子”,将直接导致国家粮食的全面不安全!
一、全产业链:跨国粮企攻城略地的锐器如果说益海嘉里是跨国粮企中的新贵,那么ADM、邦基、嘉吉和路易·达孚则是跨国粮企中的贵族。这些“巨无霸”历久而弥坚,打造的粮食帝国越来越庞大,越来越有左右全球老百姓饭碗的能耐。
四大粮企有很多共同点,比如,它们都是大型跨国农业集团,它们都有漫长的历史,等等。但是最重要的共同点,就是它们在全球范围内垂直整合农业产业链,打造一体化的农业全产业链模式。在产业链的上游,它们控制了农业生产资料,比如种子、化肥等,也控制了原料来源。在产业链中游,它们掌握现代化的加工技术和设备。在产业链下游,它们掌控了渠道和终端销售。
看到了吧,益海嘉里完全是在偷师学艺,只是它得益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得益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因为这样它才能够跻身跨国粮企之中,效益甚至好于ABCD中的个别公司。
ABCD四大粮企都是全产业链公司,在具体的实践中,它们有很多相似的做法。
首先是立足全球配置资源,发挥各国比较优势。四大粮企的目标消费人群是全世界人口,因此,它们在整合全球农业资源的时候,始终站在全球的高度,发挥比较优势。比如,南美国家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产量高、品质好,四大粮企就充分开发和利用阿根廷和巴西的大豆,把它们销往世界各地。比如美国的小麦和玉米有产量和质量的优势,它们就把美国的小麦和玉米销往世界其他地方。总之,它们是立足于全球资源,开展农产品的生产与贸易的。
其次,以规模取胜,同时,创造出低成本的粮食生产、贸易模式。
在产品到消费者手里之前,需要经过很多环节,包括原料的获取、加工制造、仓储物流等。ABCD四大粮企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进行成本控制,创造出农产品的廉价生产模式。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物美价廉,它们就大规模地采购那里的大豆;中国的人工成本相对较低,它们就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进行深加工和包装,之后,再把成品运输到经济发达的地区销售。四大粮企都有发达而成熟的物流体系,都拥有强大的运输能力,在物流环节,它们的成本也能控制在最低水平。
总之,通过在成本上的严苛控制,这些跨国粮企保证了企业良好的盈利能力和较高的利率。
再次,四大粮企都善做长期投资,不以一时的利润指标所左右,ABCD四大粮企看重的都是企业的长远发展,而非短期回报。比如农业一般投资规模都比较大,见效慢,四大粮企对投资都能保持很大的耐心。比如,在具体的做法上,它们并不是仅直接向农民销售化肥种子,而是试图和农民交朋友,向他们培训科学种田等方面的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农民朋友自然而然会优先考虑购买它们的化肥和种子,同时,农民也能根据他们的具体要求,生产符合四大粮商要求的农产品。
最后,四大粮企都很善于风险的控制与管理。比如嘉吉公司,它综合运用各种风险管理工具,来管理商品市场以及农业产业链的风险,24小时全天候研究粮食和期货价格,及时提供研究结果,并制定相对应的策略。
比如路易·达孚公司,它利用期权、期货进行风险管理。当然,四大粮企本身都是产业链一体化或者多元化的企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当然,四大粮企诞生的背景不同,成长的轨迹不同,在产业链的打造上,它们也有各自特点,都有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四大粮企中的ADM,向来注重研发,它通过不断的科学研究来保持它强大的竞争力。它是生物燃料的积极实践者和推动者,是美国最大的生物乙醇生产商。ADM和很多大的公司合作,比如宝洁、大众等,共同开发生物高科技产品。
四大粮企中的邦基,以掌握从农场到终端的完整产业链而闻名。在产业链的上游,邦基把自己生产的化肥卖给农业生产者;在中游,邦基收购农产品并进行深加工,在下游,邦基把加工的食品在全世界范围内销售。
这样,邦基完成了从田间到餐桌之间的全产业链,邦基的产品和服务,能够从农田一直延伸到零售终端。
四大粮企中的嘉吉,因为最早从物流起步,到今天为止它的物流运输能力仍然强大,它拥有两千多辆大货柜车和四百多条平底运粮拖船等。虽然它是个传统农业企业,但是,它却走出了一条多元化发展的道路。在嘉吉的业务版图中,它不仅仅局限于农业,包括农产品加工、动物饲料和营养、化肥产业、食品产业等,它的业务甚至延伸到钢铁、金融、能源等表面上看似与农业关联性不是很强的行业。无论嘉吉的业务如何多元化,其注意力还是始终集中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围绕着核心业务,进行自然而然的产业链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
四大粮商中的路易·达孚,是唯一一家非美国籍的公司。经过一百六十多年的发展,路易·达孚以农业为主业,其四大产业已构成完整的相互关联、配合的产业集群。比如,它是全球散货以及物流方面的领导者。路易·达孚是全球最大的租船实体之一,并以此为其全球商品贸易活动提供了支持,其中的很大部分集中在谷物运输领域。再如,它注重粮食等的期货买卖,以平衡风险。
ABCD四大粮企在全球攻城略地,掌握了全球粮食贸易量的80%。它们拥有巨大的优势,比如悠久的历史、长期打造的企业文化、强大的科研实力、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技术等等,但其最锐利的武器还是基于全球布局的全产业链。有了这个武器,它们就能规避风险,根据不同地区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从而获得最大利润。
而中国,正是它们眼中最大的市场,最低廉劳动力来源国。中国还有着全球最优异的投资软硬环境和基础设施,把中国纳入它们全球粮食生产与贸易产业链中,是这些跨国粮企蓄谋已久的想法。否则,美国政府怎么会在它们的推动下,在与中国的世贸谈判中,将农业议题放在那么核心位置,寸利必争,非得要中国将农业与粮食领域全面开放给它们不可?
这是个阳谋,地球人都知道。
二、跨国粮企冲击下,中国国家粮食安全链岌岌可危就像火山底下滚滚的红色暗流,ABCD四大粮企和益海嘉里这些跨国巨头,借着WTO谈判后中国农业领域贸易与投资大门无阻敞开的西风,携带着各种产业链攻击锐器,汹涌而至但悄然潜行,冲击着中国粮食产业链的所有环节。中国粮食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粮食自给目标步步后撤而几无可撤。
根据有限的公开资料,我们已经可以看到究竟是何种情形了!
(一)在粮食生产及其服务环节——粮食产业链的前端跨国种企对中国种子产业釜底抽薪的危机状况,我们已在上一章中做了专门介绍。此番情形,已让我们心急如焚。
还有更多看似美好的跨国粮企的投资行为,实则对我国掌控粮食生产前端危害重重。
堪称经典的案例是,嘉吉公司在吉林省松原市收购玉米深加工企业华润赛力事达后,在全市范围内建立“公司+农户”订单种植、收购模式,从而控制、加工了该市14特供优质腊质玉米,一举成为国内最有实力的玉米深加工企业,同时还占据了相应种子、农药、化肥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