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格言别录(第4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人褊急,我受之以宽宏。人险仄,我待之以坦**。

◎律己宜带秋气,处世须带春风。

◎盛喜中,勿许人物。盛怒中,勿答人书。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面谀之词,有识者未必悦心。背后之议,受憾者常若刻骨。

◎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惠不在大,在乎当厄。怨不在多,在乎伤心。

◎毋以小嫌疏至戚,毋以新怨忘旧恩。

◎刘直斋云:“好合不如好散,此言极有理。盖合者,始也;散者,终也。至于好散,则善其终矣。凡处一事,交一人,无不皆然。”

◎严着此心以拒外诱,须如一团烈火,遇物即烧。宽着此心以待同群,须如一片春阳,无人不暖。

◎凡一事而关人终身,纵确见实闻,不可着口。凡一语而伤我长厚,虽闲谈戏谑,慎勿形言。结怨仇,招祸害,伤阴骘,皆由于此。

◎遇事只一味镇定从容,虽纷若乱丝,终当就绪。待人无半毫矫伪欺诈,纵狡如山鬼,亦自献诚。

◎公生明,诚生明,从容生明。公生明者,不敝于私也。诚生明者,不杂以伪也。从容生明者,不淆于惑也。

◎穷天下之辩者,不在辩而在讷。伏天下之勇者,不在勇而在怯。

◎以仁义存心,以忍让接物。林退斋临终,子孙环跪请训。曰:“无他言,尔等只要学吃亏。”

◎宽厚者,毋使人有所恃。精明者,不使人无所容。使人敢怒而不敢言者,便是损阴骘处。

◎喜闻人过,不如喜闻己过。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

◎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污辱垢秽要茹纳得。处世不可太分明,一切贤愚好丑要包容得。

◎精明,须藏在浑厚里作用。古人得祸,精明人十居其九,未有浑厚而得祸者。

◎德盛者,其心和平,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德薄者,其心刻傲,见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弃者众。

◎吕新吾云:“世人喜言无好人,此孟浪语也。推原其病,皆从不忠不恕所致,自家便是个不好人,更何暇责备他人乎?”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

◎事有急之不白者,缓之或自明,毋急躁以速其戾。人有操之不从者,纵之或自化,毋苛刻以益其顽。

◎己性不可任,当用逆法制之,其道在一忍字。人性不可拂,当用顺法调之,其道在一恕字。

◎欲论人者先自论,欲知人者先自知。

◎凡为外所胜者,皆内不足。凡为邪所夺者,皆正不足。

◎今人见人敬慢,辄生喜愠心,皆外重者也。此迷不破,胸中冰炭一生。

◎小人乐闻君子之过,君子耻闻小人之恶。此存心厚薄之分,故人品因之而别。

惠吉类

◎群居守口,独坐防心。

◎造物所忌,曰刻曰巧。万类相感,以诚以忠。

◎“谦”卦六爻皆吉,“恕”字终身可行。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明镜止水以澄心,泰山乔岳以立身,青天白日以应事,霁月光风以待人。

悖凶类

◎盛者衰之始,福者祸之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