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第1页)
水浒传
《百川书志》六《史部·野史》《忠义水浒传》一百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宋寇宋江三十六人之事,并从副百有八人,当世尚之。周草窗《癸辛杂志》中具百八人混名。
《续文献通考》一百七十七《经籍考·传记类》《水浒传》。罗贯著。贯字贯中,杭州人,编撰小说数十种,而《水浒传》叙宋江事,奸盗脱骗机械甚详。然变诈百端,坏人心术,说者谓子孙三代皆哑,天道好还之报如此。
《古今书刻》上都察院:《水浒传》。
《也是园书目》十《通俗小说》旧本罗贯中《水浒传》二十卷。
《丙辰札记》稗史记王圻《续文献通考》载《琵琶记》《水浒传》,此亦别有一说,未可轻议。但余见《续通考》,止有《水浒传》,未见《琵琶记》也。又云,《通考》载罗贯中为《水浒传》,三世子弟皆哑。余见《续通考》题《水浒》为罗贯著,不名贯中;三世子弟皆哑,并无其文。岂刻本有互异耶,抑稗史之误识耶?
案:余所见《续文献通考》,为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本,有三世子弟皆哑等语,是《续通考》刻本非一,且文亦详略不同也。
《七修类稿》二十三《三国》、《宋江》二书,乃杭人罗本贯中所编。予意旧必有本,故曰编。《宋江》又曰钱塘施耐庵的本。昨于旧书肆中得抄本《录鬼簿》,乃元大梁钟继先作,载宋元传记之名,而于二书之事尤多。据此,见原亦有迹,因而增益编成之耳。
《七修类稿》二十五史称宋江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莫抗,而侯蒙举讨方腊。周公谨载其名赞于《癸辛杂志》;罗贯中演为小说,有替天行道之言,今扬子、济宁之地,皆为立庙。据是,逆料当时非礼之礼,非义之义,江必有之,自亦异于他贼也。但贯中欲成其事,以三十六为天罡,添地煞七十二人之名,又易尺八腿为赤发鬼,一直撞为双枪将,以至**辞诡行,饰诈眩巧,耸动人之耳目,是虽足以溺人,而传久失其实也多矣。今特书其当时之名三十六于左——
宋江晁盖吴用卢俊义关胜史进柴进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刘唐张青燕青孙立张顺张横呼延绰李俊花荣秦明李逵雷横戴宗索超杨志杨雄董平解珍解宝朱仝穆横石秀徐宁李英花和尚武松
案:周密所录赞,时为后人称道,今揭之于后,以备考览——
《癸辛杂识续集》上龚圣与作宋江三十六赞并序曰:宋江事见于街谈巷语,不足采者。虽有高如、李嵩辈传写,士大夫亦不见黜。余年少时壮其人,欲存之画赞,以未见信书载事实,不敢轻为。及异时见《东都事略》中载侍郎《侯蒙传》有书一篇,陈制贼之计云:“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河朔,京东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材必有过人,不若赦过招降,使讨方腊,以此自赎,或可平东南之乱。”余然后知江辈真有闻于时者。于是即三十六人为一赞,而箴体在焉。盖其本拨矣,将使一归于正,义勇不相戾,此诗人忠厚之心也。余尝以江之所为,虽不得自齿,然其识性超卓,有过人者。立号既不僭侈,名称俨然,犹循轨辙,虽托之记载可也。古称柳盗跖为盗贼之圣,以其守壹至于极处,能出类而拔萃。若江者,其殆庶几乎。虽然,彼跖与江,与之盗名而不辞,躬履盗迹而无讳者也。岂若世之乱臣贼子,畏影而自走,所为近在一身,而其祸未尝不流四海?呜呼,与其逢圣公之徒,孰若跖与江也?
呼保义宋江
不假称王,而呼保义,岂若狂卓,专犯忌讳。
智多星吴学究
古人用智,义国安民,惜哉所予,酒色觕人。
玉麒麟卢俊义
白玉麒麟,见之可爱,风尘大行,皮毛终坏。
大刀关胜
大刀关胜,岂云长孙?云长义勇,汝其后昆。
活阎罗阮小七
地下阎罗,追魂摄魄,今其活矣,名喝太伯。
尺八腿刘唐
将军下短,贵称侯王。汝岂非夫,腿尺八长?
没羽箭张清
箭以羽行,破敌无颇,七札难穿,如游斜何。
浪子燕青
平康巷陌,岂知汝名?大行春色,有一丈青。
病尉迟孙立
尉迟壮士,以病自名,端能去病,国功可成。
浪里白跳张顺
雪浪如山,汝能白跳,愿随忠魂,来驾怒潮。
船火儿张横
大行好汉,三十有六,无此火儿,其数不足。
短命二郎阮小二
灌口少年,短命何益,曷不监之,清源庙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