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开拓西南夷地区(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开拓西南夷地区

建元六年(前135年),汉武帝即皇帝位不久,派王恢进击闽越。途中,王恢派番阳令唐蒙去南越。南越人热情招待汉使,特别准备了汉朝的家乡菜,那是蜀地出产的枸酱,款待唐蒙。枸酱是用枸木的树叶制成的酱,味道鲜美,巴蜀人很喜欢这种珍味。

唐蒙吃到枸酱,问道:“这种酱是从哪里来的?味道如此鲜美!”

南越人回答说:“是从西北的牂牁江运来的。”

回到长安后,唐蒙专门派人调查了经营这种食品的商人,终于搞清了这种东西原本是蜀地特产,只是通过夜郎国的中间商人经牂牁江运往南越,所利用的牂牁水道有近百步宽,可以通过较大的船直达番禺。

唐蒙听说这样的情况十分高兴,他确认自己发现了一条可以绕过五岭天险直捣南越腹地的进军路线,即由蜀地出兵,过夜郎而击南越侧翼。他立刻把这个消息上奏给了汉武帝,建议说:“迅速联系夜郎,利用它的几十万军队,顺牂牁江而下,必可制服南越。”

鉴于南越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这个建议正中汉武帝的心意,因此,他也同意对其进行必要的武力准备。元光五年(前130年),汉武帝封唐蒙为郎中将,命他率领士卒1000人,辎重、珍宝无数,从巴蜀的筰关出发,抵达夜郎,见到夜郎的国王多同。

夜郎王以竹为姓,相传第一代夜郎王是从竹中剖出的。有一个女子在遁水边浣衣,忽然看见水上漂来一个三节大竹,正好停在她脚边,并闻其中有号哭之声,剖而视之,得一男孩。将其抚养长大后,那男孩文武双全,自号为夜郎王。因生在竹中故以竹为姓,也称竹王。

夜郎王一见,非常高兴,高兴之余便问唐蒙说:“汉与我相比,哪个大?”夜郎国王由于消息闭塞,还不知道汉朝是怎样一个国家,一直以为夜郎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唐蒙一听,差点笑出声来,心想:真是井底之蛙,没见过天。见夜郎王一副很认真的样子,唐蒙便极口夸张,说汉朝如何庞大,如何强盛,如何富有,并把大量的珍宝、缯帛赠送给多同。

夜郎王听得目瞪口呆,心中好生羡慕,这才恍然大悟,拍了一下脑袋说:“我一直以为夜郎国最大呢!”夜郎王多同面对丰厚的馈赠瞧得眼花缭乱,对汉使自然不敢怠慢。

唐蒙见时机已到,便告之汉朝的严威圣德,晓以利害,劝其举国内附,以期封侯。夜郎王听后心有所动,便和唐蒙约定,由汉朝在当地任命官吏,让竹多同的儿子担任县令一级的官员。

此后,夜郎王竹多同还把附近的小国叫来商议。那些小国都贪图得到汉朝的丝绸,心想,从汉朝到此,路途遥远,道路又艰险,无论如何汉朝都不会占有这片土地。不如暂时顺从,既不得罪汉使,又可得到丝绸,于是纷纷表示服从唐蒙的盟约。唐蒙大喜,当即返京奏报朝廷。

汉武帝闻讯大喜,便下令在这一带设置犍为郡。

事实上,汉朝不仅要在西南地区设形式上的郡县,更要真正控制西南地区。元光五年(前130年),唐蒙受命掠取和开通夜郎及其西面的僰中,发动巴郡、蜀郡的官吏士卒上千人,西郡又多为他征调陆路及水上的运输人员一万多人。

西南地区多山,地形复杂,修路不易,在此过程中,加之湿热,巴郡军民中许多人生病死去,更多的人开始逃跑。针对这种情况,唐蒙动用战时法令,诛杀了一些消极对抗的地方首领。不过他的严惩措施,没有收到积极的效果,反而激起了地方势力更大的反抗,修路工作眼看着就进行不下去了。

面对这种情况,汉武帝经过全盘考虑,决定对巴蜀地方势力和当地老百姓进行安抚。恰在这时,司马相如由蜀归朝,于是汉武帝派司马相如去责备唐蒙,趁机告知巴、蜀百姓,唐蒙所为并非皇上的本意。

司马相如发布了一张《谕巴蜀檄》的公告,并采取恩威并施的手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司马相如顺利地完成了使命,回报给汉武帝,汉武帝高兴得不得了。而此时唐蒙已掠取并开通了夜郎,趁机要开通西南夷的道路,征发巴、蜀、广汉的士卒,参加筑路的有数万人。修路两年,没有修成,士卒多死亡,耗费的钱财要用亿来计算。蜀地民众和汉朝当权者多有反对者。

这时,邛、笮的君长听说南夷已与汉朝交往,得到很多赏赐,因而多半都想做汉朝的臣仆,希望比照南夷的待遇,请求汉朝委任他们以官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