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征朝鲜定四郡(第1页)
东征朝鲜定四郡
汉武帝在开通西南边疆时,又向东邻的朝鲜用兵。朝鲜从周武王时代开始就同中原有密切关系。殷纣王的叔父箕子,在殷朝灭亡后,带领5000殷民逃到朝鲜北部,建立了政权。
战国末期,乐毅灭齐的壮举令燕国进入全盛时期,燕昭王趁势令悍将卫满统军挺入朝鲜半岛,进行开荒式征服。卫满率领部属刚来朝鲜时,得到朝鲜王箕准的礼遇。
箕准拜他为博士,赐给圭,封给西部方圆百里的地方。箕准的目的很清楚,就是希望通过卫满,来为自己守护西部边境。然而卫满是个很有政治野心的人,他利用封地为依托,不断招引汉人流民,积聚自己的政治、经济力量。
汉惠帝元年(前194年),羽翼已经丰满的卫满,派人向箕准假传汉朝要派大军来进攻,请求到箕准身边来守护。箕准不知道这个是骗局,便许诺了卫满的请求。
卫满就此机会,率军向王都王险城进发,一举攻占王都后,自立为王,国号仍称朝鲜,历史上称其为“卫氏朝鲜”。卫氏王朝建立后,控制了朝鲜半岛的北部地区,与西汉燕地相邻。
这时正是汉惠帝执政时期,天下初定,辽东太守经汉廷批准,主动与朝鲜国王卫满相约:卫满为汉朝藩属外臣,为汉朝保卫塞外,不使汉朝边境受到侵犯;塞外各族首领朝见汉朝天子,以及各国与汉朝通商,不许从中阻挠。作为回报,汉朝答应给予卫满以兵力和物资上的支援。
有了西汉藩属外臣的身份和汉廷的军事、经济的支持,卫满便开始不断地侵凌和征服临近小邦,真番、临屯都主动前来归顺,卫氏政权的势力因此迅速膨胀,领地扩大到方圆几千里。
汉武帝即位之后,卫满的孙子右渠成为朝鲜王时,更是大量招引汉人流民,以此来扩充卫氏政权的实力。随着卫氏势力的日益雄厚,右渠不但自己不肯再向汉朝通商朝贡,还阻碍邻近真番等小国与汉朝通商朝贡。一时之间,各小国和汉朝的联系因卫右渠的从中作梗而陷于中断。
元朔元年(前128年),朝鲜半岛小番君南宫等因不满朝鲜王右渠的控制,率众28万归降汉朝,汉武帝在那里设立苍海郡。但元朔二年春,由于北方战事而罢除。
苍海郡的一度置废,已向右渠表明了汉武帝的立场,引起了他的极度不满。因此他在加紧对其境内部族控制的同时,拒绝了南方的真番、辰国经其领土朝见汉廷的要求。这样一来,双方的矛盾终于暴露。
元封二年(前109年),汉武帝派遣涉何为汉使前往朝鲜,责怪和晓谕卫右渠,要他去晋见汉天子,但卫右渠倚仗自己逐渐增大的实力,不愿接受汉武帝的命令,涉何无功而返,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离开了王险城,踏上了归途。
一路上,他苦苦思索着如何向汉武帝交差,害怕无功而还,汉武帝震怒,自己性命不保。于是,他贪功心切,竟然在水边界派人刺杀了为其送行的卫氏朝鲜的一名裨王,然后迅速渡入塞,向汉武帝谎报说自己杀了朝鲜大将。
汉武帝听说他杀死了一位朝鲜将军,连连称赞他做得好。尽管卫右渠未来朝见,但杀其一将,总是有功,汉武帝便不再责怪其他而任命涉何为辽东郡都尉,防御朝鲜。
这个消息很快便传到王险城,得知涉何因袭杀己将而升官发财的卫右渠当即怒上眉梢,率军倾巢而出,发兵越界攻袭。洋洋自得的涉何还来不及坐稳都尉官位,就被杀了。涉何被诛的奇耻大辱,令汉武帝勃然大怒。于是,一场决定朝鲜半岛归属的大战如上弦之箭,一触即发。
当年夏,汉武帝招募天下死罪囚组成东征军做准备。同年秋天,派出水陆两军东征朝鲜。海路由楼船将军杨仆率领,从山东半岛浮海东进;陆路由左将军荀彘率领,从辽东南下。约定二军合击,同攻王险城。
但汉军明显低估了朝鲜军队的战斗力。在汉武帝眼中,朝鲜就是弹丸边地,所以根本不必详加备战,只需小动干戈,再大的风浪都会瞬间平息。
然而,这种过于轻敌的心理,无疑蒙蔽了汉武帝的慧眼,令其忽视掉这场平叛存在的诸多特殊困难。其一,路途遥远,汉军难免长途跋涉,卫右渠则把守关隘,以逸待劳。其二,卫氏家族在朝鲜已历三世,尽管横征暴敛和重徭重赋的害民政策不得人心,但毕竟熟悉地形,粮道亦短,在作战中占据主动。
尽管不少作战经验丰富的大将都苦口婆心地劝谏过,但汉武帝显然不把这些放在眼里,这从他数日间便草拟完毕的平叛计划上即可窥见一斑。
事实表明,这场汉武帝认定汉军必会打出一场彪炳史册的著名战役,在战争刚刚拉开帷幕时,汉军就遭遇大挫。率先开赴前线的荀彘忍受不了等待的折磨,不顾事先跟杨仆约好的进攻日期,提前命部将正多发动试探性进攻。
谁料正多也妄想通过此次平叛加官晋爵,他率领先头部队孤军深入,结果落入卫右渠预设的伏击圈,被杀得丢盔弃甲,狼狈不堪。尽管损失并不大,但汉军自此士气大跌,同时感受到朝鲜军队并没有幻想中的那么不堪一击。
愤怒的荀彘虽然一刀结果了正多,却从贪功好进坠入了另一个心理陷阱:惧战徘徊。这倒无意之中缓解了卫右渠的致命危机。杨仆在按期登陆并获成功后,发现一切出奇的顺利,于是一路昂首阔步向北挺进,数日便兵临卫右渠的“国都”王险城下。
卫右渠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但好在荀彘驻军不前,于是立刻狂奔回救。最终,王险城的守军连同北归的援军合成一股洪流,以数量上的压倒性优势,将杨仆的楼船军彻底冲溃。
据《史记》记载,败北的杨仆相当凄惨,“失其众,遁山中十余日”。
好在楼船军是其训练多年的嫡系部队,杨仆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收散卒,复聚”。可楼船军经此大败,无论实力还是士气都遭受重创。
将士们归乡心切,无心再战。
两路人马毫无默契,大败特败的消息传到长安后,汉武帝怒不可遏,当即派遣使臣迢迢万里奔赴前线责骂荀彘。惊恐之下,荀彘率军南下,拼死力战。经过大小多场战役,荀彘终于杀到王险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