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3拉普拉斯的碎片(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3拉普拉斯的碎片

时隔五年,新大陆又发生爆炸事件,上次是A1区,这次是C5区,威力相当于一千吨TNT,比上回要大得多。关于罪魁祸首,有人揣度是陨石撞击,也有人猜测是恐怖袭击,先前也是这么说的。据报道,目前已造成4872人死亡、2315人受伤、1094人失踪,且数据仍在攀升中。

起居室,几个人围坐在全息投影仪四周,投影仪上空显现着C5区的即时画面:绛紫色的天空下,一个巨大的爆炸坑,底部深陷边缘平滑,周围的建筑被轰成渣滓,还夹杂着人体碎屑、植被残肢,偶有火星迸发炸裂。火光通过分子振动,射向四面八方,充盈着起居室,照亮观众们的脸。其中一张脸闪耀着火焰的光芒,着了火似的。仔细一看,原来是投影仪的光波打到电镀的金属面上,反射出火光的镜像,使那张脸看起来像着了火。

火脸者起身,穿过起居室,走向后门。其他人的目光并未从投影仪上空转移,并非不在乎,而是他们十分清楚对方的癖好——每回发生爆炸,他都会跑到后院,从地下挖出一只箱子,取出两只小圆盘,相互摩挲、碰撞,循序操作,产生“唰嗒嗒嗒——嗒唰唰唰唰——嗒嗒唰唰唰”的声响。有人询问过以上行为的效用和意义,却从未获知答案,只好将此解读成某种为人类祈福的仪式。

反正,阿拉永远都不会做出伤害他们的事情。

阿拉是一个人形机器人,高一百三十厘米,四肢纤长,脑袋浑圆,体格相当于十岁的人类小孩。不过,所有成年人类能想到、做到的,他都能达到。噢,对了,阿拉外形上并不存在性别特征,但依据声线、姿态,以及思维方式,他始终被认定是一名男性。

事实上,阿拉并非展柜标售的正规品,而是二手市场私贩的拼装货。他的第一任主人是梅,后来梅结婚生了个儿子,叫乔,阿拉就当起了保姆,再后来乔结婚生了个女儿,叫宝珠,阿拉又肩负起保姆的责任。尽管历经三代,阿拉仍旧身强体壮,头脑清晰,因为他的核心配件来头不小。

八十六年前,新大陆机械公司推出LP型电子脑人形机器人,简称LP型机器人。在此之前,该公司已推出BS、DR、E101、IC、T、W六型电子脑的机器人,有人形的、非人形的,还有无形的(智能系统)。这些样式迥异的机器人都有一个共同点——由于电子序列固化,无法分级处理信息,随着信息叠加,回路将产生偏离,效率也会随之降低,若想提高功效,只能回炉重置。尽管重置的工序并不复杂,费用也相当低廉,大多数人却对此极其反感。他们认为重置后的机器人和原来的并非同一个,而是不是同一个对于他们来说至关重要。就好像你养了条狗,相伴多年,死了,哪怕克隆出一模一样的,也不是原来的了。乍一听,这个例子似乎举得有些牵强,狗和机器人、死亡和重置,怎能同比类推。但是,于人类而言机器人就是狗,对机器人来说重置就等于死亡。

与以往不同的是,LP型电子脑不仅能分级处理信息以确保回路精准,还能调整组件序列以实现自我更迭,也就是说,该型号机器人常年功效均衡,无须按期重置。当年,共有2880个先行版LP型机器人被投入市场,均数分布于A、B、C、D四个板块(每个板块划分为十二个区域,以阿拉伯数字1-12标号)。

不知出于何因,第二年便被勒令召回,终止相关研发。指令下达后,2879个LP型机器人顺利通过幽灵管道,返回原厂,恢复初设,再投入分解炉,进行无垢式销毁。

幽灵管道,是一种以中微子为介质的传送方式,该粒子质量小,不带电,以接近光速运动,可自由穿梭于宇宙间,且不与任何物质发生作用,故得名“幽灵粒子”。在传统运输中,物体只能沿着地球表面进行曲面运动,而在幽灵管道中,物体可以穿过地球内部进行直线运动。比如,一颗苹果从地球的东面,穿过地壳、地心,抵达地球的西面,整个过程只需零点五光秒。不过,在传送之前,这颗苹果必须绑上束带(束带中裹挟着与目的地端一致的粒子,以此确保传送的方位)。倘若失去束带的导航,路径就会产生偏离,目的地将衍生出其他路径,可能是原来的地方,也可能是宇宙的任何一个地方,且无迹可循。

那个落单的家伙,由于束带松脱,导致识别错误,被传送到一个随机、未知的区域。不过,相信没有人会忍心责怪那个传送员,就在数月前,他的妻儿于一次爆炸事件中不幸罹难。

况且,随机目的地无迹可循,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与归厂销毁如出一辙,因此他并没有如实上报。而进行销毁作业的当天,他的上级正与他上上级的妻子厮混,没能亲临现场。总之,由于一连串的巧合,一个本应销声匿迹的LP型机器人得以留存于世。

其实,脱轨物体的走向并非完全随机,只是相关算法无人能破罢了,毕竟不是所有的事物都在人类的掌控之中。

那个幸存者挣脱束缚,偏离轨道,来到一个看似随机实则特定的区域——B12区二手市场第七号铺头。

B12-07铺头的经营者是一名叫吉利的小伙,这间铺子是他以工厂爆炸事件中父母双亡所得的抚恤金租来的。吉利天生聪慧,好奇心旺盛,且动手能力极强。父母尚在之时,他是大家眼中的英才,还未毕业就获取新大陆科研中心的保送,那可是高新科技人才的聚集地。可惜,父母过世之后,他意志消沉,终日浑浑噩噩,成了大家眼中的废柴,不仅推掉保送,还辍学、移民,从地处中原的D9区来到四面环海的B12区,成为该区二手市场最年轻也是最不上道的老板。

从前,吉利以为科研中心是创作的天地,其实不然。由于挣脱机制束约,二手市场才是创作的天堂。在这里,他不仅可以任想象腾飞,还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元件宝藏——机械废品回收巢。世界上不存在真正的无能之人,也不存在所谓的无用之物,只要用得巧,就能变废为宝。

吉利最大的乐趣就是到回收巢搜刮破铜烂铁,将它们改造成各种新鲜玩意,有自动巡航的电子狗、耗能极低的转换器、硬度媲美金刚石的复合材料,等等。不少工厂有意签署那些产品的使用权,他没同意,可一回头却以十分之一不到的价格卖给某位过路者。同行们都笑他傻,甚至怪他扰乱市场秩序,渐渐疏远了他。事实上,这些创作仅供豢养好奇心,无关营生,他更乐意将自己的产品出让给一个合适的人,而不是一个合适的价位。反正这个铺头已缴足六十年的租金,他甚至无法确定自己能否活得那般长久。

除了鼓捣创作,吉利还有一个癖好——赏月。每晚收档,吉利都会给自己叮一碗面,捧到后院,戴上高倍镜,一边赏月一边吃面。

有一天,吉利如常捧着面碗来到后院,赏月的最佳位置已被占领。来者肩宽臂厚,四肢壮硕,目测身高八尺有余,背对着铺头,昂首凝望夜空。“哐啷”一声,手中的碗砸落在地,面条顿时散开,汤汁溅了他一身,不速之客猝然回头,露出一张金属脸庞。吉利见过那张脸,在D9区新大陆机械公司的发布会上。

那天,为了能见到最新型号的机器人,吉利连夜驻守在展馆门口,成了首批入馆参观的普通民众,享有与机器人独处一分钟的特权(在官方人员的陪同下)。他清楚地记得,当时共有六十个机器人列队矗立于展馆中央,场面十分壮阔。在馆长的引导下,他来到其中一个机器人跟前。

“早上好。”

“早上好。”

“人可真多啊,”吉利将脸颊凑近机器人,“是不是?”

“是的。”

“人……”吉利灵机一动,“为什么那么多呢?”

“因为今天开发布会。”

“为什么开发布会?”

“因为推出了最新型号的机器人。”

“为什么推出最新型号的机器人?”

“因为以往的型号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而最新的型号能。”

“为什么?”

“因为我很聪明,”机器人顿了顿,“和你一样。”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