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三章 空手(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刘氏被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呛的甚是没脸,只是出门的时候,兜里放的铜板早就被她偷着藏了起来,刘氏又不像地些大户人家的奶奶,手上的镯子,头上的簪子,都是随时可以摘下来送人的,她一个乡下妇人,能有什么好东西,这会就算是想拿什么出来,也没有啊。

罗天翔也在屋里呢,这会瞧着刘氏被大家下了脸面,一时也觉得脸上无光,而且自己好容易得了个儿子,自己的爹娘连个影都没见,罗天翔心理也堵的慌,本来还想帮着刘氏解解围的,这会也没了心气。

吴婆子到底还是觉得不能让这样的人,冲撞了外孙子的好事,笑着指着好婆手里的孩子道:“三嫂,是不是该给这孩子洗头了,可别错了时辰去。”

好婆一听就知道这是怕再闹腾下去把孩子的洗三礼再给岔过去,忙笑道:“洗头喽,洗头喽。”

桅子在一旁瞧了一会刘氏的热闹,这会听了好婆的叫唤,又忙回头看这新生儿的洗三礼最后的步骤。

只见好婆一手抱住了小弟弟,一边从盆里往外撩着水滴到小弟弟的头上,小孩子本来睡的就香,突然被这凉水一激,虽然天不冷,可是这冷不丁的一下也吓了一跳,哇哇的就哭了起来,桅子有些担心的看着小弟弟,只以为这小子受了多大的罪似的。

只是屋里其他人却是大笑起来,段大娘就大声道:“瞧瞧这小子的哭声,可真是个好嗓子。”

桅子不懂这些东西,便拉着吴婆子小声问:“姥娘,小弟弟哭的这么大声,是不是吓着了,要不就抱回去吧。”

吴婆子一听,佯笑道:“傻孩子,这哭声越大才说明你弟弟越壮实呢,那没有哭声,或是哭声小的,一般都是身子弱的,不吉种呢。”

桅子这才明白原来这洗三了大哭的事不但不犯忌讳,反认为吉祥,这边刚弄明白,就听到好婆那边已是念念有词的说了起来,一边洗一边念叨着祝词,什么“先洗头,作王侯;后洗腰,一辈倒比一辈高;洗洗蛋,作知县;洗洗沟,做知州”。

随后,用艾叶球儿点着,以生姜片作托,放在小宝宝的脑门上,象征性地炙一炙。再给小宝宝梳头打扮一下,说什么“三梳子,两拢子,长大戴个红顶子;左描眉,右打鬓,找个媳妇准四村;刷刷牙,漱漱口,跟人说话免丢丑。”

凤儿递了个鸡蛋给好婆,桅子就看到好婆用鸡蛋往小弟弟的脸上滚滚,说什么“鸡蛋滚滚脸,脸似鸡蛋皮儿,柳红似白的,真正是爱人儿。”

洗罢,又把孩子捆好,用一棵大葱往身上轻轻打三下,说:“一打聪明(桅子这才知道这个葱是通聪的意思),二打灵俐。”

待做完,随后叫人把葱扔在房顶上,桅子不明白,小声的拉着吴婆子问道:“姥娘,为什么要把那大葱扔出去啊?”

吴婆子也是有些心疼桅子没经过这个过程,摸了摸桅子的头道:“这把葱扔到房顶上,是有祝愿小孩子将来聪明绝顶的意思。”

这边说完,又见好婆拿起秤砣比划几下,说:“秤砣虽小压千斤。”

然后又拿起锁头比划三下,说:“长大啦,头紧、脚紧、手紧”。再把婴儿托在茶盘里,用家里事先准备好的铜板往小宝宝身上一掖,说:“左掖金,右掖银,花不了,赏下人”,最后用小镜子往婴儿屁股上一照,说:“用宝镜,照照腚,白天拉屎黑下净”。

最后好婆又把几朵纸制的石榴花往烘笼儿里一筛,说道:“栀子花、茉莉花、桃、杏、玫瑰、晚香玉、花瘢豆疹稀稀拉拉儿的……”

这些东西桅子在现代的时候根本就没见过,睁着一双好奇的眼睛从头看到尾,眼里的兴趣不减,吴婆子到是一直注意着桅子,笑点着这丫头的头道:“桅子,告诉姥娘,你是不是没看明白这里面的意思啊?”

桅子正想寻个人给她解惑呢,吴婆子算是送上门了,忙笑道:“姥娘,我三姥娘这么做是为了什么啊?”

吴婆子笑道:“这都是一些老规矩,村里的人家孩子洗三都要说这套话,你看啊,你三姥姥刚才比划的那几样东西,那都是有不同寓意的,比如说比划秤砣是祝愿小孩长大后在家庭、社会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比划锁头是祝愿小孩长大后稳重、谨慎。掖铜板是祝愿小孩长大后,福大禄大财命大。最后说的那些花是祝愿小孩不出或少出天花,没灾没病地健康成长。”

桅子这才点了点头,道:“原来这里面有这么多的说道啊。”

屋里的活告一断落了,就剩下外面的香案了,村邻们也都看了半晌的热闹了,这会大伙都出了屋子,面条这会都吓好了,就着咸菜,大伙一人拿个小碗象征性的吃了两口放下碗又说了两句吉利话就都回了各家,刘氏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溜走了,马氏原本还想出来看看,只是没见到人影也就作罢了。

桅子人小,最后出了屋子,就见好婆早就到了香案那里把上面码儿的各位娘娘都请了回去,还有敬神钱粮连同香根一起请下,送至院中焚化。然后又用铜筷子夹着“炕公、炕母”的神码一焚,说道:“炕公、炕母本姓李,大人孩子交给你;多送男,少送女。”然后,把灰用红纸一包,压在炕席底下,说是让他(她)永远守在炕头,保佑大人孩子平平安安。随后,即向罗家请安“道喜”。

当然,别人做到这一步是为了几个赏钱,可是好婆不过是职业习惯罢了,笑着道完了喜,吴婆子就拉着好婆去收刚才的添盆,把水倒了出去,里面的大枣早就不易而飞了,这添盆里的大枣也是有说道的,也不知道是谁传出来的,这添盆里的大枣要是家里的媳妇吃了,准能藉着好运生个大胖小子呢,这不罗家生的是小子,而且吴氏现在也算得上是高龄产妇了,连生了四个闺女,再生小子,这在古代就算是高龄了,因此别人瞧着吴氏这个岁数都能生,也有那动了心思的,所以这大枣就被人偷走了。

吴婆子把那些铜板拿出来,用帕子包好,笑道:“三嫂,生桅子那会她们两口子的日子难,你当时连接生的铜板都没要,按说这就是咱们不该,不过你既说咱们是自家人,不讲究这些,我也就没硬推,如今她们家的日子好歹比那时候好过不少,这铜板你无论如何得收着。”

吴婆子之所以带着媳妇添这些铜板,是除了给新生儿送东西以后的添置,主要就是想补偿好婆上次给吴氏接生的时候没收银子的事。

好婆原本是想推辞的,可是也知道吴婆子的性子,摇头叹气道:“你呀,要我说你什么好,咱们自家人还总跟我这样,行了,你的心思我也知道了,就是接生的喜钱,早前你女婿也给了二十个铜板呢,如今这些我却是不能都拿的,我只拿走一半,剩下的或是你带回去,或是给巧娘,就随你的意,要我说,巧娘现在也没宽绰啥,家里还得缓个两三年的,孩子也不易,不然能让凤丫头去镇里做工吗,再说了,这家里又添了张嘴,用银钱的地方还多着呢,别在我这用心思,我一年碰到那富户多生两个孩子,人家给的打赏,这一年的花销都够用了。”

说着真就在里面捡出一半的铜板,装到了荷包里,然后拍了拍笑道:“行了,这趟也不亏,来来回回的,我都收了有一百个铜板了。”

好婆说的是从打吴氏有了身子,她来来回回的看了几趟,每次罗天翔都没让她空手走,虽说产婆不必来的这么勤,只要生产之前来就成,有的人家都是这边媳妇有动静了,那边才想着去找产婆,像吴氏这样的,在村里就算得上矜贵了,只是罗天翔因着吴氏之前那一胎的事实在是吓到了,所以这一胎就格外的小心了些。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