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蝈蝈出彩(第1页)
第一百零四章蝈蝈出彩
罗天翔一听乐道:“大哥这话说的好,只要侄子们有出息,咱们这些做大人的也高兴,这事就这么定了,回头大哥想着跟孩子们说,等过了年,乔叔那里有信了,我就再过来通知大哥。”
吴秀娘这会也有些意气飞扬,原本刚才桅子那个提议她就同意,这会更加坐不住了,朝着裘隆说道:“相公,要不也让咱们家三个小子一块去,要是嫌老三小,就在家留一年,晚一年再送,老大和老二可耽误不得了。”
罗天翔也知道妹夫家底厚,拍着裘隆的肩膀道:“妹夫也考虑考虑,回家跟老人商量商量,若是送是往镇里跟表兄弟们一块,还是留在家附近,我到是听乔叔说镇里书院的先生学识好一些,不过孩子自然不能天天回家,要是你跟妹妹舍不得孩子,就在家附近寻寻也成。”
罗天翔做为发起人,这会儿帮着出些主意参考,要是几家孩子真能一起送,就是在书院想必也是一个轰动。
桅子看着全家总动员的样子,眼里的笑意更盛,止不住的笑道:“姥爷,姥娘,咱们家这些孩子都能去上学的话,没准哪一个就能考个举人回来呢,到时候姥娘和姥爷就成了举人的爷爷、嬷嬷或是姥爷、姥娘呢。”
吴婆子被桅子说的眼里的笑意收都收不住,连忙起身道:“不行,我得去跟你几个舅母说说去,也让她们高兴高兴。”
吴秀娘笑着坐在炕上也没拦,知道娘跟几个嫂子关系好,不过却笑对着吴氏道:“大姐,你瞧瞧咱娘,眼里什么时候都把媳妇放到闺女的前头,别人家不知怎么羡慕嫂子们有这么一个婆婆呢。”
吴氏笑着点头道:“你三个嫂子心里眼里也把娘装在头里,有什么好事也都先想着爹娘,娘自然有好事也能想到大嫂和二弟妹、三弟妹。”
因为有这么一个插曲在,中午这顿饭吃的也是**迭起,男人们一桌酒杯时不时的就要碰起,就是女人们这一桌,老吴头也发了话,只要不喝多,没事也饮两杯无碍。
吴井栓过了年媳妇就要进门了,这会也算是大人了,自然陪着男人一桌吃饭,小孩子这边就剩下吴井柱最大,带着一帮弟弟妹妹们也在谈论着得之不易的好事,心理有些微的遗憾,年龄太大,没有机会再去读书。
蝈蝈双眼晶亮的一边吃着饭,一边畅谈着自己以往在家里学到的东西,如今蝈蝈背数能从一背到一百,而且还能倒背如流,就是三字经,弟子规,桅子没事的时候也给他讲一些,说起来,蝈蝈虽然是这桌孩子里面,除了裘家的裘冬以外最小的,可却是认字最多,学东西最多的孩子。
别人到还罢了,只裘树看着蝈蝈眼里直冒着光,想来也是羡慕的。
老吴头听的这边孩子们说的起劲,少不得提议道:“蝈蝈,你也给姥爷背上一段,让姥爷听听呗?”
“爹,他一个小孩子家家的,不过就是见人多凑热闹罢了,哪里就真能背多少。”吴氏笑着接道。
其实吴氏心理也不知道蝈蝈到底学了些什么,因为这些都是桅子在管,吴氏到没大用心。
吴婆子却是摇了摇头,道:“我看这孩子没少学,你听听,这小嘴叭叭的,竟是一刻都没停呢,左右都是自家人,就是背不下来,咱们还能笑话他不成。”
吴秀娘也赞同道:“大姐,你就别藏着了,孩子有出息,咱们瞅着也高兴,这会儿我瞅着蝈蝈这么小就能背这些东西,只恨不得早两年就回娘家呢,那会儿要是有这提议,何苦让我们家老大跟老二都六七岁了还在家里待着。”
吕氏也笑道:“咱们以前哪里敢往这上边想,只想着把日子过好,攒些银钱给孩子们娶媳妇,再准备嫁妆把闺女体体面面的嫁出去才是正经,像这样的读书的事哪里是咱们这样的人家能想的。说实话,要不是巧娘今儿来说起,只怕就是咱们到了地下也没这个想法呢。”
吕氏说的是实话,夏氏和方氏也跟着附和,吴家虽然也能供起自家的孩子,可吴家的孩子多,再加上吴井栓、吴井柱要挨着排的说亲,平时家里的种子,生活也都要银子,因此家里的银钱也不敢大动,毕竟这读书可是要年年往出拿钱的。
罗家这样承担了束修,吴家到时候只出些生活费就成,反正孩子在家也是要吃饭的,再说这些费用总不好再让罗家来承担。
小孩子都有一股人来疯的劲,蝈蝈本来就被同桌的哥哥、姐姐们羡慕着呢,这会儿又得了姥爷、姥娘和舅娘、小姨的夸赞,自然更加的得瑟起来,手里的筷子也放下了,还知道擦擦嘴里的油,然后立正的身形,很是有模有样的说道:“姥爷,我就背一段《弟子规》吧。”
老吴头喝了点小酒,正是红光满面,拍着手道:“好孩子,姥爷听着,你背吧。”
仙儿、迎儿,桅子都鼓励的看着蝈蝈,眼里笑意尽显,虽然仙儿对于蝈蝈的臭屁行为很想揍一巴掌,不过能给爹娘争脸总是好事。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随着孩童稚嫩清脆的声音朗朗读来的《弟子规》,或许开始大人们还只当是小孩子学的三五句来逗弄的话,这会脸上的神情可真真不在是玩笑了。
裘隆受的刺激比较大,相较于吴家与罗天翔的家庭条件,他们家一直都是处于上游的,要说送孩子读书,他们家最有这个本钱,可这会看来,却是吴家的孩子拔了头筹。
心理思绪万千,看着蝈蝈一板一眼的样子,问道:“蝈蝈,告诉小姨父,这里面的意思你都知道吗?”
蝈蝈笑着点了点头,虽然这个小姨父是头一回见,可待他不错,小姨给他的红包也丰厚着呢。
笑道:“小姨父,我都知道,我四姐都给我讲过了。我四姐说这是书院里面的先生给孩子们启蒙的书,这本书是学童们的生活规范,他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