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七章 惊到了(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五十七章惊到了

一家人高高兴兴的做好晚饭,吃过以后,就各自回了自己的屋子,本来凤儿想去桅子的屋子跟她商量商量这荷塘的事的,不过桅子现在忙着做荷塘的规划,因为马上要到七月末了,现在首要任务就要赶在藕没成熟之前,把藕芽多掰下来一些,好种上。

桅子记得现代看过善于种藕的记录片上就说过,藕苗,又称藕尖、藕梢、藕带、藕鞭,即笔杆粗细的嫩藕节。每年五月开始,当荷叶初展时,藕农便会下田去采藕苗;而过了七月,藕苗就会渐渐长成粗大的莲藕。藕苗与成熟的莲藕节不可兼得,而藕农怕影响到莲藕的收成,一般都不愿采摘藕苗卖,所以市场上藕苗的价格比莲藕贵了不少。

这个东西胜在应季,再加上吃个新鲜,在现代还能宣传些营养价值,毕竟现代被工业污染了以后,再加上各种蔬菜的催生,导致人们对变异的蔬菜都有了排斥,听说有的人压根就不提倡吃反季蔬菜和反季的水果。

可是桅子记得那会在学校的时候,家里条件好的同学都说吃粗粮,吃营养,吃养生,而家里条件差的同学却提倡吃大鱼大肉,似乎那肥肥的肉能带给人满足感一般。

哎一想到那个时候,想在什么时候吃到什么东西,只要你手里的币子不缺,自然就不会短了这些东西。

可是到了古代,尤其是这样的人家,想吃一把蔬菜,要么就等到自家自己种,然后等到地里下来才能吃着,要么就是跟别人家换些菜,要是真想让家人去买菜,那是玩笑。

不过这样也有好处,大家吃的都单一,到时候自家真把这个莲藕种了出来,自然也算是改善了大伙的饭桌,想来就是到了镇里也应该是受欢迎的,反正就这么一个池塘,只要能卖出去,换了钱,桅子觉得让她再忍受几年没有新鲜蔬菜的日子也能过下去,到时候家里的条件好了,那些东西自然是想买就买。

不然依吴氏的性子,就算是再她,只怕也要说她一句败家了。

当然了之所以选择池塘,与凤凰村的地理位置也有关系。

凤凰村隶属于北方,不比南方,在北方这种东西本就难得,若说富贵人家有人吃还可能,市场上找卖的只怕就挺难了,更何况还是这种藕芽了,所以这个事情能不能做起来,就只能看这个荷塘里的莲藕产量能有多少了,不过若是积年的荷塘,想来应该会有一些。

桅子这边在脑子里整理着自己的规划,凤儿抱了蝈蝈回了自己屋里讲故事哄着xiaodidi睡觉,仙儿在自己的屋子里想着今天的鸡蛋情况,三月份抱的鸡仔,如今四个来月了,那些母鸡都开始下蛋了,只是刚开始下,鸡蛋还有些小,不过过段日子,鸡长的再大些就好了,如今家里有一百多只鸡了,公鸡的数量少些,不过十多只,光是母鸡就差不多有一百只,新下蛋的鸡一天不定数,有的时候一个,有的时候两个,依据去年的经验,再大一个月或是两个月的,准能下两个蛋,这样一天至少鸡蛋就能下个二百来枚,光鸡蛋的收入就能达到二百文呢,一个月下来就得好几千文。

当然,这也是家里喂的饲料的原因,三婶家今年头抓的鸡也下蛋的,比自家的个头还小,一天也就一个蛋,三婶还问她自家的鸡是怎么喂的呢,她就偷偷的把自家的法子,用蚯蚓喂食,还有如何的消毒都告诉了三婶,当然,这事说之前她跟家里都商量好了,而且跟三婶说的时候,也交待了,别跟别人说,再好也不行,不然等这鸡蛋都爆棚了,就影响她们的生意了,更主要的是,这生出来的鸡蛋质量也不一样啊。

仙儿如今家里的鸡蛋多了,已经不用收购村里的了,自家和三婶家两家就可以包了刘掌柜的量,来年自家要是再扩大的话,只怕刘掌柜那里也收不下了,还得让桅子想想办法研究些别的门路,不行还得让三叔去镇上再跑两家。

不过想到来年要扩大销量,仙儿还有个烦恼,就是家里的人手不够,桅子太小,吴氏不打算让她干太重的活,大姐到是能帮忙,可是大姐都要议亲了,太粗的活也不能干,而且大姐头两年在镇上吃了不少的苦,她也不忍心让大姐再吃苦,这可怎么办好呢,仙儿有些为难了,眼前突然就闪过一双温柔的眼睛,腼腆的面孔,仙儿一晃脑袋,自言自语道:“好端端的,我怎么把刘旺想起来了,那小子,别看比我大,瞧着还没我有劲呢,婶子也不知道咋弄的,自己那么泼辣的性子,这刘旺和刘娟愣是一点没学去。”

姐妹三人心思各不同,正屋里,吴氏也熄了灯,罗天翔虽然不知道这荷塘能干出多大的事来,不过也是浑身充满了劲,吴氏躺在炕上看着翻来覆去的罗天翔,乐道:“瞧你,乐得跟个孩子似的,也不知道最后能干出多大的事呢,别到时候白挨了累。”

罗天翔一听,翻身对着吴氏笑道:“你没看桅子出的那主意,仙儿那鸡养的,个个都是镖肥体胖的,而且咱们家现在一天差不多得有二百来个蛋吧,这一天就两百来文,我听仙儿那意思,只怕这鸡架,赶着秋天还要重修一回,到时候给这鸡架里也烧上热乎气,鸡冻不着了,冬天也能下蛋呢,咱们家这钱就不能断。”

吴氏早就知道他们父女嘀咕的事,摇头道:“你这只见进钱,怎么没想着盖这鸡架子怕是要不少银钱吧,还得往里搭柴火,我看啊,等到了秋,咱们家除了秋收,就都得在山上抗柴火了。”

罗天翔笑了,道:“放心吧,不会让你们娘们累着的,我跟老三去,我寻思了,不行就让老三把鸡也挪咱们家来,到时候一块养,天暖和了再搬回去,也省的他家冬天冷,鸡不下蛋白吃食。”

这个主意不错,吴氏点头道:“那你跟老三说了吗,别的到是不怕,就怕这东西得病,到时候一得一群,咱们也不好跟老三交待。”

罗天翔想了想,道:“没事,我寻思着,咱们家也算是养了两、三年了,从少到多,仙儿和桅子都做的挺好的,尤其是桅子,别看活都是仙儿干的,可是主意都是这丫头出的,我瞧着这两年跟乔叔学字,可真是长了大见识了,就是迎儿那丫头,也就一心用在药材上了,识字读书上反倒没有桅子来的多。”

提到这,叹了口气道:“桅子就是个女孩,要是男孩子,没准还真能考个功名回来呢!”

不过一想到蝈蝈,罗天翔又乐了,道:“不过我瞧着蝈蝈也是个聪明的,你看见没,桅子没事的时候就领这小子在院子里的地上学字呢,一人手里拿个木棍,在土上来回划拉着,等咱们家有钱了,我高低给这小子送学堂去。”

吴氏眼含暖意的看着罗天翔道:“桅子也说过这话呢,不过是小姐俩在一处玩的时候说的,我偷着听到的,那丫头告诉蝈蝈,长大了要好好学习,她努力挣钱,让姐姐们腰杆子直直的嫁人,让蝈蝈考个功名,给姐姐们撑腰,给爹娘争气呢。”

罗天翔一听,讶道:“真的,这小丫头才多大啊,就能想到这些。”

吴氏感叹道:“咱们家的孩子,个个都比同龄的娃娃要懂事许多。”

是啊,罗天翔心理感慨,凤儿九岁多就去镇上做工,仙儿九岁多就跟着养鸡,迎儿八岁多就跟着乔郎中去镇里坐馆,桅子更小,三岁多就帮着家里谋划。

说来说去,都是他这个当爹的没本事,让自己的媳妇孩子跟着自己受苦了。想到这,更加肯定了罗天翔要把荷塘干起来的心思,而且罗天翔更是觉得不能光靠着闺女,自己也应该出去寻那些经年的老人打听打听,不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的经验,可不容忽视啊。

叹道:“巧娘,这些年到是我拖累你了。”

吴氏一听嗔道:“你这说的什么话,咱们是夫妻,又不是旁人,再说孩子虽说是我生的,可也叫你爹呢,难不成孩子们这般努力不是为了这个家,你要是再这么说话,回头让孩子们知道了,可是不饶你的。”

罗天翔一见吴氏的口气有些不好,便讪笑了两声,道:“巧娘,我不过是随口一说,难不成你还真打算去跟孩子们告状啊,再说我哪里不知道孩子们这般努力是为了什么,不过是觉得自己没有孩子们有用罢了,要是我能多干些,孩子们也不用这么受累,我这不是心疼她们吗!”

吴氏听着罗天翔的话,心情非但没好,反而更加郁闷道:“你现在才想起心疼她们来,孰不知以前她们过的也不见得有多好,只是那会我不好说,你也不说,就只能看着她们受罪了。”

一提到以前在李氏跟前过的日子,吴氏到是不替自己委屈,她是长嫂,又生不出儿子,李氏如何对她,她也不介意了,只是孩子们真是一点福也没享到,凤儿,仙儿,迎儿,挨着尖的给家里干活,冬夏不分,连件新衣裳也没有,还都是捡着罗家三个闺女的,李氏不拿孙女当人看,连口好饭也不给吃。

吴氏如今一想起这些来,还觉得心酸的掉泪,生生的觉得这几个孩子托生到她的肚子里算是委屈了孩子们。

罗天翔叹了口气,瞧着吴氏在那掉泪的样子,也不好替李氏辩解什么,毕竟这些年做的太深入人心了,这会儿说多了也是没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