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部(第6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不用,不用,将来说不定还去打日本呢!现在让我先学着点。”

现在这背兜子早已缝好了,很像在小学里读书的书包,但又比书包大,因为是白色的,又很像送报的报差背的大报兜子。

那里边装的是牙刷、肥皂、换洗的衬衣等等……还有一盒万金油。

马伯乐是不信什么药的,唯独这万金油他不反对,并不是他证明了这油是怎样的灵验,只是他觉得,这油虽然不治病,总算便宜(每盒一角)。是凡便宜的就上算,何况治不好,但也治不坏,所以马伯乐这万金油总是常备着。

背包里边还背着面包、奶油,这面包、奶油是每人一份,这也是马伯乐的主意。他说到了淞江桥若是挤丢了,挤散了,或是谁若没有上火车,谁就在淞江桥那儿吃呵。

不大一会的工夫,约瑟也背上了一个背包,里边也有面包、奶油。

马伯乐让每个孩子都穿戴好了。像军队似的,全副武装,热水瓶,手电筒,每个人都拴着。自然是马伯乐当队长的,由马伯乐领导着在旅馆的地板上走了两圈。

马伯乐叫这种行为是演习,他说:

“凡事没有经过实验,就是空想的,什么叫做空想,空想就是不着实际。别的事情你不着实际行呵,这是过淞江桥可不是别的,性命关头。”

马伯乐看着太太对于他这种举动表示冷淡,他就加以理论地宣传。

到了晚上,马伯乐又单独演习一遍,他试一试自己究竟有多大力气,于是他背上背了军用袋,肩上挂着他自己缝的大兜子,只这两样东西,就不下五十来斤重。又加上手电筒,又加上热水瓶,同时他还提着盛着他自己的西装的那只大箱子。

一提起这箱子来,马伯乐就满脸的汗珠,从脖子红起,一直红到了耳朵,好像一个千斤锤打在他的身上似的。

太太看他有点吃力,就说:“你放下吧,你放下吧。”他不但没有放下,那正在吃饭还没有吃完的雅格,他从后边也把她抱了起来。他说:

“这大箱子不能丢,里边是我的西装;这干粮袋不能丢,里边是粮食;这雅格不能丢,雅格是小宝贝。”

马伯乐很坚强的,到底带着二百多斤在地板上走了两三圈。他一边走着,他一边说:

“这就是淞江桥呵,这就是淞江桥。”

到了第二天早晨,马伯乐又要演习,因为这一天又要上火车去了。

不大一会,他那二百多斤又都上身了,马伯乐累得红头胀脸的,可是小雅格却笑微微地坐在爸爸的胳膊上。小雅格说:

“这就是淞江桥吗?”

马伯乐故意用脚跺着地板。这旅馆的小楼是个旧房子,颤抖抖的地板在脚下抖着。马伯乐说:

“这就是淞江桥……”

雅格的声音是很响亮的,可是马伯乐的声音却呜呜的,好像要上不来气了。

在临出发之前,马伯乐对于他的三个孩子挨着个问:“你叫什么名字?”“我叫大卫。”马伯乐说:“你要说马大卫。”“我叫马大卫。”

又问第二个:

“你叫什么名字?”“我叫马约瑟。”又问雅格:“你叫什么名字?”“我叫小雅格。”马伯乐说:“什么小雅格,你说你叫马雅格。”

这都是昨天就已经演习过的了。马伯乐为的是到了淞江桥怕把孩子门挤丢了,若万一挤丢了也好让他们自己报个名姓。不料今天又都说得七三八四的,于是马伯乐又接着问下去:

“你父亲叫什么名字?”“叫马伯乐。”大卫说。

“你父亲叫什么名字?”“叫马伯乐。”约瑟咬着指甲。

又问第三个:

“你的父亲叫什么名字?”“我的父亲叫叫叫保罗马伯乐……”

小雅格一边说着,一边把那挂在约瑟身上的军用水瓶的瓶盖拧下来了。

马伯乐又问她:

“你父亲叫什么名字?什么名字?”小雅格说:

“我父亲要过淞江桥……约瑟,约瑟偷我的鸡蛋啦……”

于是雅格就追了过去,约瑟就踢了雅格,他们两个打了起来。

等把约瑟压服下来,马伯乐又从头问起,第一个又问的是大卫

“你家在什么地方?”

“我家在青岛。”大卫说。

又问约瑟和雅格,都说家在青岛。这一次很顺利地就问完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