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南泥湾休养追记(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南泥湾休养追记

随着抗日战争的发展,蒋介石的反动本质日益暴露。武汉失守后,蒋介石退到峨眉山,采取了消极抗日和积极反共的政策,阴谋消灭中国人民革命力量。

从1939年开始,国民党在陕甘宁边区周围修筑了五道封锁线,西起宁夏,东至黄河,绵延一千余里。国民党用来包围边区的部队,经常有七八十万之众。与此同时,蒋介石停止了对八路军、新四军的槭弹粮饷的供给,甚至连外国红十字会捐赠给我们的物资,他也加以扣留。为了对陕甘宁边区实行严密的经济封锁,蒋介石竟假“防敌”、“缉私”之美名,设立种种队伍和机关,密布在边区周围的冲要地区。例如1940年以后,国民党组织的所谓“经济游击队”十个大队,国民党政府财政部设在陕甘宁绥区的所谓“货运稽查处”及其分支机构,所谓“运输统制品监察处”及其分支机构,军委会所属的所谓“特检处”以及“航空检查所”等等,名目繁多,难以胜数,但实际上都是用来对边区实行经济封锁的。蒋介石想要困死我们,饿死我们,他不仅禁止军需物资和交通运输、医药卫生器材进入边区,就是棉、粮、油、布以及其他一切日用物品进入边区,也一律遭到禁止。

在国民党团团围困和层层封锁的情况下,陕甘宁边区军民的经济生活曾经发生严重的困难。特别是1940年和1941年,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那样,“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

但是,共产党人是不会被人家饿死的,也不会一天停止战斗。毛泽东同志在一次生产动员会上曾经诙谐地说道:“饿死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解散也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还是自己动手吧——这就是我们的回答。”于是他向陕甘宁边区和敌后各抗日根据地全体军民发出了伟大的号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陕甘宁边区和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热烈地响应了毛泽东同志的号召,他们一手拿枪,一手拿锄,积极地展开了大规模的生产运动。在这次大生产运动中,八路军健儿用他们的战斗精神,作出了光荣的榜样。特别是边区留守部队,他们实行了屯田政策,生产成绩更大。在屯田运动中,又以王震将军率领下的三五九旅在南泥湾的屯田最为著名。

南泥湾在延安东南一百余里,是延安县金盆区的一个乡,西界郞(县)、甘(泉)境内洛水与延水的分水岭,北靠临镇川与延水的分水岭,东与金盆湾地区接壤,南迄固临境内黑蛇川与临镇川的分水岭,纵横各八十里,平面达六千四百方里,地区非常广阔。它的中心地区由三道河川构成:南盘龙川自西而东,九龙川自南而北,汇合后称南阳府川,东北流至金盆湾,而后注入临镇川。沿川有肥沃土地一万五千余亩,整个地区,可耕土地达一百余万亩,是一块很适合于垦荒屯田的地方。

1941年春,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九旅一部来到了南泥湾,他们在朱德总司令和王震旅长的亲自指挥下,立即以战斗姿态,开展垦荒屯田的运动。在英勇的战士们面前,荆棘被斩除了,狼群被赶跑了,荒山被征服了。废弃多年的土地,肥力强大,长出了茁壮的庄稼,用良好的收成来拫答人们的辛勤劳动。1941年开荒一万四千余亩,除损耗外,收正粮八百余石,杂粮一百三十余石,蔬菜三十余万斤,还有其他许多经济作物的产品。1942年又开荒二万五千余亩,生产规模更大了。同时还兴办了工厂,开辟了市场。以前杳无人烟的荒野之区,如今竟成了美丽的陕北好江南了。

1942年7月10日,朱德同志约我游南泥湾,同行徐特立、谢觉哉、续范亭诸同志,都是老人,但兴致都很高,和同行的年青人一样朝气勃勃。这天天气炎热,车行较久,人们觉得口渴,渐有烦躁之感。车子在慢慢地向南驶去,但见森林茂密,古木参天,一阵阵清风吹来,使人格外感到清爽。总司令在他的纪游诗中有这样几句:

行行卅里铺,炎热颇烦躁。

远望树森森,清风生林表。

白浪满青山,绿叶栖黄鸟。

登临万花岭,一览群山小。

这是多么美妙的景致!多么广阔的胸怀!若非身历其境,是无法领会其中意味的。比如“白浪满青山”,那白浪指的是山上的桦树叶,它表面是绿色,背面是白色,被风吹翻动,远远望去,就如同白浪一般。诗是好诗,景也的确是好景呵!

慢慢地走近南泥湾,又是一番景色。半山上一排排的窑洞,是新辟的市场;平川里引水灌田,种上了南方的水稻;恰如总司令所说:今辟新市场,洞房满山腰。平川种嘉禾,水田栽新稻。

这天,我们在陶宝峪休息,总司令的诗把当时的情景记述得异常真切:

小憩陶宝峪,青流在怀抱。

诸老各尽欢,养生亦养脑。

熏风拂面来,有似江南好。

散步咏晚凉,明月挂树杪。

续范亭是一个性情豪迈的人,很爱作诗,他当时诗兴大发,写了一首《来南泥湾途中》的七言古体诗:

延安纪念七月七,万众同心悲愤结。

初旬已过初伏起,多病之躯正苦热。

南阳胜地好休息,朱公邀我出南郭。

同车三老徐吴谢,男女同志二三十。

三十里铺左转弯,回环公路入沟涧。

汽笛一声马力足,呜呜直上万花山。

万花山上最高巅,南望宜洛西保安。

千山重重日正午,同志采来野杏酸。

口渴既解稍盘桓,万花山中鸟声欢。

下坡复驰三十里,黄杨树下荫草堂。

饥渴幸达目的地,东道欣逢叶季壮。

时值盛夏草木长,晚餐已毕乘晚凉。

是的,几天前在延安举行“七七”纪念会的时候,人们对蒋介石破坏抗战破坏团结的政策都非常愤慨,现在来到这风景清幽的南泥湾,顿觉心旷神怡,舒畅多了。我和续范亭同志由于健康情况较差,便留下在南泥湾休养,其余的同志都先后回了延安。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