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地理五02(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地理五02

(南有侍郎山,与广西融县分界。东有渠水,下流合会同县之郎江而入沅水。西有零溪巡检司。)领县四。东北距布政司千八百五十里。

会同(州东北。西有沅水,又西南有郎水,自贵州黎平府流入,又东有雄溪,一名洪江,下流俱入於沅水。南有若水巡检司。)

通道(州南。洪武十年五月省入州。十三年五月复置。北有福湖山。西有渠水,西北有播扬河,自贵州黎平府流合焉。有播扬巡检司。又西南有收溪寨巡检司。)

绥宁(州东。元属武冈路。洪武元年属武冈府。三年来属。东有双溪,即城步县巫水之下流也。东北有青坡巡检司,后移於武阳。西南有临口巡检司。)

天柱(州西北。本天柱守御千户所,洪武二十五年五月置。万历二十五年改为县,析绥宁、会同二县地益之。崇祯十年东迁龙塘,名龙塘县。后东迁雷寨县。

后还旧治,复故名。东有沅水。西北有屯镇汶溪后千户所,洪武二十三年置。东有镇远巡检司,后移上新市,又有江东巡检司。)

施州卫军民指挥使司(元施州,属四川行省夔州路。)洪武初省。十四年五月复置,属夔州府。六月兼置施州卫军民指挥使司,属四川都司。十二月属湖广都司。后州废,存卫。(北有都亭山。东有连珠山,五峰关在山下。又东南有东门山。东北有清江,自四川黔江县流入,一名夷水,亦曰黔江,卫境诸水皆入焉,下流至宜都县入於大江。)领所一,宣抚司四,安抚司九,长官司十三,蛮夷官司五。东北距布政司千七百里。

大田军民千户所洪武二十三年闰四月以散毛宣抚司之大水田置。(东有小关山。西南有万顷湖,与酉阳界。又南有深溪关。北有硝场,产硝。)东北距卫二百二十里。

施南宣抚司(元施南道宣慰司。)洪武四年十二月因之,后废。十六年十一月复置,属施州卫。二十七年后复废。永乐二年五月改置长官司,属大田军民千户所。四年三月升宣抚司,仍属卫。(东有旧治。后迁夹壁龙孔,即今治也。西有前江,发源七药山,西南流与后江合,入四川彭水县界。)北距卫一百里。领安抚司五:

东乡五路安抚司(元东乡五路军民府。洪武四年十二月改置长官司,后升安抚司。领长官司三,蛮夷官司二。)

摇把峒长官司(元又把峒安抚司,后废。宣德三年五月改置。)

○上爱茶峒长官司

下爱茶峒长官司(二长官司俱元容美洞地。至大二年置怀德府,属四川南道宣慰司。至顺二年正月升宣抚司。至正中,升军民宣慰司。太祖甲辰年六月改军民宣抚司,后废。宣德三年五月改置。)

镇远蛮夷官司(宣德三年五月置。)

隆奉蛮夷官司(元隆奉宣抚司。洪武四年十二月改长官司,后废。宣德三年五月改置官司。)

忠路安抚司(明玉珍忠路宣抚司。洪武四年改安抚司,二十三年废。永乐五年复置,领长官司一。)

剑南长官司(宣德三年五月置。)

忠孝安抚司(元置。洪武四年十二月改置长官司,寻复故。二十三年废。永乐五年复置。)

金峒安抚司(元置。洪武四年十二月改长官司。永乐五年复故。宣德三年五月领蛮夷官司一。隆庆五年正月降为峒长。)

西坪蛮夷官司(宣德三年五月置。)

中峒安抚司(嘉靖初置。)

散毛宣抚司(元至元三十年四月置散毛洞蛮夷官。三十一年五月升为府,属四川行省。至正六年七月改散毛誓厓等处军民宣慰司。明玉珍改散毛宣慰使司都元帅。)洪武七年五月改散毛沿边宣慰司,属四川重庆卫。二十三年废。永乐二年五月置散毛长官司,属大田军民千户所。四年三月升宣抚司,属施州卫。(南有白水河,一名酉溪,自忠建宣抚司流入,又东南入永顺司界。)东北距卫二百五十里。领安抚司二:

龙潭安抚司(元龙潭宣抚司。明玉珍改长官司。洪武八年十二月改龙潭安抚司,属四川重庆卫。二十三年废。永乐四年三月复置,来属。南有清江。)

大旺安抚司(明玉珍大旺宣抚司。洪武八年十二月因之,属四川。永乐五年改置,领蛮夷官司二。)

东流蛮夷官司(洪武八年十二月置东流安抚司,属四川,后废。宣德三年五月改置,来属。)

臈壁峒蛮夷官司(宣德三年五月置。)

忠建宣抚司(元忠建军民都元帅府。明玉珍因之。)洪武五年正月改长官司。

六年升宣抚司。二十七年四月改安抚司,寻废。永乐四年复置宣抚司,属施州卫。

(南有白水河,源出将军山,西南流,车东河自容美司来合焉。)北距卫二百五十里。领安抚司二:

忠峒安抚司(元湖南镇边宣慰司。明玉珍改沿边溪洞宣抚司。洪武五年正月改沿边溪洞长官司,后废。永乐四年改置。西南有酉溪。)

高罗安抚司(元高罗宣抚司。明玉珍改安抚司。洪武六年废。永乐四年三月复置。领长官司一。)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