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职官三02(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职官三02

后周曰匠师中大夫。隋初为将作寺,置大匠一人,又改为监,以大匠为监。炀帝改为令,武德改为大匠。龙朔、光宅,随曹改易也。)少匠二员。(从四品下。)

大匠掌供邦国修建土木工匠之政令,总四署、三监、百工之官属,以供其职事。

凡两京宫殿、宗庙、城郭、诸台省监寺廨宇楼台桥道,谓之内外作,皆委焉。

丞四人,(从六品下。)主簿二人,(从七品下。)录事二人,(从九品下。)

府十四人,史二十八人,计史三人,亭长四人,掌固六人。

左校署:令二人,(从八品下。)丞四人,(正九品下。)府六人,史十二人,监作十人。(从九品下。)左校令掌供营构梓匠。凡宫室乐悬簨弶,兵仗器械,丧葬所须,皆供之。

右校署:令二人,(从八品下。)丞三人,(正九品下。)府五人,史十人,监作十人,(从九品下。)典事十四人。右校令掌供版筑、涂泥、丹頠之事。

中校署:令一人,(从八品下。)丞三人,(正九品下。)府三人,史六人,监事四人,(从九品下。)典事八人,掌固二人。中校令掌供舟车兵仗、厩牧杂作器用之事。凡行幸陈设供三梁竿柱,闲厩供锉碓行槽,祭祀供葛竹堑等。

甄官署:令一人,(从八品下。)丞二人,(正九品下。)府五人,史十人,监作四人,(从九品下。)典事十八人。甄官令掌供琢石陶土之事。凡石磬碑碣、石人兽马、碾硙塼瓦、瓶缶之器、丧葬明器,皆供之。

百工、就谷、库谷、斜谷、太阴、伊阳等监:(百工监在陈仓,就谷监在王屋,库谷监在鄠县,太阴监在陆浑,伊阳监在伊阳,皆在出材之所。)监各一人,(从七品下。)丞一人,(正八品下。)府各一人,史三人,典事各二十一人,录事各一人,监事四人。(从九品下。)百工等监掌采伐材木。

都水监

都水监:使者二人,(正五品上。汉官有都水长,属主爵,掌诸池沼,后改为使者,后汉改为河堤谒者。晋复置都水台,立使者一人,掌舟楫之事。梁改为太舟卿,北齐亦曰都水台。隋改为都水监,大业复为使者,寻又为监,复改监为令,品第三。武德复为监,贞观改为使者,从六品。龙朔改为司津监,光宅为水卫都尉,神龙复为使者,正五品上,仍隶将作监。)丞二人,(从七品上。)主簿二人,(从八品下。)录事一人,府五人,史十人,掌固三人。使者掌川泽津梁之政令,总舟楫、河渠二署之官属,凡虞衡之采捕,渠堰陂池之坏决,水田斗门灌溉,皆行其政令。

舟楫署:令一人,(正八品下。)丞二人。(正九品下。)舟楫署令掌公私舟船运漕之事。

河渠署:令一人,(正八品下。)丞一人,(正九品上。)府三人,史六人。

河堤谒者六人,掌修补堤堰渔钓之事。典事三人,掌固四人,长上渔师十人,短番渔师一百二十人,明资渔师一百二十人。河渠令掌供川泽鱼醢之事。祭祀则供鱼醢。诸司供给鱼及冬藏者,每岁支钱二十万,送都水,命河渠以时价市供之。

诸津:令一人,(正九品上。)丞一人。(从九品下。)津令各掌其津济渡舟梁之事。

武官

左右卫(周制:军万二千五百人。天子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军将皆命卿。至秦、汉,始置卫将军,后汉、魏因之。晋武帝始置左、右、中三卫将军。至隋始置左右卫、左右武卫、左右候、左右领军、左右率府。各有大将军一人,谓十二卫大将军也。国家因之。)

大将军各一员,(正三品。)将军各二员。(从三品。)左右卫将军之职,掌统领宫廷警卫之法,以督其属之队仗,而总诸曹之职务。凡亲勋翊五中郎将府及折冲府所隶,皆总制之。凡宿卫,内廊阁门外,分为五仗,(一供奉仗、二亲仗、三勋仗、四翊仗、五散手仗也。)皆坐于东西廊下。若御坐正殿,则为黄旗仗,分立于两阶之次,在正门之内,以挟门队坐于东西厢。皆大将军守之。

长史各一人,(从六品上。)录事参军事各一人,(正八品上。)仓曹、兵曹参军各二人,(正八品下。)骑曹、胄曹参军各一人,(正六品下。)司阶二人,(正六品上。)中候三人,(正七品下。)司戈五人,(正八品下。)执戟五人,(正九品下。)奉车都尉五人。(从五品下。)长史掌判诸曹、亲勋翊五府及武安、武成等五十府之事。诸曹参军皆掌本曹勾检之事。(随曹各有府史。)

亲府、勋一府、勋二府、翊一府、翊二府等五府每府中郎一人、中郎将一人,(皆四品下。)左右郎各一人,(正五品上。)录事一人,兵曹参军事一人,(正九品上。)校尉五人,旅帅十人,队正二十人,副队正二十人。中郎将领本府之属以宿卫。左右郎将贰之。若大朝会、巡幸,以卤簿之法以领其仪仗。

左、右骁卫(古曰骁骑,隋改左、右备身为左右骁卫,所领名豹骑,国家去“骑”字曰骁卫府,龙朔去“府”字,改为左、右武威,神龙复为骁卫。)

大将军各一员,(正三品。)将军各二员。(从三品。)骁卫将军之职,掌如左、右卫。大朝会在正殿之前,则以黄旗队及胡禄队坐于东西廊下。若御坐正殿,则以其队仗次立左、右卫下。

长史、录事参军、仓兵骑胄四曹参军、(员数、品秩如左右卫。)司阶、中候、司戈、执戟等,(四色人数、品秩如左、右卫也。)校尉、旅帅、队正、副队、(人数如左右卫。)翊府中郎、中郎将、左右中郎将、左、右郎将。(职掌如左右卫。)

左右武卫(魏武为丞相,有武卫营。隋采其名,置左右武卫府,有大将军。

光宅改为左右鹰扬卫,神龙复也。)

大将军各一员,(正三品。)将军各二员。(从三品。)其职掌如左、右卫。大朝会,被白铠甲,执器盾及旗等,跸称长唱。警持鈒队,应跸为左、右厢仪仗。在正殿前,则以诸队次立于骁卫之下。

长史、录事参军、仓兵骑胄四曹参军、司阶、中候、司戈、执戟、(人数、品秩皆如左、右卫也。)翊府中郎将、左右郎将、录事、兵曹。(人数、品秩如左、右卫。)

左右威卫(隋为左、右屯卫,龙朔改为威卫,光宅改为左、右豹韬卫,神龙复为威卫也。)

大将军各一员,(正三品。)将军各二员。(从三品。)其职掌,大朝会则被黑甲铠,弓箭刀盾旗等,分为左、右厢队,次武卫之下。

长史、录事参军、仓兵骑胄四曹参军、(职掌、人数、品秩皆如左、右卫也。)

司阶、中候、司戈、执戟、(人数、品秩如左右卫。)翊府中郎将、左右郎将、录事、兵曹、校尉、旅帅、队正、副队正。(人数、品秩皆如左右卫之亲府。)

左右领军卫(汉建安中,魏武为丞相,始置中领军,后因之。北齐置领军府,后因之。炀帝改为屯卫,国家改为领军卫。龙朔改为戎卫,光宅改为玉钤卫,神龙后为领军卫。)

大将军各一员。(正三品。)将军各二员。(从三品。)其职掌,大朝会则被青甲铠,弓箭刀盾旗等,分为左右厢仪仗,次立威卫之下。

长史、录事参军、仓兵骑胄四曹参军、司阶、中候、司戈、执戟、(人数、品秩如左右卫。)翊府中郎将、左右郎将、录事、兵曹、校尉、旅帅、队正、副队正。(人数、品秩、掌如左右卫也。)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