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雷音寺太子党的宣示(第1页)
24小雷音寺——太子党的宣示
老大的继承人选是每个组织最敏感的话题,佛教教义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的理论,正好对应王朝有先帝、当今、太子。不过既然佛教是皇帝私臣,那三世佛也就不是三代皇帝,而是三代私臣。明朝的礼法制度极其严苛,其实从未在继承人问题上上演过所谓宫斗,反倒是太子东宫的私臣比较敏感。弥勒佛作为未来佛,相当于太子东宫的私奴头子,取经他也有话说。
24。1猪八戒披荆斩棘甘当掏粪男孩
扫**了碧波潭龙宫这股倭寇势力后,取经团继续西进,来到一座八百里高岭,漫山荆棘。猪八戒再次勤紧,使出法天象地,变作二十丈高身躯,披荆斩棘,为唐僧开路。中途见一通石碣,上书“荆棘岭”,下有两行小字:“荆棘蓬攀八百里,古来有路少人行。”八戒笑道:“等我老猪与他添上两句:‘自今八戒能开破,直透西方路尽平!”’真是体现了劳动人民战天斗地的乐观主义革命情怀。连唐僧都心疼徒儿,说天色己晚,睡一觉明天继续。八戒却说:“师父莫住,趁此天色晴明,我等有兴,连夜搂开路走他娘!”‘哪长老只得相从。”
没有退路的下属是最好的下属,猪八戒现在就是比孙悟空更好更勤奋的下属了。孙悟空得了如来成佛的承诺,相反猪八戒却惨了:碧波潭的场子被砸了,而且一定程度上应该怪他没保住,最要命的是还留了个龙婆当活口,说不准哪天就从她嘴里吐出点什么。现在玉帝随时拿你,老君心中怪你,海军没法保你,连去万圣龙宫当倭寇的路都断了,你除了一路向西还能如何?
其实钉耙除点荆棘还不算啥,之后取经团又遇到一个七绝山稀柿衝,是一条八百里山谷,千百年来积存了大量腐殖质,臭得来孙悟空都不敢近前。其实这暗喻了所有建筑群一包括皇宫必不可少的一个系统一粪污排泄,专业一点叫工业与民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系统。我们说蝎子精这种粗妇是后宫的底层,其实掏粪工更低。这里也有妖怪,是一个勉强修成人形,但还不通人言的红鳞大蟒,可见作者将其设定得多么低贱。也难怪,他在皇宫进进出出几十年,恐怕还真没跟这种人说过一句话,干脆写人家不会说话。
此妖也偶尔吃吃当地居民,居民请了些法师来除妖,但都不奏效。取经团答应为他们除妖,妖孽的神通当然远不如孙悟空,但它一打不过就现出本相往粪堆里钻,孙悟空捏着鼻子不敢过去。猪八戒不怕脏不怕累,赶上去打。蟒蛇钻到洞里,孙悟空用金箍棒捅,这是在捅马桶吗?蟒蛇逃出来,猴、猪紧追不舍。蟒蛇忽转头一口吞掉孙悟空,谁知被孙悟空在肚里活活搞死了。孙悟空多次钻进妖怪肚子里,逼迫妖怪讲条件,唯独这个不讲,直接练死。也怪蟒蛇自己修为太低,不会讲人话,所以未经启蒙的最低阶层连讲讲条件的方法都不知道。
不过这蛇精明明死了,猪八戒还要赶上一顿钯,大师兄还在蛇肚子里呢!孙悟空从蛇肚子里钻出来,质问他怎么还打。猪八戒搪塞道:“哥啊,你不知我老猪一生好打死蛇?”有人分析老猪受背后大佬指使,企图打死猴哥,所以到了朱紫国猴哥要那么多药来疗伤。其实这就是明军抢功的伎俩,在朱紫国孙悟空将小妖有来有去的尸体扔在庭中,猪八戒也是冲上去一钯,留下九个孔,抢记军功。当然,说起来也可怜。灭了蛇精后,取经团还是要过稀柿衝,孙悟空只管捏着鼻子说难。“三藏见行者说难,便就眼中垂泪。”孙悟空说只有猪八戒变个大猪,拱开路。猪八戒见派他这么脏臭的活儿,起初不愿意。唐僧却说:“悟能,你果有本事拱开衡衕,领我过山,注你这场头功。”
嘿嘿,等了多久,就等您这句话啦!虽然唐僧的级别比如来低得多,但好歹有了个承诺。猪八戒“满心欢喜,脱了皂直裰,丢了九齿钯,对众道:‘休笑话,看老猪干这场臭功。”’掏粪男孩本应是三人组合,但现在另两个不接脏活,那就只有老猪独个变成大猪,一路拱开粪污,拱了两日,累得不行。众人送饭来,掏粪男孩吃了继续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终于拱开千年稀柿,拱出条干净大道请团队通关。
然而唐僧承诺“注你这场头功”是如何践行的?根本没有。猪八戒挑担十万八千里,最苦最累,还干这样的脏臭活,最终却得个极低的果位。如来口封净坛使者给猪八戒时,八戒不服争辩,这时唐僧为何不站出来帮两句?可见“注你这场头功”屁用没有。唐僧这种人就是这样,老鳖驮他过八百里通天河,请他帮忙问问佛祖几时能修得人身,唐僧满口应承,最后也没有践行,表面上是忘了,其实还是他不肯开口。
混这种没有明规则的私臣圈子就是这样,很多领导轻口许诺,骗得你一时卖命,到头来给个什么全凭他一句话。所以绝大多数人还是好好读书,去考功名罢!那边读书虽苦,至少规则是明确的,考上状元就授修撰,榜眼、探花编修,二甲主事,三甲知县,举人局长,秀才科长。像如来、唐僧他们这样口头许诺,看似充满想象,不可限量,实则看不见、摸不着,很多到头来白白卖了命,只得一场镜花水月。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考公务员那么热,倒不是公务员这个工作多么好,毕竟是吏而不是官,但好歹有个考场,您说的那些好工作,肉眼凡胎看得见路子去吗?
24。2陪落第考生聊聊诗
取经团行至荆棘岭深处,遇一座木仙庵,在这里幸会了最高雅的一伙妖精,他们不吃唐僧肉,也不取什么元阳,只是留他吟诗作对。唐诗果然举世闻名。
第一个妖怪以仙翁姿态出现,当着徒弟们的面将唐僧掳到一个颇为清雅的烟霞石屋,继而请出另三位皓发苍颜的仙翁。四人分别叫十八公(号“劲节”)、孤直公、凌空子、拂云叟,之后又来一美女,称作杏仙。几位雅致清妖跟唐僧吟诗作对,兼谈哲理。这一段篇幅颇长,但估计各路导演觉得不如神魔打斗精彩,往往也就忽略了,事实上此回隐喻了相当核心的问题。
古典诗词最爱引经据典,妖精与唐僧赛诗,引用了大量与其原形植物有关的典故,暗中透露真身。但说真的,他们的诗词水平真不高,勉强押韵,平仄、对仗完全牛头不对马嘴,只能算打油诗。这绝对不是李春芳状元的水平,倒有点像吴承恩。但他们的哲学拆解却一度折服唐僧。尤其拂云叟一句“你执持梵语。道也者,本安中国,反来求证西方。空费了草鞋,不知寻个甚么?”唐僧听罢,立即“叩头拜谢”,本来不愿交往,此时也欣然随他们入庵品茗畅谈,似乎发生了意识形态领域的动摇,这才是取经事业最危险的一刻!
话说植物能成精吗?当然能,《西游记》的设定便是“凡有九窍者皆可修仙”人类并不垄断修仙的资格。所谓九窍,是指哺乳动物的面部七个阳窍和下体二个阴窍,但事实上此句也只是表个意,并非严格限制。二十八宿中的翼火蛇是蛇,轸水蚓是蚯蚓,并无九窍,照样修成天仙,所以植物也没问题。其实玉帝本人也不是人类,因为“他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算下来2。268亿年,可见玉帝的幼年处于三叠纪和株罗纪之间,那时根本没有人类,只可能是恐龙甚至三叶虫修炼成仙,三清四帝则应是稍晚的猛犸象、剑齿虎等物种,总之不可能是人。后来孙猴子大闹天宫,似乎昭示了灵长类的崛起。
当然,这只是一个小玩笑,不过很好地体现了《西游记》的核心思想:“我命由我不由天”“金丹大道”的客观标准就在那儿,你只要勤修苦练就能成仙,无须什么高贵门第,亦无须祈求神佛恩赐。这表达了中国社会人人都能读书考学以求上进而不受门第限制的传统观念,这和西方的贵族制度、种姓制度恰恰背道而驰。西天取经,不是去取什么先进的东西,反而是将西方的一些落后意识形态引进中国,以保障某些门阀权贵的私利。
那这帮树精到底是现实社会的什么角色呢?其实就是那种落第考生,读了不少书,修养也还不同凡夫,可惜终究没能考取功名,也就当不了天庭仙官,只能在凡间吟诗作对聊作遣怀。说起来吴承恩就是这样一种身份,但我相信他不会把自己写成树精,只有李状元才会这样调侃小吴。其实李春芳这种进士级的文人往往不会跟不熟的人纠缠辩论,恰恰就是这种民间文人,空有满腹经纶无处施用,只能过过嘴瘾,这次逮着个取经的和尚,较起真来还不放人家走了。有没有想起一个更通俗的文学形象?没错一孔乙己。这群人就是《西游记》中的孔乙己,只不过李春芳比鲁迅笔法更隐晦。
最后徒弟们找到师父,妖精赶紧变回植物想隐藏,孙悟空戳破了他们:“十八公乃松树,孤直公乃柏树,凌空子乃桧树,拂云叟乃竹竿。”这里作者隐藏了一个小机关,从名字看,显然劲节十八公才是竹子。“劲节”在古诗词中从来都是形容竹子一节一节的形态,暗喻清高、刚直、昂扬向上的气节。张居正12岁时便作了一首震惊文坛的名诗《咏竹》:
绿遍潇湘外,疏林玉露寒。
凤毛丛劲节,直上尽头竿。
所以在“九头鸟”之前,也有人赠了“劲节”这个外号给年轻的张居正。而晚年的张居正却成了一个独夫民贼大贪官,尤以打击劲节之士最为人所痛恨。他提拔了很多人,有些成了他的走狗,但也有不少劲节之士反对他的独裁。张居正很清楚这是一些品行高尚的人,但他甩出一句恶狠狠的名言:“芝兰当路,不得不锄。”意思是再高贵的花草,挡了他的路,也得锄掉!在这个指导思想下,无数忠贞刚直的劲节儒士正如松柏桧竹惨遭取经团虐杀一样,惨遭他的打击。
李春芳在这里生硬地插入一个外号“劲节”的十八公,或许只是在怀念张居正年轻时那种理想主义情怀,感叹这官场怎么就把曾经如此刚正清直、胸怀理想的大好青年染成了如今这个独夫民贼?其实,他又何尝不是感慨自己。一入官场深似海,不忘初心是年轻人许给自己最奢侈的承诺。多少纯洁的少年怀揣着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踏入黉门,十年,二十年,回头再看,如今的自己似乎正在变成当年最鄙视的那个人,轻抚着年轻时那首像贾府门口石狮子一样干净的诗篇,眼角有什么炽热的东西滑过。
而拂云叟才应该是高耸入云的松树,但他引用了七贤、六逸、淇澳、渭川千亩、湘娥、汉史、子猷(王徽之)等大量与竹有关的典故,只是孙悟空并未参与赛诗,没有听到这些诗,他为何判断无误呢?所以这一个机关,作者设置得比树精的诗才都生硬。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以素雅的植物暗喻人品清高的笔法。南宋词人陆游在落魄之际写下了著名的《卜算子?咏梅》,用一句“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来表达自己虽得不到任用,但坚持高尚的独立人格,不愿投身在某些权贵门下。唐代名相张九龄被奸臣排挤罢相,写下一首《感遇》,用一句“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来表达自己坚持本心,不向权势低头,不愿曲意逢求皇帝、权臣的赞许。就连《西游记》的真正主角张居正也是用“芝兰当路”来形容品性高洁的儒士。不过这种高洁的品性结局如何?篇末,猪八戒挥起钉耙,将这些树精打得鲜血淋漓。唐僧有所不忍,孙悟空却说:“师父不可惜他,恐日后成了大怪,害人不浅也。”猪头又将他们全部拱倒,断了根。
是啊,现在还是小怪,拱倒无妨,成了大怪你们这帮私臣还敢杀么?大奸臣严嵩便是杀了小有名气的杨继盛、沈炼,激起公愤,导致严党倒台。所以说私臣对这种自命风雅,考不上功名但也不愿投身在私臣圈子的人更加忌恨,因为这种人才是真的身负气节,在外面当孔乙己还好,一旦让他们考进了体制,最难妥协,最让奸臣头痛,如果己经当到一定级别就连杀都不能杀了,所以就要趁他们还在当小妖,没升为天庭神仙之前,赶紧断了他们的根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