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真假猴王释放积怨反升官(第1页)
22真假猴王——释放积怨反升官
一个团队时间长了,成员难免会产生一些小过节,但为了团结,大家又都忍着,大部分是下级忍上级,久之易成积怨。如何释放积怨便是一门高超艺术,真假美猴王一篇,孙悟空完美展示了释放积怨的技巧,促进了团队和谐,自己也得到成佛这么高的许诺。
22。1取经团积怨大爆发
众所周知,取经团的一大苦痛便是唐僧这个脓包当一把手,还异常喜欢外行指挥内行,多次乱指挥将猴哥置于险境。不过越是这样的领导越要用权术维护权威,经常叱责徒弟,三打白骨精时更恨逐了猴哥一次,现在第二次又来了。
取经团离了女儿国,孙悟空捉弄领导,打马快跑。谁知白龙马一下收不住,放蹄狂奔二十里,把唐僧送到强盗群里。唐师父只好扯了一大段谎,说他徒弟身上有几两银子,等会儿就来。强盗们把唐僧捆起来吊树梢,好不苦恼,说来都是猴子乱拍马屁惹的祸!
不一会儿猴子来了,唐僧叫赶紧拿钱救他,不行就把马送了。猴子却嘲笑:“师父不济,天下也有和尚,似你这样皮松的却少。唐太宗差你往西天见佛,谁教你把这龙马送人?”唐僧却说他刚才怕挨打,己经供了你身上有几两银子,猴子一听必然更加鄙夷憎恨这个蠢领导。之后孙悟空将两个贼头打死,唐僧不但不谢徒儿救命之恩,反倒急着祷告亡灵:“你到森罗殿下兴词,倒树寻根,他姓孙,我姓陈,各居异姓。冤有头,债有主,切莫告我取经僧人。”这次连猪八戒都看不下去了,揶揄道:“师父推了干净,他打时却也没有我们两个。”谁知那师父真个补充:“好汉告状,只告行者,也不干八戒、沙僧之事。”真是给人个透心凉,弄得来“孙大圣有不睦之心,八戒、沙僧亦有嫉妒之意,师徒都面是背非。”
很多团队就是这样被搞散伙的,难怪金蝉子九次取经都失败,所幸这次他遇到了孙悟空,倒不是说神通广大,而是他这种捏合团队的“情商”。
再说那伙强盗,贼头被打死,至夜却巧遇在杨家借宿的取经团一行,于是阴谋趁夜取他们性命,还好孙悟空机警,反将贼人全部打死。唐僧又怪孙悟空杀戮,直念了十几遍《紧箍咒》,第二次驱逐了孙悟空。积怨正式爆发,团队破裂。
小说在这里分了两个场景。一个是孙悟空行到半空,左思右想,无处可去,又回来求铙。唐僧再次明确要驱逐他,孙悟空无奈,只好去找观音。观音让孙悟空侍立莲台,看唐僧马上要遭殃。另一个是唐僧逐了孙悟空后将八戒、沙僧都遣去取水、化斋,身边无人,却见孙悟空又回来求铙,将其坚决逐走,又等八戒、沙僧半天不回来,口渴得难受。这时孙悟空突然又出现,捧一杯水请他喝,还说没我你连一口水都没得喝,更去不得西天。唐僧说渴死都不喝你的水,孙悟空终于怒气爆棚,一棒打晕唐僧,抢走了行李。
按后来的说法,打唐僧的是一个假悟空。他不但要打唐僧,还变化出整个取经团,自己要去取经。真、假两个悟空厮打在一起,找遍天上地下,无人能辨真假,最终还是如来点化众生,说这是个六耳猕猴变化,孙悟空一棒打死,才圆了真假美猴王这一难。
不过我们现在要说的是,如来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根本没有什么六耳猕猴,那只不过是孙悟空的分身,这一切都是孙悟空自导自演的一场戏,如来给他圆场而己。
22。2假猴王无非是孙悟空分身
有种颇有意思的说法,说真假美猴王其实是如来嫌孙悟空不听话,找了个六耳猕猴来取代。佛前被打死的才是原来的孙悟空,之后去取经的才是替换过的六耳猕猴!这真是种惊悚刺激的提法,本来我也很欣赏,只是原著确非此意。
我们姑且称这两只同时出现的猴子为“真悟空”“假悟空”。按真悟空的说法,他离了唐僧便去找观音并一直呆在她身边,另一头假悟空才去打了唐僧,抢走行李。八戒、沙僧化斋回来,见师父倒在地上,才知发生了凶案,沙僧又去花果山讨要行李。沙僧这一趟耗时几多?书中明言“那沙僧在半空里,行经三昼夜,方到了东洋大海。”也就说他要三昼夜才能飞到东海边,而花果山还在仙山、瀛洲以东,他“乘海风,踏水势,又多时”才到得花果山,却见假悟空正在高台上朗诵唐太宗派唐僧取经的通关文牒。
这里有个小细节,说假悟空“不认得是沙僧”,令小猴将其拿下,很多人说这表明了这确实是另一只猴,并非孙悟空变化。其实不然,因为紧接着假悟空唤出一队取经团,原来是他用猴妖变化的唐僧、八戒和沙僧,说明他是知道沙僧的,所谓“不认得是沙僧”确如沙僧所料只是“变了脸,不肯相认”。沙僧见了暴跳如雷,打死变作他的假沙僧,突围逃走,去找项目经理观音处理。这里作者又细心地说明了沙僧从花果山飞往南海落迦山的耗时一“沙僧一驾云离了东海,行经一昼夜,到了南海。”
沙僧见了侍立在观音座下的真悟空就要打,菩萨说孙悟空来了己四日,有不在场证明。其实这个时间恰恰暗示了孙悟空的作案时间。孙悟空的飞行时间在小说中不够清晰,似是作者刻意模糊。只是沙僧回到唐僧暂住的老者家,老者问沙僧往返有多少路程,沙僧说约有二十余万里。猪八戒补充道:“若是我大师兄,只消一二日,可往回也。”也就是说孙悟空的速度比沙僧快得多,二十余万里往返只消一二日。但请注意,孙悟空并没有走这么长的路,真、假两悟空分头走,真悟空只是从西牛贺洲的老者家径直飞往南海,并没有到东海去绕一大圈,单边最多只消半日。我们不妨在图上来掐算悟空和沙僧的飞行时间。
孙悟空第一次被逐后,八戒、沙僧都出去取水、化斋,不在师父身边,他反复回来求铙的场景并未被师弟所见。师弟回来见师父被打到在地时,真假悟空都不知己去几时。八戒、沙僧这才将师父救活,并送到老者家歇息,然后沙僧才出发去讨行李。中间耽搁这半日都己经足够孙悟空飞抵南海,后来观音说悟空到此处己经四日,正好是沙僧飞行的时间,恰恰说明:孙悟空打了唐僧,再分真、假两身,分别飞赴东、南。当然,时间充裕只是个必要而非充分条件,但后来的一连串事,还是很清晰地告诉我们:并不存在什么假悟空,真假都只是他的分身。而且满天神佛也并非不明此理,只是天上地下无人说破。
观音让沙僧和真悟空一起去花果山,果见那假悟空在耀武扬威。真假悟空立即缠斗在一起,沙僧本欲帮师兄打妖精,无奈分不出真假,只能让两猴回南海观音处分辨。观音的办法是暗中念起紧箍咒,这样真悟空就会头痛。谁知两只猴子反应完全相同,所以观音也分辨不得,只好让两人去天宫分辨。
很显然,观音对观众撒了谎。真悟空刚到观音处,观音就慧眼遥观,说唐僧有伤身之难,顷刻就要来寻你。可见作为取经工程的项目经理,她随时掌握情况,所谓真假悟空她很清楚,只是不说穿。这一次大家都不说穿的原理和前文所述大家都不说穿青牛精的背景还不一样,主要是因为观音明知孙悟空故意分身弄个真假悟空,您当面戳穿不是打脸么?
其实真正最清楚的还不是观音,而是暗中监视取经的护佑队,什么真假悟空,他们在空中看得一清二楚。观音精确掌握取经动向,也不是什么吹牛皮的“慧眼遥观”,多半就是他们随时通传而己。但真假美猴王这一篇,他们偏偏全无声息,乐见你天上地下满世界找人,这一大帮愣是没一个吱声。嗯,政治素养不错,也说明这不是什么真正的大难,某人自导自演一场戏而己,咱们只负责过不去的大难,取经团内斗绝不插手。
按观音指引,真假悟空又闹到天庭,玉帝斥责二猴:“你两个因甚事擅闹天宫,嚷至朕前寻死!”二猴见玉帝动怒,还是有点害怕,口称万岁,请玉帝辨个真假。玉帝让李天王拿照妖镜来看,结果镜里两猴分毫不差,辨不出真假。玉帝也不废话,将二猴赶出殿外。二猴的反应是“这大圣呵呵冷笑,那行者也哈哈欢喜。”
当然欢喜,连玉帝老儿都不说破,老子看你们谁还敢多嘴!
这是孙悟空这次权谋最险的一关,照妖镜虽然没分出真假,但天庭还多的是办法,只是玉帝不再多言,照一照意思到了,就把他们赶出去了事。这表明了玉帝的态度:朕不戳穿你个死猴子,但你也别想凭这招在朕这儿捞到什么。没关系,陛下不戳穿己是天恩浩**,要升官也不一定非要您亲自开口,这次本来指望的就是如来。
接下来真假悟空回到唐僧处,唐僧同样念紧箍咒,自然也分辨不出。二猴又扭打到阎王处,阴司的做法才叫好笑,阎王们居然拿出生死簿来找一个所谓“假行者”,这能找到吗?更好笑的是,阎王都己经送客了,佛教派驻在阴司的代表地藏王菩萨居然跳出来,说让他座下的灵兽谛听伏在地上一听,便知万事。这谛听更是搞笑,听了半天来一句:“怪名虽有,但不可当面说破,又不能助力檎他。”理由是“当面说出,恐妖精恶发,搔扰宝殿,致令阴府不安。”“妖精神通,与孙大圣无二。幽冥之神,能有多少法力?故此不能檎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