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29灵山反腐偷香油的犀牛角给谁(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29灵山反腐——偷香油的犀牛角给谁

这一回才是整个《西游记》的压轴大戏,三个犀牛精在灵山脚下“冒充”佛祖狂收酥合香油千余年不穿帮,四木禽星推三阻四才来降妖,敖顺突然出现在西海龙王任上,协助剿灭了三只犀牛。当然,最妙的还是三只犀牛的六只角,孙悟空号称带一只献给佛祖,佛祖也派人反复索取,孙悟空却顶住不给。这可不是作者的失误,真要说失误,那便是低估了“隆庆开海”后的白银通货膨胀速度,五万两这个数字在后人看来也不大。

29。1犀牛在灵山脚下冒充佛祖

屠剐玉华州狮族后,取经团来到了崇信佛教的天竺外郡金平府。这里是西天路上遇到少有的佛教地盘,但似乎很苦寒,慈云寺和尚一听取经团是唐朝来的,居然倒身就拜:“我这里向善的人,看经念佛,都指望修到你中华地托生。”呵呵,那中华还来取经干嘛?阿弥陀佛!这里穷,就是因为受了佛教的残酷剥削,取经就是为了让富裕的中华也像他们一样纳入盘子呀!

取经团来时正值正月十三,还有两天便是元宵佳节,古代有元宵灯会的习俗,此地正在试灯。唐僧本来心急火燎要上灵山,现在己经走到灵山脚下,反而不急,专门留下来参加灯会。盘桓两日到了元宵,唐僧进城观灯。此地灯会十分繁华,尤其三盏巨大的金灯极具特色,用一种特产的酥合香油,“这油每一两值价银二两,每一斤值三十二两银子。三盏灯,每缸有五百斤,三缸共一千五百斤,共该银四万八千两。还有杂项缴缠使用,将有五万馀两。”

这个价格在“隆庆开海”前堪称恐怖!须知明朝一年的国库收入才二百多万两白银,五万余两那岂不是2。5%的水平?若按前文折算成2017年中国或美国财政收入水平的算法,五万两相当于2018年的4500亿或1。05万亿元。其实也可以按书中设定的实际购买力来折算,前一回在玉华州作者设定了当地物价是“白米四钱一石”,若金平府也参照此水平,则五万两白银可买约1200万千克白米。按20元千克计算,这也是2。4亿元,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古代,由一个本来就很贫困的府县来承担,简直难以想象。只是作者没有料到,《西游记》出版不久,中国就迎来了一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白银通货膨胀,后世读者看来五万两似乎也是一个可以接受的数字。

而这么贵的灯油只能点三天,因为当晚佛爷就要来收。若收走了,就一年风调雨顺;若没收,反倒要遭灾。原来这香油点灯只是个意思,实质上是给佛爷的贡品,至于每年五万两白银和陈家庄每年一对童男童女哪个剥削更重就见仁见智了。而且“佛爷”和灵感大王一样,并没有稳定保障每年都风调雨顺,偶尔也不收油。这透露了佛教其实没有保一方平安的真实能力,他们无非是接近权力核心,消息灵通,得知此地今年若风调雨顺就谎称自己能保佑,收走大笔保护费,实则是贪天之功窃为己有,这就是私臣集团的作风。

唐僧正在观灯,三尊佛爷在空中现身,当地人纷纷躲藏,并劝唐僧也藏起来。唐僧说我不远万里到天竺就是来拜佛的,这下见到佛爷岂能不拜,独自挺立桥头去拜。孙悟空暗中观察,发现凶气弥漫,料定是妖邪假扮,忙呼唐僧注意。但为时己晚,三尊佛果然是三个犀牛精,收取灯油同时将唐僧掳走。孙悟空追着假佛到了山洞,暗中护佑的四值功曹主动出来报信,原来这是三只犀牛成精,分别叫辟寒大王、辟暑大王、辟尘大王,己有千年之寿,自幼爱吃酥合香油,所以在此假扮佛祖,每年收取香油。

孙悟空按功曹的指引找到洞府叫战,三只犀牛大惊。这三位消息很不灵通,并不知道什么唐僧取经,只是很识货,看出他是个圣僧,先掳来再说。现在孙悟空找上门来,才来审问唐僧,方知取经一说,听了三个徒弟的名头被吓得不轻,不过也得到唐僧肉吃了长生不老的补充信息,积极备战。孙悟空单身挑战失败,又招来两位师弟助战,谁知仍不是对手,反而把两位师弟搭进去同关。不过孙悟空也不慌不忙,笑嘻嘻地回寺里说明了情况,然后上天宫求援。这说明:

1)取经团在金平府故意逗留,引犀牛精掺和进取经;

2)犀牛精本不在西天取经这个项目计划内,甚至被老板屏蔽了消息源,以至于连唐僧肉这个谣言都没获得;

3)犀牛精知道了唐僧的情况,也很清楚三个徒弟的背景,只是没想到这一趟惹上的是他们,但现在知道了仍然要吃唐僧;

4)孙悟空疑似故意送猪、沙这两个累赘进洞去关;

5)孙悟空不慌不忙,他知道天庭准备借取经铲除这股犀牛精,对方己乖乖入彀。

最重要的是,三只犀牛在灵山脚下冒充佛祖收取高额保护费,而且一搞就是上千年,没有引起任何舆论反响。那灵山知道这个情况吗?说不知道谁信呐!三只犀牛摆明了就是佛祖的代理,收灯油是佛祖的一个大生意,而且千余年来都非常稳定。既然己经稳定了就不需要佛祖每次亲身去干力气活,派三个犀牛去卖力就好啦!对了,凡人只信佛爷,不信牛精,那就让牛精每次都变成我们的样子好啦!

至于唐僧肉,送上门来的,不吃白不吃!什么,您说这是玉帝钦差的取经团?呵呵,金平府哪个不是玉帝的子民,咱兄弟在这儿吃了上千年,再吃你两斤唐僧肉又算啥?

三只犀牛代理佛祖残酷压榨金平府百姓,佛祖当然是保佑他们的,甚至在舆论上都做好了保护,连孙悟空这样消息灵通的御马监名侦探之前都没听说过(至少是表面上没有),但玉帝就这样任由他们敲骨吸髓?

嗨!这一千多年不都这样过来的吗?一路上的观音禅院、陈家庄、碧波潭、落胎泉,哪处不是佛道神仙在剥削玉帝的子民?咱就是玉帝的宠臣,这些百姓就是玉帝赏赐给咱家吸血用的!但客观地说,之前出现过的任何一处都远远到不了金平府这个每年五万两白银的规模,这种超大规模并形成机制的吸血管道其实暗喻了明朝最具标志性的弊政一皇庄。嘉靖初年曾下大力气整治过这个问题,这一回玉帝巧借取经之机,欲铲除佛祖在金平府的巨大不法之利。若在平时,玉帝无故说要免除金平府的灯油,佛祖怎能割肉?陛下不宠老奴了吗?大闹天宫时可只有老奴忠心耿耿地挡住陛下身前呐!但现在取经大业当前,为了取经这个更大的利益,佛祖也就只能勉强同意割舍灯油这个相对小一点点的。这也是玉帝耍的权谋手腕,所以就算是私奴,利益格局一旦形成,家主也不能说改就改,您家保姆的工资也不能说扣就扣,历史上嘉靖帝也是费了不少心思才铲除部分宠幸宫人的皇庄、皇店。

29。2流弊百年的皇庄皇店

所谓皇庄,是指皇室私家庄园,开展放牧、种植、加工等多种经营,赚取利润。这在西方可能没什么不合适,甚至符合他们的重商主义传统,但在中国人看来却极不符合公共管理伦理。中国人认为皇室由国家供养,相当于官员拿工资,既然官员不得经商,那皇室也应同理。尤其皇室开展商贸经营,不可能是公正的,必然对市场经济秩序造成冲击。

但钱这东西哪能够用,除了正常开支,皇室成员要用钱的地方还多,尤其在赏赐后妃、太监、宫女、锦衣卫方面需求巨大。明前期皇庄很少,第一个见于记载的是英宗朝司礼监掌印太监曹吉祥谋反被诛,其财产抄没后设立了第一个皇庄。弘治二年(1489),户部尚书李敏曾向朝廷汇报,共有五处皇庄,占地一百二十八万余亩。最初皇庄的所有权均属仁寿、清宁、未央三宫,每年所收利润称“三宫子粒银”。三宫难道就是三只犀牛精?三宫收到这些利润当然也不能独吞,须向宠幸宫妃、太监甚至一些外朝文官敬献,名目主要有三:冬天送一笔钱买炭,号称“炭敬”夏天送一笔钱买冰,号称“冰敬”;平时零散送一些钱号称宫殿清洁费。咦,这不就是辟寒、辟暑、辟尘吗!书中描写了三个犀牛精的兵器,辟寒的钺斧、辟暑的大刀,辟尘则是一个奇特的“扢挞藤”其实就是劈炭的斧头、削冰的刀子和扫地的笤帚。

嘉靖帝继位之初狠刹太监干政之风,其中一个重要举措便是全面清理牧场、皇庄、皇店三大弊政。据当时粗略估计,内宫每年通过牧场、皇庄、皇店征收的子粒银可达23万两,相当于国库收入的10%,对照2017年中国水平为1。8万亿,美国水平为4。2万亿。牧场、皇庄、皇店是参照130的农税和150的商税上缴子粒银,由此可以反推毛利润高达每年数百万两,超过正常的国库收入。特别需要指出,23万两只是内宫征收的私税,并不在国税体系监督下,经手的宫人只拿出小部分上缴,绝大部分私吞,其实到底赚了多少根本无法清查。有人认为实际利润可能在千万数量级,是国库岁入的好几倍。

其实私臣们赚个千把万都是小事,真正可怕的是在大兴牧场、皇庄时趁机扩大田界,强侵民田、民宅的行径不可胜数,将封建王朝最害怕的一件事——土地兼并推向了**。皇庄、牧场大多在北直隶境内,数十座皇庄、牧场严重挤压了人民的生存空间,相继激发了杨虎起义、刘宠兄弟(俗称刘六、刘七)起义,席卷北方数省,极大加深了明王朝的统治危机。皇店更是市场经济的绞肉机,残酷绞杀了无数雨后初笋般的民营企业。事实上,《西游记》出版后,太监的商业盛世才真正来临。明中后期是波澜壮阔的大航海时代,东西方的文明与财富风云激**,在这滔天的财富浪潮中,代行皇帝私权的私臣们会如何表演?

明神宗万历二十四年(1596),万历帝派出太监陈増“奉赦开采山东”主管山东的工矿业。请注意,这是万历帝私人派出的,而非朝廷命官。中国历代厉行国家专卖制度,采矿属于国家特许经营范围,应该有朝廷签发的许可证才能开采。但这个许可证既贵且麻烦,现在皇帝私下派一个太监来,绕开政府,签发一个皇帝私人许可的证书。按理说这个证并无法律效应,但毕竟是皇帝发的,实际上政府也只能默认。对于矿老板而言,直接从皇帝(太监)这里拿许可证的手续比由县一州一府一布政司一户部一通政司一内阁层层申报快捷得多,所以大多愿意走这边,开矿所得的税款自然也就直接交皇帝私库而不向政府缴纳国税了。

像陈増这种负责采矿业务的太监称“矿监”后来两淮的盐监、广东的珠监、苏州织造太监等进化品种也迅速发展起来。万历帝又派出税监,既监督矿监、盐监的私税,很大程度上也侵入了地方政府的国税监督。很多时候矿监也兼税监,合称“矿税太监”成为万历朝标志性的弊政。太监们虽然向皇帝进奉了一些利润,实则贪墨的部分更多。《明史》称矿税太监“纵横绎骚,吸髓饮血”上缴的部分不到十分之一,造成“天下萧然,生灵涂炭”另一方面,矿税太监刮到这些钱,大肆向内宫宠臣甚至外朝文官进献“冰敬”“炭敬”给他们“辟寒”“辟暑”朝廷内外,风纪**然无存。

荆州矿税太监陈奉、天津税监马堂、云南矿监杨荣等很多太监在地方上大肆盘剥,不但与当地文官势同水火,更激起民愤,引发了“武昌民变”等多起带有人民革命性质的事变。最大的**在万历二十九年(1601),十七世纪的第一个年头。当时苏杭地区己经普及了机械织造,出现了许多机户,并发展为集团化生产。即由一个大户(资本家)设立织造厂,购买大量织机,雇佣织工,承接外包的纺织业务,收取机器使用费,这种生产方式就被很多人视为“资本主义萌芽”苏杭织造太监兼管税务孙隆出台规定,每张织机收税银三钱,这个额度趋近于织机老板收取的机器使用收入。但边际收入不等于净利润,人家还有很高的固定成本,这样一收税生意还怎么做下去?大量织造厂只好停工。厂一停工,织机工人就失业了。两千多名失业织工走上苏州街头,把全城的税监和有关部门全部焚烧,打死不少税吏,孙隆仓皇逃往杭州才保得小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万历江南民变”亦称“万历江南抗税运动”有人将其视作资本主义革命甚至工人运动的前驱,与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丝织工人运动和德国西西里亚纺织工人起义相提并论。

所以,军人懒惰哪里是明朝灭亡的最大原因,这种皇帝为了捞私房钱而造成的全社会撕裂效应才是。万历帝玩儿的矿税太监、织造太监之流小花招对市场经济的侵蚀更是长久难以弥合,使得中国这个全世界最具活力的超大体量统一市场经济体陷入一种皇帝和政府恶性竞争的诡异紊乱状态。玉帝看似窝囊,但天庭统治宇宙亿万年沉稳不移,如果玉帝老儿为了求变,扶植佛教,削弱道教,以对凡间的剥削为筹码,吸引内外官员加盟他的私臣集团,下场究竟会如何?

29。3西海龙王的**走位

佛祖活生生地割了一块大肥肉,比独角兕大王撒开金刚镯收金丹砂不知大多少倍,打掉它固然有利于修复玉帝的统治根基,但打手需要得罪的绝非佛祖一个。现在玉帝将这么得罪人的任务交到了取经团手中,干了,得罪了佛祖(以及他身后等着进贡的大批佛道神仙);不干,得罪玉帝。御马监名侦探这一次该如何操作?

孙悟空绝不会一棒子敲死三只犀牛了事(有没有这实力反而不重要),他必须拉更多神仙为他背书。孙悟空把两位师弟也送进山洞关押后,直上天宫求援。本来孙悟空是玉帝宠幸小厮,觐见无需通报,但这次太白金星在南天门就将其拦下,孙悟空说他去求玉帝查明妖孽。太白金星“呵呵冷笑道:‘大圣既与妖怪相持,岂看不出他的出处?'’孙悟空继续装傻,说只知是伙牛精,我打不过。金星先对他进行科普,说犀牛不是中华田园牛,而是郑和公公下西洋从非洲带回来的珍稀物种(因为后文需要用六只角,所以作者让太白金星说明了这种犀牛是双角,不是单角的亚洲印度犀或爪哇犀),然后告诉他四木禽星可轻松拿下。

孙悟空又假装不知“四木禽星”是个什么概念,只是跟着太白金星赉旨去斗牛宫点将。二十八宿中的角木蚊、斗木懈、奎木狼、井木犴出班接旨,孙悟空才假装恍然大悟:“这长庚老儿却隐匿,我不解其意,早说是二十八宿中的四木,老孙径来相请,又何必劳烦旨意?”四木禽星却异常严肃地说:“大圣说那里话!我等不奉旨意,谁敢擅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