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8天界谎言西天取经的舆论造势(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8天界谎言——西天取经的舆论造势

不得不承认,官场是一个充满谎言的世界,《西游记》既然写官场,自然也是谎话满天飞,只是从神佛口中说出别有一番风味。西天取经是一个利益重置的大工程,必须配合大量谎言,支持和反对取经的人都会放出大量或真或假的传言,营造自己需要的舆论氛围。

8。1大乘佛经才能超度亡魂

观音告诉唐太宗,东土小乘佛法超度不得亡魂,须去西天大雷音寺向如来佛祖求取大乘佛法三藏真经。唐太宗亲眼见到大量亡魂被积压在十八层地狱不得超生,心有余悸,此时得菩萨点化,连忙诚心派出取经团,远赴西天,开启了燃烧的远征。但恰如魂游地府是佛教刻意安排的圈套,观音此说也是配套谎言。

首先,大乘、小乘在佛教教义中只是修行方式不同,并无高下之分,甚至小乘佛法比大乘更高端一点点,恰如时尚界用语中“小众时尚”似乎比“大众时尚”更奢侈高端一些。但《西游记》显然是以汉语字面意义将大乘、小乘理解为大比小更高级。

其次,地府作为天庭管理世界的一部分,自然是天庭下属机构,与佛教并无明面上的关系。少量佛教势力渗入地府,比如地藏王菩萨就常驻地府,但他对地府并无管辖权限,只是代表佛教在此施加一定影响。这像极了明中后期后宫与监狱的关系,尤其是司礼监设立东厂诏狱后,某些宠幸宫人便经常干涉司法公正。御马监小太监孙悟空闯入地府,为所欲为,强销死籍就是一出真实写照。然而嘉靖帝一登基,头等大事就是宣布前朝阉党为祸(刘瑾),本朝要狠刹这股歪风,明令东厂不得擅自外出刺案,诏狱也不能随意突破法律框架。这种背景下吹墟大乘佛法可以超度地狱亡灵,好比在嘉靖朝吹墟太监可以随便从天牢里捞人一样。不过李春芳写《西游记》时,嘉靖帝己驾崩十余年,后宫势力正在一点一滴地恢复元气,虽不敢说一手遮天,视国法如无物,但办一两件“小事”还是可以的。比如唐僧刚踏上取经路,还没出大唐国界就给凡人办了一件“小事”,为佛教的超度(从监狱捞人)能力打了个大广告。

唐僧在两界山遇虎,幸被猎户刘伯钦所救,夜宿刘家。恰遇第二天是刘父周忌,刘家母子便请唐僧随便念几卷经文,做做法事。唐僧吃人嘴软,就应承下来,为刘家做了一场法事,“先念了净口业的真言,又念了净身心的神咒,然后开《度亡经》一卷。诵毕,伯钦又请写荐亡疏一道,再开念《金刚经》《观音经》,——朗音高诵。诵毕,吃了午斋,又念《法华经》《弥陀经》。各诵几卷,又念一卷《孔雀经》。”

结果当夜刘家上下都接到刘父托梦,说本来自己世代打猎为生,所以杀戮太重,沉沦地狱不得超生,如今得唐长老诵经,消了罪业,“阎王差人送我上中华富地长者人家托生去了。”这让凡人见识到哪怕你罪业再重,只要念了我的经,佛家都能把你从地狱深处捞出来,超生去富贵人家。但作者也安插了一个逻辑上的矛盾,实质上揭穿了观音的谎言。

唐长老念的是大乘还是小乘佛经呢?按理说是小乘,因为观音说了东土只有小乘佛经,所以才需去西天求取大乘。但在全书最后一回唐僧取得真经时,罗列了三藏真经的目录,唐僧在刘家念的《金刚经》《观音经》《法华经》赫然在列。这有两种可能:一是这几部经书只是同名,东土确实没有大乘佛经;二是大乘佛经早己传至东土。但无论哪种情况,与观音所说都是矛盾的。如果唐僧念的小乘佛经,您看这不照样能超度吗?而如果唐僧念那几部不是同名,就是大乘佛经,那就更不需要取经了一真经本己在东土!

所以说,并不是念经本身有什么神奇功效,佛家愿意去地府给您运作就行,您念的是大乘小乘并不重要。这就好比要从天牢捞人,有公文和驾帖(皇帝或大太监写给东厂太监的私人文书)两条路。只是刑部、大理寺的青天大老爷怎会轻易地违法发公文捞人?要想违法乱纪您还是从公公这边请驾帖吧!至于驾帖就不是什么公文,没有固定格式,大写小写很重要吗?

那么问题来了,唐太宗千辛万苦去取经,到底有没有必要?这么大本书讲的是个本来不需要发生的故事?

8。2唐僧肉吃了到底有没有用?

按说《西游记》的主线就是一路妖魔抓捕唐僧,孙悟空奋力营救,过关斩将的故事。妖魔抓唐僧大多出于一个著名理由一“唐僧肉吃一口长生不老”,所以“唐僧肉”在俗语中逐渐成为过路宝贝的代名词。但令人不解的是,那么多妖魔抓到了唐僧就是不动嘴,只把他绑起来等孙悟空来救。这甚至成了很多人攻忤《西游记》的一个“罪状”一这种套路太假。

其实不是妖魔套路假,而是他们很清楚,这唐僧肉吃了根本没屁用。所谓妖魔,大多是神佛的坐骑、童子,奉主公之命下凡来为取经团的九九八十一难凑个数而己。

唐僧肉不同凡品之说最早出自第二十七回著名的白骨精,她说:“几年家人都讲东土的唐和尚取大乘,他本是金蝉子化身,十世修行的原体。有人吃他一块肉,长寿长生。”但她的消息源也是道听途说,具体谁说的不太清楚,最有可能是接下来的金角大王一太上老君的童子,他放的谣言恐怕很多妖怪都容易信一包括他师弟。金角大王对银角大王说:“唐僧乃金蝉长老临凡,十世修行的好人,一点元阳未泄,有人吃他肉,延寿长生哩。”银角老弟马上高兴地说既然这样我们去把他抓来吃一口,还需要什么打坐练功?之后的妖魔也往往沿袭此说,有些女妖还根据“一点元阳未泄”之说衍生出与唐僧配合也有类似功效的理论,当然同样没有任何一名女妖真正下手。

很显然,他们这套说法无论从逻辑还是剧情实践来看都是站不住脚的。

首先,从逻辑上讲。唐僧(须菩提、金蝉子)也无非就是如来的一个弟子,他凭什么就有这种特权,可以让人长生不老?十世修行、一点元阳未泄在常人看来似乎很难,但在《西游记》的神仙世界又算什么?如果这样就能产生类似于蟠桃的功效,那佛教集团完全可以批量生产,另立天庭。

其次,从剧情实践来说,妖魔抓住唐僧却迟迟不下口就己经摆明了他们的态度:这玩意儿吃了真没用,不然一口吞了便是,有啥好等的?怕吃了被孙悟空报复?你抓都抓了,不吃他就不报复了?隐雾山的南山大王(艾叶花皮豹子精)和狮驼岭的金翅大鹏雕都一度让孙悟空相信唐僧己死,但孙悟空依然不依不挠地灭了他们为师父报仇。大鹏还说了一大套吃唐僧的方法,又要看天气,又要等唐僧心情好,还要怎样细细地蒸,总之很专业也很费事。有人说大鹏是行家,甚至发散思维,推导出佛教集团多年来正是靠分吃金蝉子集体渡劫,吃了九世。事实上大鹏说这么大一套,只是让吃唐僧的步骤更慢,让他等孙悟空来救的时长显得更合理而己。其实真正吃过取经人的也不是没有,就是沙僧。沙僧说他吃了九个取经人,显然就是金蝉子的前九世,但老沙不但没有长生不老、霞举飞升,还继续在流沙河受苦,连晦气的脸色都没好转,您说这金蝉子吃来何用?

说到底,“取经”就是皇帝或大太监派一个小太监去司礼监经厂拿书,宣示此人进入核心小圈子而己。路上各路人马要设置一些障碍作为考验,但不能真的把这小太监给掐死呀。唐僧取经说好了八十一难,如果各路妖魔不卖力,凑不够啊!叶之秋甚至直说“八十一难皆是局,降妖伏魔一场戏”某些神佛的坐骑、童子当然知道内情,他们可以拿出演艺精神,但他们手下的小妖是些真正的野妖精,又不是戏精,哪敢惹天庭的取经团?所以就要放出“吃了唐僧肉长生不老”这样的谣言,小妖们才肯卖点力,不然这戏演不圆。

8。3六百年前大闹天宫的秘密

孙悟空最爱把一句牛皮挂在嘴边:“我就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有时对妖魔有一定威慑,但这是猴子吹得很巧妙的一个牛皮,巧就巧在五百这个年数上。

刘伯钦送唐僧过两界山时说:“王莽篡汉之时,天降此山,下压着一个神猴。”这实际上是作者留给我们的时间节点:王莽篡汉,公元8年。唐僧取经在唐太宗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己然过去631年。有人说五百是取个整数,那完全可以不用王莽篡汉,从贞观十三年倒推回去五百年,寻一个更贴切的时间节点不是更好吗?比如黄巾起义岂非更合适?131年己经不叫误差,是错误了。还有人说孙悟空被压五行山,记不清时间,五百、六百分不清。作者留这样的纰漏也是毫无必要的,事实上孙悟空故意把六百年说成五百年自有其目的。

如果孙悟空老实说自己是六百年前大闹天宫那人,魔王只会哈哈大笑:“原来你就是那个六百年前大闹天宫,被捆起来放进八卦炉烧,然后又被佛祖一掌压在五行山下的弼马温呐!所以显然不能这样说,那说五百年又是何意?盖因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另有其人,那才是真正威震三界,传为妖魔圈的一粧美谈,孙猴子移花接木,故意混淆。此人正是文殊菩萨坐骑,也就是狮驼岭三大魔王的大魔青狮精。

第七十四回,取经团来到狮驼岭,遇到青狮、白象、大鹏构建的妖魔王国。小妖小钻风向孙悟空介绍大魔青狮精的光辉事迹:“因那年王母娘娘设蟠桃大会,邀请诸仙,他不曾具柬来请,我大王意欲争天,被玉皇差十万天兵来降我大王,是我大王变化法身,张开大口,似城门一般,用力呑将去,唬得众天兵不敢交锋,关了南天门,故此是一口曾呑十万兵。”这闹天宫的起因都和孙悟空很像,都是因为蟠桃会没有请,结果却大不相同:孙悟空是被捉拿收监,青狮大王却是逼得玉帝关了南天门。虽然细究起来,青狮也不曾战败玉帝,估计也就是把巡视的天王闹烦了,关了南天门不理他,但总比被抓起来狂虐的猴子强多了。也难怪一传十,十传百,传到后来竟然成了一口吞了十万天兵,虽有不实之处,也足见江湖豪杰对其推崇备至。

孙悟空也精于借力打力,巧妙地移花接木,将这个传闻接到自己头上,为取经之路壮了不少声势,减了许多险阻。这也是官场常用技巧,将一些似是而非的传闻移花接木,反正也都是些传言,别人搞不清楚,但在声势上己经为我所用,这就足够了。

8。4天上一天,人间一年

其实无论佛教、道教还是什么中国本土朴素鬼神信仰都没有“天上一天,人间一年”这个兼具相对论、量子力学和超弦宇宙模型神秘色彩的提法,这完全是《西游记》强加在中国人民记忆中的不定波函数。而且令人悲哀的是一这仍然是书中神佛放出的一个谣言。

小说中多次出现该提法,比如宝象国的黄袍怪本是二十八宿之一奎木狼下界,孙悟空告上天庭,天官经查验,回秉玉帝称奎木狼脱岗十三日。玉帝道:“天上十三日,下界已是十三年。”之后太上老君更是多次运用该措辞。金【山兜】山金【山兜】洞的独角兕大王是他的青牛下凡,老君解释说是看牛栏的童子偷吃了一粒所谓七返火丹,该睡七日,然后天上七日,凡间七年,所以青牛己在此作怪七年了。玉华州的九灵元圣是太乙天尊的九头狮子下凡,托辞与青牛高度相似,说是狮奴偷喝了一瓶老君送的轮回琼液,该醉三日不醒,这个时间兑换成三年,也与凡人所见九灵元圣在玉华州的三年时间吻合。狮驼岭的青狮、白象、大鹏三大魔王实为文殊、普贤的坐骑和如来的舅舅,如来问文殊、普贤他们的坐骑下界几时了,文殊答道:“七日了。”如来说:“山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显得灵山与凡间的时间兑换比率更甚天庭。

这么多大神都采用了“天上一天,人间一年”这个汇率,关键是孙悟空也从未质疑,每次一说就认可了,似乎这是一个神仙的常识,甚至得到了更广泛认可,扩散到其它神话故事。但这种提法无论从逻辑上还是情节上都是不能成立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