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0唯一军人猪八戒的加盟(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宋明以来似乎根除了军阀尾大不掉的病根,但封建军队腐化堕落这个问题依然未得解决。古代军队中,基层战士奋勇作战的动力是能够劫掠,中上层军官则是发展成军阀。宋明以后断绝了这两者,堪称文明进步,但同时也使封建军人失去了战斗的动力,变成专吃军饷的懒鬼。宋、明恰逢古代封建军队向现代民族军队转型的过渡期,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甚至可以说都是因为这个原因缓缓走向灭亡。明军曾创造了辉煌战功,无论是对蒙古铁骑还是南洋海盗,大明的军功都足以令后人为之自豪,但明末的军事开支却成无底洞,拖垮了大明王朝。很多人认为明朝的灭亡不在于政治变革,也不在于军事战败,而是标准的自我财政崩溃。而造成财政崩溃的直接源头正是爆发式増长的军事开支,这其中万历末年的“三饷加派”无疑是压断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所谓三饷加派,是指朝廷为征剿后金(满清)、高迎祥、李自成而在正常赋税基础上加征的“辽饷”“练饷”和“剿饷”,合计一千七百余万两。须知当时的正常赋税才三百余万两,加征额度几乎是五倍!如此暴政,焉能不亡?但可悲的是,明帝冒着被人民推翻的危险疯狂加征这么多专项资金,真的都用于军事了吗?还是被猪八戒这样的军人集体贪墨?抑或被御马监的监军太监轻松纳入怀中?还是有更高层级的食利者?没有人会来回答,我们只能看到明

王朝刮尽了民脂民膏,明军却在蒙古铁骑、后金八旗、南洋海盗面前越来越无能,朱皇帝在明军面前更加无能。

不过战斗力再无能的军队,在政治中的能量都是一样的,那掌握枪杆子的这些人如果要挤进私臣圈子该如何表演?玉帝把他的保安塞进取经团有何意图?

首先,我们要看看嘉靖帝的西苑私臣中有没有一个明确的军人角色。其实最核心的小圈子里还真没有,大学士严嵩是文官,成国公朱希忠是勋贵,驸马崔元是皇亲国戚,都督陆炳是锦衣卫,还有陶仲文等一大帮道士和数不清的太监、宫妃,唯独没有军人。相对靠近核心圈层的军人只有咸宁侯仇鸾,这是一个绝对的大反派一不过似乎作者也没打算把猪八戒写成正派。

仇鸾出身将门,历任甘肃总兵、大同总兵等要职,非常阴险贪婪,与蒙古勾结甚深,长年走私战略物资,甚至杀良冒功。仇鸾与近臣严嵩、陆炳紧密勾结,深得嘉靖帝宠幸,只是碍于武将身份,无法长年随侍西苑。仇鸾最坏的一个事迹莫过于进谗言冤杀大英雄曾铣。曾铣是嘉靖朝著名军事学家,创造了战车、地雷、榴弹炮等大量划时代发明,打得蒙古惊为天人,取得了大明最后的军事辉煌。不过曾铣铁面无私,曾揭发仇鸾的一些不法行径,使仇鸾又恨又怕。仇鸾勾结时任次相的大奸臣严嵩,陷害曾铣及其在朝中的支持者首相夏言,导致两人均被嘉靖帝冤杀。他们的构陷之法无外乎在皇帝面前进谗言,挑拨离间,颠倒是非。曾铣打败了的仗就夸大其词,甚至诬陷为通敌;曾铣打胜了的就说毫无意义,是费饷贪功,从而激起皇帝的愤怒,导致冤杀了真正为国效力的英雄。

这种做法在《西游记》中由猪八戒多次上演:孙悟空明明解决不了的事,比如救活己死三年的乌鸡国王、背银角大王、背红孩儿,猪八戒就说是猴子故意不出力,唆使唐僧念紧箍咒,逼悟空陷入险境。更多的是孙悟空明明打死的是坏人立了功,比如拦路的强盗、白骨精等,猪八戒却说成是好人,唆使唐僧念紧箍咒,甚至逐走大师兄。当然,这些做法也不是仇鸾的专利,似乎是自古以来奸臣构陷忠臣的通用做法,在猪八戒这个角色身上集中上演,让人又气又恨。

10。4玄奘的二徒弟窥基和助手辩机

说说猪八戒这个文艺角色的现实渊源一历史上玄奘法师的二弟子窥基法师,其实还有助手辩机和尚。

历史上的玄奘法师确实收了三个徒弟,不过不是在前往天竺的路上,而是在学成归来后。东归途中,他在西域收了第一个徒弟,据说是位西域神童,过目不忘。这可能有一点孙悟空的原型,遗憾的是二徒弟、三徒弟都著作颇丰,这位神童反而在历史上没有留下什么著述甚至事迹,估计是汉文水平的短板所致。回国不久,玄奘便收了二弟子一窥基。窥基倒是有不少趣事,而且能和猪八戒挂上钩。

第一个趣事就是投错胎。相传玄奘在西行路上遇到一位老禅师,非常投缘,愿追随玄奘往天竺求经。但他身躯老迈,实在不能跋涉,玄奘指示他往东去长安找一所黄色琉璃瓦的房子(皇宫)投胎,到时玄奘从天竺回来再收他做徒弟。十余年后,玄奘取经归来,一见唐太宗就道贺:“恭喜陛下添了一位皇子!”唐太宗莫名其妙,因为玄奘西行这十余年,他并无皇子诞下。玄奘忙开慧眼一观,才发现这老禅师投错了胎,投到隔壁的大将军尉迟敬德家里去了。玄奘赶紧找上门,果然发现尉迟敬德的侄子尉迟洪道正是老禅师转世,于是要他跟自己出家。尉迟洪道很不高兴,你谁啊,凭什么一见面就要我出家?强硬地拒绝了。玄奘只好又找唐太宗出面,赦令尉迟敬德之侄出家为僧,协助玄奘工作。

作者借这个典故在《西游记》中安插了两个(但不仅限于两个)情节,一个便是猪八戒错投猪胎,一个则是唐太宗还魂时,李全自愿帮太宗到阴司去向阎王进献南瓜,阎王让李全和先死的妻子李翠莲双双复活,但李翠莲死得久了,尸身无存,于是让她投胎到唐太宗家里,

借了御妹李玉英的身体还魂。李翠莲醒来便说这座盖满黄色琉璃瓦的皇宫是“害黄病的房子”。

第二个趣事则是窥基被人戏称为“三车法师”。唐太宗赦令尉迟洪道去当和尚,他自身极不乐意,于是讲条件:“陛下非要我当和尚,也不是不行,但我一生离不开酒、肉、女人三者,我走到哪儿身后都要有一车冽酒、一车鲜肉、一车美女跟着。除非满足这个条件,我才出家。”这三者是佛门最基本的三戒,所谓“八戒”是对“五荤三戒”的合称。他本以为唐太宗、玄奘无论如何不可能答应这样的条件,谁知唐太宗一口答应,玄奘也只好附和。尉迟洪道无法反悔,只好真的带着这三辆车去大兴善寺(玄奘在长安的译经场)出家,法号窥基。结果窥基法师一听到寺院的钟鼓,突然唤起了前世的记忆,于是将三车遣回,从此专心协助玄奘翻译佛经,成为一代宗师,但“三车法师”这个戏称却流传下来,“猪八戒”这个名字的构词法显然是对此的扩展。

另外,玄奘还有一个重要的助手辩机,是他去天竺留学后,国内佛学界风头最劲的杰出青年。玄奘回国开办经场,唐太宗专门礼请辩机来协助。辩机当时只有26岁,但才高八斗,更兼相貌英俊,堪称偶像派巨星。有研究认为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实际是辩机执笔。但辩机却是一个著名的**僧,酷爱泡妞,关键他泡了一个妞还不是凡人,而是唐太宗的爱女高阳公主。高阳公主很年轻就嫁给贞观名臣房玄龄之子房遗爱,但长期和秃头俊男辩机私通。房遗爱本来开启了一段令人艳羡的驸马人生,未料却遇公主通奸这等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男人应该怎么办?当然是选择原谅她啊!所以后来小房成了懦弱乌龟绿帽男的代名词。此事终究大白,唐太宗盛怒,腰斩了辩机和尚。

后世大量文艺作品无尽地揶揄、嘲笑甚至谩骂高阳公主这个皇家**妇,但这些同志咬牙切齿地写得笔尖冒血、纸背生烟,也无非就是个**骑秃驴的套路。李某男嬉笑怒骂之间,就让高某女被猪拱了。没错,高阳公主名叫李翠兰——你都叫翠兰了为什么不姓高?因为高阳公主己经带了个高字嘛!刚鬣,您还记得高老庄里的高小姐吗?记得啊,所以某版电视剧专门加拍了一段《猪八戒背媳妇儿》,多经典啊!

猪八戒堪称贪财好色酒肉和尚的代名词,窥基的“三车”也是佛家最反对的纵欲,辩机更是色中饿鬼。不过猪八戒当了和尚后虽然仍很贪吃,但那是食肠宽大,人家还算是忍住了没再破酒、肉二戒,这己经很不容易了。最后猪八戒也一步一个脚印走到西天,得成正果。窥基师从玄奘后,取得了不少成果,有大量译作和撰述传世,被誉为唯识宗(玄奘法师创立的汉传佛教宗派)第二祖。猪八戒和窥基法师的故事都教育我们,就算是曾经纵情声色的浪子,只要走上正途并坚定地走下去,一样可以取得很高成就。

10。5海军是大明的骄傲

最后说个轻松点的话题,军种有很多,取经团只安排了一个军人角色,用什么军种呢?猪八戒说他曾掌八万天河水师,显然属于水军(海军)。作者这样写有个大大的讲究,那便是——水军(海军)是明军中最具代表性,也是战绩保持最好,始终都能让人为之自豪的一个军种。

明朝的渊源是元末义军明教红巾军的吴王朱元璋一支。朱元璋从要饭和尚起步,艰苦创业,登堂入室后第一场大战便是著名的渡江战役,集结全军从巢湖出发,渡长江大败二十万元军水师,攻占金陵(今南京),在江南奠定基业。“定都”南京后,朱元璋确立了“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欲先在南方统一红巾军,再北上讨伐蒙元。他在红巾军内部的主要竞争对手是长江上游以武汉为中心的汉王陈友谅和下游以扬州为中心的周王张士诚。三大势力沿长江排开,水军在竞争中地位当然就很高。

红巾军内战最具决定性的一役便是朱元璋与陈友谅的鄱阳湖大战,双方均出动数十万庞大水军,旌旗绵亘百里,各自从长江上下游进入鄱阳湖会战。朱元璋激战获胜,并在乱军中流矢射死陈友谅,一举奠定南方义军的统一大势,并间接确定了天下大势。所以水军在大明定鼎天下的元勋中,可谓居功至伟。

明朝建立后,水军(主要是海军)更是威播四海,比汉唐陆军踩踩沙漠过瘾多了。著名的郑和下西洋,出动了世界上最庞大的无敌舰队,扫平了汪洋大海上的海盗,甚至将一些不守道义的小国都教育成文明国度,将万顷碧海都置于天朝海军的保护之下,海外慕中华天威而来的番邦数不胜数,开启了一段繁荣的大航海时代。我想,只有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时所拓《天妃灵应之记碑》的首句才是对大明海军这段旷世伟业的最佳评价:

皇明混一海宇,超三代而轶汉唐。际天极地,罔不臣妾!

(大明统一了海洋寰宇,超过夏商周三代、汉唐的功绩。从天到地,无人不成为臣和妾。)之后的岁月,海军不但要面对此起彼伏的南洋海盗,更要面对来自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等多国的西方殖民者,著名的屯门海战、西草湾海战,明军都大获全胜。中国和这些新兴殖民扩张国家在南洋的博弈非常复杂,但总之没有让他们占到便宜,其坚强后盾便是有一支强大的海军,这和后来“有海无防”所以被弄得灰头土脸的清朝形成鲜明对比。在气势恢弘的万历朝鲜战役(朝鲜称“壬辰倭乱”;日本称“文禄?庆长の役”)中,明军狠狠教训了刚刚一统日本的“战国精英”,尤其在著名的露梁海战、鸣梁海战中全歼日本海军,切断其陆军归路,迫使其向朝廷请降,一代天骄丰臣秀吉被活活气死,一个狡猾的海洋民族踏向大陆的梦想再次被天朝海军无情镇压。

即便在明朝己然灭亡,陆军**,甚至纷纷剃发降清之际,海军依然支撑着日月军旗最后的荣耀!延平王郑成功(他是不是郑和的后代?哦对不起,郑公公是太监)率领一支孤忠舰队开赴宝岛台湾,奋战荷兰侵略者,将其赶走后作为反清复明的基地,又延续了一段光辉岁月。虽然郑成功的后代最终还是降清,但大明海军这种精忠报国的气概,光耀千丈碧海,势振万里蓝涛!

所以,说到最具代表性的军种,汉有嫖姚铁骑,唐有玄甲横刀,宋有神臂天弓,我大明则有这支曾经承载着中华民族走向星辰大海伟大梦想的无敌舰队!

所以,作者需要在小说中原创一个军人角色时,如果是蒙古作者,多半就要写骑兵,瑞士作者就要写长枪兵,印度作者就要写象兵。大明的作者,当然是要写最引以为豪的一海军呐!

啊,海军!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