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皇族今安在(第2页)
载沣的大格格韫媖,生于1908年,成人后嫁给郭布罗·润良为妻,1925年不幸患上急性阑尾炎,因家人不信西医,耽误诊治而不幸病逝。
二格格韫和生于1911年,其哥哥溥仪为她挑中的夫君,就是其师傅郑孝胥的孙子郑广元。他们一直跟随溥仪在东北生活,二战结束后,二格格一家狼狈逃回北平。1949年后,郑广元就业于北京邮政局,任建筑师,后为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委员。二格格为幼儿园负责人,1973年退休,2001年去世。
三格格韫颖的婚姻由其父母包办,嫁给了婉容的弟弟润麒。韫颖后来当上了北京市东城区政协常委,其夫君为全国政协委员。
四格格韫娴右溥仪作主嫁给了其同学赵琪。赵琪在1949年前后去了台湾,他们在长达34年的时间里没有任何联系。1982年,赵琪方才有机会回到北京团聚。
五格格韫馨由兄妹介绍,与清廷故臣之子万嘉熙结婚。万嘉熙1949年之后被安排在北京翻译所工作,1972年病逝。五格格自食其力,在西直门义和饭店当出纳,1973年退休,1998年去世。
六格格韫娱生于1920年,自幼爱好绘画,且有机会临摹宋元名画,对清代恽南田的没骨花卉尤为欣赏,后专攻恽派技法,有所创造,自成一系,设色淡雅,富有生意。1982年病逝。
七格格韫欢生于1921年,她自己走出了另外一条路。七格格先是在竞业学校当办事员,后为教师。她还是王府中第一个自由恋爱的公主,其夫君乔宏志为中学老师,惜1960年心脏病突发病逝。七格格后为崇文区政协常委,2005年去世。
庆王爷和他的后代
清廷皇族1911年后另外比较重要的一支应该算庆亲王一系。庆亲王虽然是皇族中比较远的一支,但在晚清政局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他是恭亲王之后最有权势的王爷,也是最具国际视野的人物,深得慈禧太后和光绪帝的信任。然而不知为什么,庆亲王似乎在皇族中有点吃不开,1900年的大阿哥事件似乎弄得他很不开心,似乎有意撂了挑子,以致大阿哥被立后引发那么大的外交对峙。须知,此时负责外交事务的就是这个庆亲王。至于那个端王,究竟是左是右,是媚外还是排外,其实就靠负责外交的官员去解释,因为端王在这之前并没有介入很深的内外事务,其政治的立场始终没有显露出来。
庚子国变后,庆亲王继续掌管大清国的外交,而端王成了历史罪人。这中间究竟有什么因果关联,我们不知道,但我们知道的是,几年后,当光绪帝即将大行时,而这个庆亲王又被指派去视察皇陵修建工程,等待庆亲王出差归来,小皇上又继位了,一切都已结束。
庆亲王被排除在皇族重大决策之外,然而或许庆亲王真的一个实力派,所以清廷对他的使用好像并不歧视。摄政王筹组第一届责任内阁时,还是很坦然地将庆亲王推到前台,出任内阁总理大臣。不过,最蹊跷的是,庆亲王对这个信任似乎有所保留,他除了一再请辞,还在后来的御前会议上坦然建议朝廷接受南方要求,主动退位,赞成共和,化被动为主动,为朝廷赢得体面尊严和实在利益。
对于庆亲王的态度,那些强硬的宗室王公当然很不高兴。良弼、溥伟、铁良等纠集几十人大闹庆王府。这一系列冲突或许就注定了庆亲王与那些宗室王公不一路。清帝退位,大局底定,庆亲王避居天津租界当寓公,1917年病逝。
庆亲王一生共有七个福晋,生了六个儿子。三、四、六,三个儿子早殁。稍有出息的就是长子载振、次子载搏及五子载伦。长子载振,生于1876年,1902年出使英、法、美等国,翌年赴日考察第五届劝业博览会。归国后奏请设商部,任尚书。此时不过三十岁,可谓少年得志。或许因为其风头太健,所以到了1907年,闹出了与女伶杨翠喜绯闻,被迫辞职。辛亥后居天津为寓公,远离政治,偶尔从事一些金融商业活动。1947年病逝。载振大弟为载搏,生于1887年,封镇国将军,与乃兄载振一样,也是一个喜欢拈花惹草的主。五子载伦,其妻子为山东巡抚孙宝琦的女儿。
穷困潦倒的镇国公载泽
辛亥后清宗室中值得一说的还有载泽。载泽生于1876年,后袭辅国公,进镇国公,加贝子衔。娶慈禧太后二弟桂祥长女静荣为妻,而静荣的妹妹就是光绪帝的皇后,也就是宣统时代的隆裕皇太后。
当清廷开始政治改革时,载泽正当盛年,是出洋考察宪政的五大臣之一,态度积极,贡献良多,以宗室重臣身份上奏宣布立宪密折,对后来的仿行立宪、预备立宪影响甚大。宣统元年任筹办海军大臣,翌年任纂拟宪法大臣。皇族内阁发布时,任度支大臣。
从载泽的政治立场看,他在晚清属于倾向于改革的开明皇族,但在武昌起义发生后,载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坚定反对向南方革命党让步,力主杀袁世凯以谢天下。所以到了民国,载泽不是一般的政治反对派,而是暗中参与宗社党的活动。待张勋复辟,载泽更是深度介入。晚年穷困潦倒,郁郁而终。
川岛芳子和她的老爹
与镇国公经历相似结局相似的还有皇族还有肃亲王善耆。善耆生于1866年,在晚清政治变革中也是比较积极的王爷,参与创建了近代中国的警察制度,赞成立宪,甚至出面赦免了试图刺杀摄政王的汪精卫死刑,但他坚决反对清帝逊位,所以进入民国,善耆并不死心,以宗社党重要领袖的身份策动叛乱,鼓吹满蒙独立,甚至期待在日本人的帮助下使清帝复辟。
或许基于这种考虑,善耆将自己的女儿金璧辉过继给了日本人川岛浪速。金璧辉的日本名字就是川岛芳子。川岛芳子是后来最有名的日本特务,参与了皇姑屯事件、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满洲国独立等一系列重大活动,1948年被枪毙。
川岛芳子只是善耆38个子女中的一个,善耆的其他子女,后来也都被善耆严格管束,不许他们作中国的官,也不许他们为中国的民,所以这些孩子除了三个儿子分别去了英、德、比三国外,其余的都进入日本人的学校,因而也就与日本有关联,伪满洲国时,善耆第七子金璧东任黑龙江省长等高官,善耆一支也就成为溥仪“满洲国”皇族的基本队伍。
晚清皇族中的著名人物还有很多,像载涛、毓朗、载洵、铁良、良弼、溥伦、绍昌、那桐、荫昌、寿耆等人在那时都很活跃,各人思想倾向也不尽一致,他们在辛亥后所走的路也不太相同,大致上说,有以遗老遗少身份坐吃山空的,有以复辟清朝为职志继续奋斗的,有忘情于江湖寄情于山水不再过问世事,更多地则逐渐解脱了皇族的身份束缚,更姓易名,享受着平民生活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