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02(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对释迦牟尼和亲鸾来说,不存在什么灵魂和死后的世界。

就连“死”都不存在,有的只是“大涅槃”。人死后确实会剩下肉体,但那是人已经起程去往光的世界(真佛土)后,留下的类似于蝉蜕的空壳。

释迦牟尼说,死后的身体让俗世之人随意处置即可。亲鸾说:“当我闭眼之后,请把我的身体扔进贺茂河里喂鱼。”他们都把尸身视作蜕后的空壳。

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把自己死后的身体看作蜕后空壳,他就是一个彻悟者。

释迦牟尼所讲的佛教教义,全部与实践结合显示出意义,而对于那些与实践无关的形而上学的问题,他都不曾做出回答。

亲鸾也坚守着这个信念,是个虔诚的求道者。

因此,亲鸾对“净土”“正定聚”(6)(菩萨)的意象描绘,都没有偏离可能求证的真实范围。

由释迦牟尼示现人间到亲鸾出现的这段时间里,佛教的主流思想都认为,菩萨的位置是要经过艰难困苦的修行才能达到,是仅次于佛的最高位置。

但亲鸾认为,人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面对死亡并欲接受它时(打算念佛的时刻),自然就会获得“无碍光”的迎接,此“光”让人在顷刻之间成为“正定聚”,最终必然会成佛。

在比叡山延历寺修行的僧侣,指责亲鸾有关“无碍光”的教义为错误教义,对亲鸾的追随者进行打压迫害。究其原因,不过是难以接受其教义中倡导的不用辛苦修行就能成为正定聚(菩萨)的说法。

按照世间常理来看,也的确如此。圣道门(7)主张的只有经过严格修行的人才能最终达到最高位置的说法,显然更有说服力;而亲鸾倡导的只需念佛就能修成正定聚,显得不那么令人信服。

站在那些苦修的僧徒的立场上看,亲鸾是把菩萨的位置给贱价出售了,他们当然会生气。

亲鸾确信任何人都无一例外地可以遇见“无碍且不可思议的光”,他对阿弥陀的信仰就源于此。何况他在比叡山上二十年,早已见多了那些僧徒不伦不类的修行,他们所受的苦远远不如老百姓生活的苦。

就像九十九摄氏度的水不会沸腾一样,不经受百分之百的至死苦修,就不可能见到“光”,所以那些马马虎虎的修行根本毫无意义。

更加不妙的是,即使进行了至死苦修,但绝大多数人在死亡的瞬间就会变为“死即佛”,那么苦苦修行到底是为了什么?这样看来,圣道门的修行就伴随着相当大的赌博成分。

事实是,有些僧徒一边马马虎虎地修行,一边却摆出悟道者的面孔,竟然去担当引领亡灵成佛的角色。

这种情形从八百年前亲鸾的时代至今,基本上没有什么改变。

正定聚也分很多种,然而这并不是要分出优劣高下。每一个正定聚都是菩萨,但是他们中间有成为正定聚后一分钟就死(成佛)了的,有像我叔父那样六个小时之后死去的,也有像宫泽贤治和高见顺那样又活了一年的。然而更多的普通人,病倒之后就走完了人生旅途。

特别是现今的社会,人们直到咽下最后一口气之前还执着于生命的维持,根本不愿意平静地接受死亡,所以进入菩萨状态后基本没有时间继续生命。更何况围在身边的亲友都只承认“生”的价值而视“死”为恶,还有以延续生命为第一要务的医护人员,都倾向于支持选择“生”,而不给病人凝视死亡好整以暇的时间。很多人没能在活着时获得安宁就直接成为“死即佛”了。

不过还好,他们死后呈现的安详遗容告诉我们,他们已经安就佛位了。

亲鸾曾写下一首诗:

深深大寂定

如来光颜妙

阿难之慧见

赞问斯慧义

从这首“和赞”诗可以看出,亲鸾好像就是阿难,感受到了佛的赞誉。于此,释迦牟尼与阿弥陀佛一起,“佛佛相念”连成一体,即进入“大寂定”(涅槃)状态。这种状态下释迦牟尼说的话自然是如来的真实,亲鸾这才断定,说《大无量寿经》是如来的真实教义。

亲鸾所有的教义思想都凝聚在释迦牟尼巍巍光颜的光辉里。

喜庆的气氛“中位”就行 我的新春佳节

这是小林一茶在文政二年(1819年)正月时的迎春之作。

要读懂这段话,必须先弄懂“中位”的意思。

这个信州地区的方言词语,含有“含混不清”“马马虎虎”“模棱两可”等意思。但是只知道字面意思还不够,此话还有前文:

干风一吹就起舞 废品商家的破烂儿 既然身为废品商 索性连门松也不装饰了 熏黑的煤烟也不清扫了 就像积了雪的崎岖山路 今年春天依然 一切都托付给你

前文是这样的,所以“一切都托付给你”这句话才是最重要的。这里所说的“一切都托付给你”,其实就是把一切都托付给阿弥陀佛。

我已经把一切托付给阿弥陀佛了,就不再洒扫屋子、装饰门松,而以最自然的状态迎接新年。所以一开始引的那段话的意思就是,新年究竟是否值得庆贺已经不得而知。

就拿我来说,既不能像阿蒂尔·兰波(8)那样,追求成为永恒诗人的梦想,也不能像他那样抛却诗人的身份摇身一变成为商人在现实世界里生存。我这样的人,只能拥有“中位”(含混不清、模棱两可)的人生。

法国诗人艾吕雅曾说过:“如果人必须在不可以拥有自己的时间里死去,那么最先死去的必定是诗人。”

这句话含有一定意义的真实。

如果说神和佛是“光”,基督耶稣和释迦牟尼是“光”的嫡子,那么诗人也许就是“光”的私生子,是一类时运不济的存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