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光与生命(第1页)
第三章···光与生命···
在这行干得久了,我渐渐变得敏感,一踏进丧主家大门,便能感知这家人悲伤的程度。
如果是家里至关重要的人物突然离世了,我不用进到里屋,就能嗅到笼罩在整个家庭的浓重的悲哀。
今天遇到的就是这么一户人家。
一对年轻的夫妇带着两个孩子驱车外出,不幸发生车祸,在后座上玩耍的孩子们平安无事,驾车的丈夫身负重伤,而坐在副驾驶座上的妻子被甩出车外,当场死亡。我要处理的死者就是这位妻子。
农家特有的设着大佛龛的里屋铺设了一张床,**躺着一具头部缠裹着绷带的女性尸体。一件绣有家徽纹章的和服外褂倒盖在被褥上。
死者的枕畔坐着个老婆婆,抱着一个两三岁的男孩,显得特别悲伤。一个四五岁的女孩紧挨着老婆婆,一会儿站起,一会儿坐下。
死者的脸颊没有丝毫伤痕,可能是谁帮她合上了眼睛,遗容安详美丽,给人一种因病沉沉睡去的错觉。
女孩忽然发问:“妈妈怎么还在睡呀?”
这一问引起周围一片低泣。老婆婆捶打着榻榻米痛哭失声。
我一时无法纳棺。
在周围人的哭声和眼泪中,我结束了纳棺工作,起身打算去洗手。一位看似村中长老的人叫住我,把我引到后院。
那人先在一个塑料桶里装上凉水,再从热水壶里倒些热水进去,然后递给我并叮嘱道:洗完手后把水倒在院中的小竹林里。他离开时还特意说了一句:这是本地的习俗。
当我把用过的水倒在小竹林里时,一个闪闪发光的东西从眼前掠过。仔细一看,是一只纤细的豆娘,在竹丛中颤颤巍巍地低飞。
过了一会儿,它停在了新生的格外翠绿的嫩竹枝上。
我靠近仔细观察,这只豆娘晶莹剔透的体内竟满载着虫卵。
刚才纳棺时,我没流一滴眼泪;但此刻,看着闪闪发亮的虫卵,我不知不觉泪流满面。
这只小小的豆娘,生命仅几个星期而已。但是从几亿年前开始,豆娘们就怀着一排排虫卵,代代繁衍,生息不止。
我这么想着,止不住潸然泪下。
电车窗外的世界
充满了光明
充满了欢悦
生机勃勃地呼吸
当我意识到也许该与这个世界作别了时
身边早已熟识的景色
忽然间看起来如此清新
这个世间
人类和大自然
都充满着幸福
我却一定要死去
这个世界看起来如此幸福
慰藉着我的悲伤
我胸中充溢着感激
揪心的感觉让我泪流涔涔
…………
这首诗名叫《电车窗外的世界》,作者高见顺于昭和四十年(1965年)死于食道癌。这是在他去世的前一年出版的诗集《死之深渊》中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