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做一个优秀的自己(第3页)
做一个优秀的自己,意味着你在做自己喜欢做的工作。如果你是一只眼睛,那就做一只明亮的眼睛。如果你是一只耳朵,那就做一只虔诚的耳朵。如果你是一朵花,那你就尽情地开放。如果你是一条鱼,那你就快乐地遨游。
你是个体的,但你属于整体,像眼睛之于脸部、四肢之于身体、花朵之于山峦、鱼儿之于江河湖海。你不再为了表现自我,没有痛苦,没有恐惧,也没有矛盾和冲突。你放下了自我,一身轻松。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你会笑话那些自我主义的傻瓜。
创建一个天堂公司
放下自我就对了。当你放下自我之后,你就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当你的员工放下自我之后,他们就找到了真实的自己。
从前你总是不甘于平凡的生命,现在你明白了,每一个生命都是不平凡的。从前你总是努力于塑造一个伟大的自我,你孤独,你痛苦,当你放下自我之后,却在无我的状态中享受到了整个世界。从前你总是寻找体面和较高报酬的工作,现在你在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并不怎么在意报酬。
放下自我就对了。你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活出自己的生命。
你扔掉了沉重的面具,你摆脱了所有的制约,你的创造力像鲜花一样怒放。你喜欢陶艺,任何泥土经过你的手都变成了艺术品。
你喜欢画画,一张白纸经过你的手就变成了艺术品。你喜欢舞蹈,连走路都变成了一种艺术。即使做一名清洁工,你也会享受到创造的乐趣。你经过了那里,清洁被创造出来了,你欣赏自己的杰作,快乐渗透你的全身。
放下自我就对了。当你放下自我之后,欲望就消失了。你不再想着去做一个有钱的富翁或一个有社会影响力的权贵,你只做你喜欢做的工作。你不在乎别人怎么看,重要的是你是否喜欢。
你不再为了欲望而工作,而是为了爱而工作。你爱你的工作,以至于工作本身变成了一种享受。生命变得神圣起来了,工作变得神圣起来了。
放下自我就对了。当你放下自我之后,逆境和厄运就消失了。所谓逆境,是欲望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憎恨。现在,你知道上山有上山的快乐,下山有下山的快乐,你享受着随时随地的快乐,根本就没有什么逆境。
多少年来,你一直都想做一个有钱的大富翁或一个有社会影响力的权贵,你到处竞争,到处争名夺利。别人有钱,你也要有钱。别人有豪宅,你也要有豪宅。别人有漂亮的女人,你也要有漂亮的女人。总之别人有什么你也要有什么,可是你忙碌了一辈子,究竟过的谁的生活啊?
别人有钱你也有钱,那有什么意思?你得过一种与众不同的生活,一种自由的、快乐的、属于自己的生活,那就是:做一个优秀的自己,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沉浸到工作的创造状态中去。
记住,这就是管理的秘诀:通过管理,你让自己成为一个原生态的人,你让员工们成为一个原生态的人。这样,公司就不再是一条贼船,也不是一个狼的群体,而是一个快乐的天堂。在这个天堂里,所有的职业都变成了艺术,每个人都是艺术家,每个人都是职业冠军,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自己。
你问:从前的那些管理工具还有用吗?那些组织结构、操作规范、管理制度……它们还有用吗?当然还有用,只是用处变了。从前你说:“人之初,性本恶。”你使用那些管理工具控制他们。现在你说:“人之初,性本善。”你使用那些管理工具帮助他们。
附录十问成君忆
这本书刚刚开始动笔,就受到国内外很多朋友和媒体的关注。在那个充满感悟与惊喜的写作过程中,他们提出了很多问题。现在,我把这些提问和回答(部分)列在下面,与诸位读者分享。
第一个问题:海明威是一位伟大的美国作家,他的《老人与海》曾经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你为什么会对他持否定态度呢?
不是我否定了海明威,是海明威否定了他自己。我同情他,就像同情历史上所有的悲剧英雄一样。
漫画家朱德庸说,人生就是迷宫,你花了上半生找入口,然后花下半生找出口。出口在哪里呢?你找、找、找……最后找到一把手枪。当年,海明威就是用这把手枪毅然否定了自己的人生。
人生就是迷宫,它有许多入口,却只有一个出口。如果你选择的入口错了,你怎么可能找对出口呢?海明威和他同时代的美国人一样,因为这个出口的问题而疲于奔命。直到现在,人们依然在为这个出口的问题而疲于奔命。
人生就是迷宫,但它看起来像是一幅藏宝图。人们怀着寻找宝藏的目的进入它,以为找到宝藏就找到了出口。其实,宝藏和出口根本就是两回事。宝藏是一个陷阱,出口则意味着希望。
人生就是迷宫,它充满**,而且能够挑战你的脑力。在网吧,寻宝游戏是孩子们最热衷的电脑游戏之一。后来,他们长大了,来到这个商业社会玩另一种寻宝游戏。成年人总是指责寻宝游戏荒废了孩子们的学业,殊不知寻宝游戏同样荒废了他们的人生。寻宝游戏是荒唐的,但它却非常刺激,以至于人们欲罢不能,直到筋疲力尽。
孩子们与成年人的游戏其实差不多,唯一的区别只是形式不同。但这两种游戏的结局是一样的,那就是:无论你怎样熟悉游戏规则,无论你怎样擅长夺宝闯关,最终你都将归于失败。
就像《老人与海》中的那个渔夫一样,海明威也是一个筋疲力尽的游戏者。作为一个作家,海明威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是真实的。
很少有人能够像海明威那样真实。海明威因为真实而绝望,因为绝望而饮弹自杀,所以,真实是需要勇气的。
真实导致绝望,所以人们不敢真实。可是,唯有真实才能反思,才能让你把注意力从寻宝游戏中转移。人生就是迷宫,你的使命不是寻宝,而是要找到那个出口。现在你需要做的,是选择一个正确的入口。
第二个问题:你否定寻宝游戏,是不是也在否定金钱和财富呢?
19世纪以前,许多人认为贫穷是一种美德。后来,华莱士否定了这种观点,他认为贫穷是一种罪过,而致富才是一种美德。
我既不关心贫穷,也不关心财富,我只关心快乐。快乐与贫富无关,与“道”有关。安贫乐道是一种美德,安富乐道也是一种美德。美德是一种内在的芳香,贫穷或者富有则是两种不同的外在形式,如果我们仅仅只是在乎那些形式,就会错过重点。
华莱士说:“如果你不富有,你就无法拥有一种健全的生活。”他一定是穷疯了,才会这样胡说八道。在人类的历史上,从来就没有人因为追求财富而过上那种健全的生活。真实的情况是,只有当你健全地生活着的时候,你才可能创造出令人羡慕的财富。
记住,贫穷不是美德,富有也不是美德,健全的心灵才是美德。贫穷不是罪过,富有也不是罪过,对贫穷的麻木和对财富的贪婪才是罪过。你需要的是一颗健全的心灵,只有这样,你才能在贫穷或者富贵中安之若素,才能依照你自己的生命方式快乐地成长,才能在成长中创造出真正的属于你的财富。
第三个问题:你说,如果中国能够梦回唐宋,就一定会恢复世界第一强国的兴盛。难道,唐宋时期的中国比现在的美国更强大吗?
美国自1776年独立以来,在短短两百多年中,已经发生过好几次重大的危机。例如在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经济疲软、债台高筑、失业率居高不下,社会矛盾愈演愈烈,甚至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占领华尔街”运动。但作为一个年轻的国家,依然有很多人对它抱有信心,认为它有很好的纠错能力。每当危机来临时,总能通过有效的改革,避免发生其他国家那样的社会动**和暴力革命。
但我要说的是,中国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理应比美国更成熟、更有智慧。自洋务运动以来,中国在内与传统文化断裂,在外受困于西洋文明,请问我们的智慧到哪里去了?为什么我们会丧失自己的纠错能力?与纠错能力相对应的一个问题是,我们应该如何建立那个对的标准?还有,我们又如何判断美国做得对或者做得错?事实上,人们并不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人们对美国的看法,往往会受到时事的影响,例如:金融危机一爆发,人们就对它另眼相看;等到情况一好转,人们又对它肃然起敬。我们处在这种没有主见的窘境之中已经很久,难道还不警觉吗?
多少年来,中国内部存在的危机总是让人们把希望寄托在一个遥远的彼岸,这种现象是不正常的。而今,美国文化已然成为许多哈洋族学者所鼓吹的希望和学习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