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章 道德的格式化问题(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九章道德的“格”式化问题

你不再是一个虚假的妄想,而是一个真实的被称为“人”的生命。你自自然然地活着,自自然然地需要着。你活得那样真实、那样快乐、那样容光焕发,充满了盎然的生机。

人之初,性本善

生命的存在不是一种虚无。当你感觉不到它的存在时,才会觉得虚无。因此,问题出在你那儿,你要去找你的原因。

你并没有去体验生命的存在。你活得并不真实,只是为一个虚伪的自我而活着,然后你说:“存在是一种虚无。”——这实在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如果存在是一种虚无,那么人生就注定是一场悲剧。你会抱怨你的父母,为什么不经过你的同意就把你带到这个世界上来。

你相信萨特,你把“他人即是地狱”奉为真理。与此相反,你怀疑爱,你觉得爱是一种虚伪。于是,在你的眼中就出现了一个颠倒的世界。

他人真的是地狱吗?如果是,那么你也是别人眼中的他人,你也是别人的地狱。可是,你知道自己是善良的。你之所以成为别人的地狱,是因为你“不得已”去做了一些利己损人的事情。

很好,既然你是善良的,那么他人为什么一定是你的地狱呢?他人之所以是你的地狱,也一定有他“不得已”的原因。

萨特不知道,在他出生的两千两百年前,中国的荀子就发表过“人之初,性本恶”的观点。从那以后,人们就一直在争论这个“人之初”到底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的问题。这是一道选择题,有些人赞成“性本善”,有些人坚持“性本恶”,还有另外一些人无法选择。

“人之初”到底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呢?其实很好判断。如果你是善良的,那么别人也应该是善良的。

有一则苏东坡的故事。他与一个名叫佛印的和尚是好朋友。

有一天,他们一起在林中打坐。

打坐是佛教徒参禅的一种方式。你坐在那里,闭上了双眼,但你在用心看。你不看外面,你只关注你的内在。你往里看,你看得越深,你就越能看清生命的真相。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通过这种方式达到静心的效果,就像苏东坡一样。他坐在那里,虽然竹林里一片寂然,但他的脑海里一定是万念纷飞。过了很久之后,他看到佛印睁开了眼睛,这时他问道:“大师,你看我的坐姿如何?”

佛印说:“我看你的坐姿,很像佛祖。”

苏东坡非常高兴。接着,他恶作剧地一笑,说:“我看师父的坐姿,倒是活像一堆牛粪。”

佛印和尚既不生气也不反驳,只是微微一笑。而苏东坡却自以为占了佛印的便宜,颇有些得意扬扬。

回到家里,苏东坡把故事经过告诉了他的妹妹。苏小妹说:“哥哥,你实在输得太惨了。佛印大师心中有如来,所以看到的你也是如来。你心中是一团牛粪,所以看到别人也是一团牛粪。

每个人看到的外在事物的形象,其实都是他内心的投射啊!”

如果你是善的,你看别人也是善的。如果你是恶的,你看别人也是恶的。所以,是你在决定人性的善恶。你会发现,所有的恶念其实都是你的自我意识在作祟。当你放下自我之后,人性本善的一面就会真切地显现出来。

当你是地狱时,他人就是地狱。当你是天堂时,人间就是天堂。所以,天堂不在别处,它在你的心里。你在外面是找不到天堂的,恰恰相反,天堂在你心里出现了。

如果你是真的,那么你就是善的。如果你是善的,那么你就是美的。你是那么善良,以至于你看周围的人也是那么善良。你是那么美,以至于你生活在天堂之中。

人性本善。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坏人,只有持错误观点的好人。他们和那个名叫圣地亚哥的老渔夫一样,不是坏人,只是一些做蠢事的好人。耶稣说得对,他们是一群迷途的羔羊,他们更需要我们的爱与帮助。

当你对了,世界就对了。存在不再是一种虚无,人生也不再是一场悲剧。人生是一场喜剧,所有生命的存在都是一场喜剧,像花儿开放一样的生命的喜剧。你活得越真实,你就越欢喜,以至于你忘记了所有的痛苦与仇恨。

大学之道

当你对了,世界就对了,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点。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一本重要的经书,是四书五经中的一本,名曰《大学》。大学者,大人之学也。也就是说,这本书是告诉你怎样做一个大人的。这个大人,不是说做官的大人,也不是说长辈或成年人,它指的不是社会地位、辈分或年龄等人的存在形式,而指的是内在的人格。所谓大人,指的是品格高尚的人。

现在的学生也读大学,那么,此大学与彼《大学》有什么区别呢?有一个故事,两个大学生去旅游,路上他们的行李遗失了,没有钱买饭吃,也没有钱回家,怎么办呢?其中一个大学生拍着胸脯说:“看我的!”

他敲开了路边一户人家的门,向那户人家的女人求助。女人看他可怜,就送给他们一些食物,还资助了一笔路费供他们返校。你猜这个大学生会怎样看待这件事呢?他回到学校,将此事广为宣扬。他认为他很有公关能力,因为他能够得到那个女人的帮助。

没有人看出这个大学生的问题。大家都认为他很有能力,以至于他能够绝处逢生。但事实上他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小人。他以为他用自己的公关技巧征服了那个女人,所以她才会资助他。就像企业的危机公关一样,公众的善良成就的是企业。那个善良的女人,莫名其妙地变成了一个被公关的对象,变成了一个失败者。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