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跟影子搏斗的人(第2页)
弟弟点点头,表示明白。
过了一会儿,他爬到椅子上站着,兴奋地叫道:“爸爸,你看,我长得比你还高呢!”
爸爸看着弟弟哭笑不得,上去刮着他的鼻子问:“长得比我高又怎样,难道让我叫你爸爸不成?”
所谓自我实现,其实是一个很幼稚的心态。你以为你已经长大了,可是你一直都没有停止这种“比你长得高”的游戏:比谁的女友更漂亮、谁的房子更豪华、谁的财富更丰盈、谁的地位更优越。你要造一座最大的金字塔,你站在上面,就像你当年站在椅子上一样,出人头地,顾盼自雄。
小时候的游戏不过是为了好玩,你爬到椅子上还会爬下来。
现在你长大了,却把游戏当成了真。自我是一座金字塔,你站在金字塔的顶端,却再也下不来了。你站在上面,刚开始感觉还挺好,后来却越来越觉得无聊,再后来,你就害怕了起来。
你问:“为什么我无法摆脱恐惧?”原因很简单,你站得那样高,不恐惧才怪呢!你只要从那个台子上下来,就能立即恢复自由。事实上,你很容易就能够摆脱恐惧,真正的问题在于:你怎么舍得放弃那个位置呢?
你怎么舍得放弃那个位置呢?那是你挣来的一切,是你积累的全部,是你用了全部的财富、全部的心血、全部的情感建立的一个构筑。一旦放弃了它,就意味着你从此变成了一个穷光蛋。一旦放弃了它,就意味着你变得一无所有、毫无价值。你怎么能够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呢?自我是贪婪的,它不仅意味着索取,也意味着害怕失去。
然而,从来就没有什么金字塔。那个金字塔是虚幻的,你站在一座虚幻的金字塔上,幻想着自己是一个伟大的英雄。是的,那个金字塔就是你的幻觉,它从来就没有真实过。
真实的是那一片苍茫的大海。你和那个老人一样,驾驶着一条小船,在大海上漂流,迷惘而又恐惧。
两种求助方式
现在是第八十六天中午,在老人的小船前方,大鱼第一次露出了它的真面目。它不停地往上冒,水从它身上向两边直泻开来。它从头到尾都露出水面,在阳光下闪亮着,然后像潜水员似的滑溜溜地又钻进水中。
这是条大鱼,它太大了,比这条船还长两英尺,老人想。如果它奋力飞逃的话,钓索一定会绷断的。
要是那孩子在这儿就好啦,老人想。
可怜的老人,在苍茫的大海上,一遍又一遍地想念着那个男孩。男孩曾经和老人在一起度过了整整四十天,他是老人的徒弟,也曾经是老人的助手。但如今他不在这里,他离开了老人,上了另一条船。就像人才市场上那些跳槽的打工仔一样,他离开了老人,让老人在苍茫的大海上孤军奋战。
人生就是这一片苍茫的大海,你在大海上奋斗着或者迷茫着。与其说你在追逐那条大鱼,不如说你在追逐自己的英雄梦。
有时候你觉得自己很聪明,很能干,有时候又感到一种可怕的孤独和无助。
通常你有两种办法求助,一种是求助于科学,一种是求助于宗教。科学是实事求是的,宗教则往往超越于事实。所以你会觉得科学值得信任,而宗教是不可思议的。
可是,恰恰相反,科学不是因为信任而是因为怀疑而存在的。当你怀疑一件事,你就会去探究它的真相,于是科学就产生了。科学的态度是怀疑,没有怀疑就没有科学的进步。对于生命,科学尚未发现任何终极的真理,只有一些暂时性的假设,例如达尔文,例如弗洛伊德,例如马斯洛。
如果你选择了科学的方法,那么你就应该怀疑他们。你必须不断地怀疑,一次比一次更深入地怀疑,直到你无法怀疑为止。
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推翻很多似是而非的理论,就像爱因斯坦推翻牛顿、荣格推翻弗洛伊德一样。当然,仅仅推翻是不够的,你还要发现,你要去发现你的答案。最后,你会找到宗教。
很好,你是一路找过来的,你找到了宗教。你一直都在怀疑,但现在你需要信任。科学的方法是怀疑,宗教的方法是信任……没有信任,宗教便不复存在;没有信任,宗教就无法带领你进入那种神秘的体验。
老子进入过那种体验,庄子进入过那种体验,释迦牟尼和耶稣都进入过那种体验。他们是人类的老师,他们走过的地方,形成了一条道路,人们把它们称为宗教。
老子、庄子、释迦牟尼、耶稣、穆罕默德……他们从各自不同的道路进入那种体验。你一定要信任他们,和他们一样进入那种体验,你就会发现那个真相。那里是天堂的花园,恐惧并不存在,痛苦也不存在,只有快乐的花朵含苞怒放,只有智慧的果实随风飘香。
我不是要你盲目地信任。你要思考,用你的科学精神思考:他们为什么值得信任?他们是怎样找到那种体验的?你要注意他们各自走过的道路,就像你从前阅读过的一些成功人士的传记一样。你在研究他们,很好,只是要更深入一些。记住老子说的话:“道可道,非常道。”你一定要透过那些文字、那些现象,找到那个真实的答案。
你需要宗教,很好,但值得注意的是,你不能把宗教当成一种工具。每一种宗教都是“道”的一种形式,“道”怎么能够当工具使用呢?
但是,宗教往往是被当成工具使用的。你痛苦时祈求上帝庇护,你恐惧时祈求佛祖保佑……于是宗教就沦为了某种工具。
要是那孩子在这儿就好啦,老人想。
孤苦伶仃的老人,在苍茫的大海上,一遍又一遍地想念着那个男孩,但男孩不在这里。他并不信仰宗教,但他是那样需要帮助,以至于他不得不求助于宗教。
我并不信仰宗教,老人想。但如果能够捕获这条大鱼,我愿意念十遍《上帝经》和十遍《圣母经》。
还有,还有,只要逮住了它,我一定去朝拜科布莱的圣母。是的,这是我的许愿。
他笨拙地祈祷起来。因为劳累,他常常忘词。于是他就念得特别快,使字句能顺口念出来。《圣母经》要比《上帝经》容易念,他想。
“祝福你呀圣母玛利亚,上帝与你同在。你是女人中有福的,你的儿子耶稣也是有福的。圣母玛利亚,请你拯救我这样的罪人吧。阿门。”然后他又加上了两句:“幸福而又圣洁的玛利亚,请您显灵让这条大鱼快点死去,虽然它是那么高贵。”
科学是一种工具,你可以使用它,你是它的主人,但你不能把宗教当成一种工具,你怎么能够使用上帝呢?你怎么能够使用佛祖呢?当你使用上帝的时候,天堂的门就关闭了。
似是而非的科学和宗教
每一种宗教都是“道”的一种形式。“道”无法当成工具使用,但形式可以。问题是,当你使用那种形式时,“道”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