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英雄回首是神仙(第1页)
第二章英雄回首是神仙
没有一个英雄能够成为神仙。英雄与痛苦同在,痛苦证明英雄的存在。他越痛苦,就越证明他是一个英雄。他越证明他是一个英雄,他就会越痛苦。除非他回头,否则他不可能成为神仙。
你也是一个渔夫
每个人都在追求成功,所以,每个人心中都有英雄情结。当某人春风得意之时,人们会羡慕他或者忌妒他。一旦那人时乖运蹇,人们就会转而幸灾乐祸。很少有人怜悯落难的好汉,除非他们同病相怜。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英雄梦。人们总是试图从那些飞黄腾达的幸运儿身上找到成功的秘诀。他们找不到秘诀,只能找到一些技巧,但技巧不是秘诀,仅有技巧是无法成功的,“技巧+幸运”才能成功,所以成功往往无法复制。你的技巧可以被训练得越来越娴熟,但你无法保证你永远幸运,所以你迟早会失败。
人们很乐意看到你失败,这样会让他们感到庆幸。他们需要用你的失败来证明他们原来不是低能儿。如果时来运转,他们也能成功,也能成为英雄。他们瞧不起失败者,这样能够让他们自我感觉良好。他们转而追逐新的幸运儿,因为他们还要继续做自己的英雄梦。
圣地亚哥,这个在湾流中捕鱼的老人,早已不是什么英雄。头四十天里,有个男孩跟随着他。可是,过了四十天他还没捉到一条鱼。男孩的父母失望地说,老人肯定在走背运,简直倒了血霉。于是,男孩听从了父母的吩咐,上了另外一条船,第一个礼拜就捕到了三条不错的鱼。善良的男孩每天看着老人空手而归,感到很难受,总是情不自禁地走下岸去,帮老人收拾绳索、渔钩和渔叉,还有悬挂在桅杆上的船帆。船帆上用面粉袋打了几个补丁,收拢后像是一面破败的旗帜。
失败的英雄身边无人跟从,老人显得消瘦而憔悴。
在他的脖子上,是一道道很深的褶皱。在他的腮帮上有一些褐斑,沿着脸的两侧一直蔓延下去——那是热带海洋的阳光所引起的皮肤癌变。打鱼用的绳索在他的双手上留下了很深的勒痕,粗糙的老趼好像沙漠化的地块一样古老。
是的,他身上的一切都显得古老,只有那双眼睛,像大海一样深邃,总是显得那样乐观而不肯认输。
我们可以根据故事的发生时间推算,老人当时大约48岁或更年轻一些。48岁的年景好比是13点钟的太阳,正散发着热烈的光芒,但48岁的圣地亚哥却仿佛到了黄昏时分,仿佛一轮太阳正在倔犟地不肯落下山去。海明威称他为老人,倒也准确。
如果你也在追逐成功,那么,这个老态龙钟而又不肯认输的渔夫形象,其实就是你的写照。
追逐成功的动机
渔夫是苍老的,因为他奋斗过。你过得也不轻松,因为你也在奋斗。无论你是创业者还是公务员,无论你是老板还是员工,你毕竟生活在一个奋斗的年代。**澎湃的时候,你可能会觉得自己生逢其时,并为此而兴奋不已。寂寞失意的时候,你又会感到身心俱疲,无助而又恐惧。更多的时候,你在逃避这种恐惧,你不敢正面看着它,你甚至会否认它的存在,但你内心知道,那不过是在自欺欺人。你显得成熟,但也显得憔悴。尽管你很在意自己的形象,但恐惧已经在你的眼角眉梢之间刻画苍老。
和圣地亚哥一样,你也生活在这个“充满暴力与死亡的现实世界”中;和圣地亚哥一样,你也驾着你的小船,每天劳作。
你有自己的追求,你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杰出的创业者,或者是一个优秀的职业经理人,或者是一个完美的管理人员。你在谋求成功,可是你并不快乐,因为你时常感到不安全。当你翻开这本书的时候,你希望从中寻找到某种神奇和可信的方案,能够帮助你实现你冀望已久的安全、快乐和舒适。
你在谋求成功。你的企业在谋求发展。为什么谋求成功?为什么谋求发展?因为你感到不安全。因为你们感到不安全,你以为拥有足够的财富和权力就可以帮助你获得安全,同时,快乐与舒适也将随之而来。可是,快乐似乎总是那样遥远,而那种令人心碎的不安全感也始终如影随形,让你无法摆脱。就像圣地亚哥在海上的漂泊一样,始终惊恐不安。于是,你与圣地亚哥同病相怜。你看到海上开放的那些浪花,壮美而又凶恶。
世上唯有做人苦,万事莫如吃饭难,没钱的时候,你会这样感叹。你以为有了钱就会改善一切,可让你意想不到的是,你越富有,遭受损失的风险也越大,生活成本也越高,你会因此承受前所未有的压力。于是,你需要更多的钱,你需要更有权威的社会影响力——压力不仅没有减轻,反而在与日俱增。于是,财富和权力永远没有足够的时候。于是,你需要更有力量和更好的策略以及更巧妙的争夺。你希望在这场争夺中胜出,成为众人俯首称臣的英雄。
争名夺利的目的,其实是为了争夺构造某种安全感的资源。
你试图通过这些资源,把你的小船替换成航空母舰,这样,你就能够把海浪踩在脚下,然后仰天长笑。
可是,无论你的航空母舰多么巨大,那也只是一个外在的展示。你也许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抵抗海上的风浪,但更大的风浪在你心里。你可能拥有一家颇具规模的公司,或者拥有富可敌国的财富,但你依然是汪洋中的一只小船。无论你的航空母舰多么巨大,但那些风浪似乎并不是在海上发生,而是在你的心里汹涌澎湃。
快乐在哪里?
你并非在追求成功,而是在追求快乐的生活环境,对不对?
事实上,你已经很努力了,可还是找不到它。它在哪里呢?
苏格拉底画了一幅画,他想把它挂在墙上。现在,他需要一只挂钩。他要去寻找一只挂钩。他满大街地寻找,他找到了一些挂钩,有些挂钩的款式太陈旧,有些挂钩的工艺太简陋,有些挂钩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没有一只挂钩合他的心意。他沮丧万分,回到家里,把那幅画打得粉碎。
快乐就像那一幅画,只要你把它挂起来就好了。问题是,当你手中有一幅画时,你眼中看到的全是挂钩,你以为快乐是一只完美的挂钩,你到处寻找挂钩,挂钩的重要性替代了那幅画的美。
安全感就是那只完美的挂钩。你以为,人首先需要获得一种安全感,然后才可能实现快乐。所以,对于安全感的追求早已替代了对于快乐的追求。
怎样才能获得那种安全感呢?孤独无助的你只有一个办法,你希望自己得到这个社会的认同。你在努力表现你的自我价值,为的是使这个社会不得不认同你。你甚至把这种认同看作你对这个世界的征服。你希望自己变得越来越富有,你希望自己的企业变得越来越强大,所以,对于自我价值的追求又替代了对于安全感的追求。
为了追求某种自我价值,为了追求某种完美,你甚至不惜铤而走险,然而,你没有意识到,你正在与快乐渐行渐远。于是,快乐变成了一种神话。事实上,几千年来的确很少有人快乐,人类似乎是不可能快乐的。创立心理分析学说的弗洛伊德经过四十多年的深入研究——他研究过数以万计的案例——最后得出这样的结论:快乐仅仅是一种虚构。
但是,在中国仍然有许多关于快乐的人生哲学在传播,从古至今,而且还会永远传播下去。这种人生哲学让那些认真学习的人豁然开朗,过上了逍遥自在的日子。这种神奇的东方哲学告诉人们,一个执著于追求完美的人不可能得到安全感,也不可能得到快乐——然而,如果你一旦能够快乐起来,你就会立即获得梦寐以求的安全感。
白发渔樵的笑谈
《三国演义》卷首词中吟颂的那两位白发苍苍的渔夫和樵夫是何其快乐啊!他们相聚在“江渚”上,一边饮酒一边笑谈古今,而快乐也在他们的笑谈中暗香浮动。
所谓“江渚”,乃是江水中的小块陆地,甚至还不能称之为“岛”。深秋季节,当水位下降时,它就会露出水面。到了雨季,水位上涨,它就被淹没得无影无踪。置身于“江渚”上,看四周波浪起伏,樵夫问他的朋友:“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而你整天跟江河湖海打交道,怎么就没有被浪花淘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