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社会责任感富人的使命(第1页)
第四章社会责任感——富人的使命
1。鸡肋是中国富人的社会价值
中国的富人,在穷人看来是多半是与自己对立的,其中大部分对社会也没有什么贡献,用鸡肋来形容他们最为恰当不过。我自己并非富人,但是也并不十分穷苦,没有富人冒犯过我。,照理我是不该对富人有成见的,事实上也并非什么成见,只是大体上觉得,我们的富人似乎并没有对这个社会承担应有的责任。
在这方面,有人是经常拿解决就业来说事的,这是扯淡,若说得的对,那有本事的富人大概是应当一个人去经营企业的,整个单位,除了自己谁也别想进来,可是没有这样的能人。若发明出一种机器,可以让一个人做一百个人的活,我相信那多余的九十九人肯铁定是失业,富人对此大约是不会有任何怜悯的。还有人乐意那税务来显示富人的尊贵地位,这虽不是扯淡,但却是废话,若将国家的税捐变作自由制,美国的不了解,但中国的富人大多是肯定不会再上税了的。,反过来讲,国家不从有钱人身上纳税,难不成还从穷鬼手里索要吗?倘使向穷人索要了,怕也是将其卖了都不够的。
富人真正的价值,不在于解决几个人的饭碗,不在于纳了多少税,亦决不在于推广其所谓的成功的经验从而作为穷人崇拜的偶像而误人子弟,而仅仅在于能否将一潭死水变作活水。解决了几个穷人的工作,后面还有千千万万个穷人在等待着,纳再多的税,也只是在国家的强制下忍痛割爱,是被动的,唯有替整个社会开源,学习最先进的东西,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领域内,让自己的经济体拥有先进性,使国家和人民能够从中得到利益,这才是富人真正的价值所在。
鸡肋,食之无味,弃之不甘。做同鸡肋一样的人是一种悲哀。
例如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龙头企业,在中国的土地上可以说是呼风唤雨,无所不用其极的赚取大量的财富,但在国际市场的竞争环境下也却只能算作二流货色,其之所以能够跻身到世界500强企业当中去,在我看来,大体上是因我们人太多罢了。中国的互联网发展较美国而言是迟来的春雨,但在硬件设施上却因此而直接进入到了光导纤维的领域,算是碰运而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了,但如今却仍然要与外国人合作发展3G市场,并且要向苹果学习通信与经营,这说明那巨额的财富并没有建立在先进生产的基础上,而仅仅是建立在大国的基础上。,依靠使用人群数量的庞大来奠定财富的基础运行,这是昏庸落后的经营思想,这种经营使得我们国家的通信行业渐渐的成了高危产业,只要政策上的稍加松懈,便可被外资轻而易举的占领,因为外资更懂得经营,更懂得怎样把握住消费者的心理,这是我们的致命缺点,在自来水可以向外资出让股权的今天,我一点也不怀疑未来中国的通信行业会被外资所侵入,所以我们的政府以及商人必须对这类仅存的、,为数不多的民族产业作做出改革,富人的财富必须要成为具有先进性的商业资本,而不能仅仅被看作做是私人财产世袭罔替,那是早已过时而惹人笑话的思维。
反观改革开放三十年,虽取得了些巨大成就,但我们的领跑型企业却似乎从未给国人带来过什么新鲜的东西,从来都是西方国家在影响着我们的进步与发展。自国门开放的那天起,他们不断地将玩过的、用过的、被否定了的垃圾淘汰给我们,换取在中国市场竞争的入场券,挤垮了无数民族企业,套利了大量国有资产,我们却还为此万般的欢喜昂扬,这个责任该由谁来承担?
上海,中国的经济中心,物价奇高,在这种生活环境下,肯德基与麦当劳等洋快餐给许多中国人打了一针安定,因为我们都知道它们的快餐是全国统一价格,这在上海而言就显得十分便宜了,即使味道一般,即使没有多余的营养,却也可以放心去吃,不必因价格而心怀忐忑。这该是与科技无关了的东西,而我们的富人却从未作做出过这样的事情来,中国大陆内地地区目前没有一家这样的餐饮企业。中粮可以大量进口转基因主粮——这个全世界都在抵制的东西,为何就不能在中国人自己的土地上与外资食品餐饮业竞争一二呢?我们从来不缺乏实力,这一切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的荒唐的故事都是我们的思想文化所导致的,鸦片战争的时候,我们有大量的现银可以造舰炮,却拿去买了鸦片,这与如今宁愿大规模进口转基因粮而不愿发展自己的农业与食品业,其本质上是大相径庭的。无论是公有制管理者还是私有制管理者,掌握财富支配权力的人就应当有效的利用它为社会带来福祉,而不是怀着靠山吃山的心态囤积货币。目前中国的富豪大都有一个心态,拼命的为自己囤积货币,未来倘若再不改变这种思维方式,必将会遭受到巨大的打击。未来真正值钱的,是能源储备,是天然洁净的耕地而非房地产,是洁净的水源而非机器轰鸣的自来水工厂,是森林资源、湿地资源,甚至会是冰川资源,总之绝不会是货币资源。我们的大富翁们以及所有的资本持有者们,都在受着美国思维的影响,认为未来是金融的时代,这是非常可怕的,我们因此将能卖的都卖了,能消耗的都消耗了,囤积大量的货币上市,企图在国际金融市场打一场旷日持久的游击战,而所谓国际金融市场却仅仅只是一个幻境,我们要明确地的看到金融产品以及其衍生产品的本质——忽悠,一个建立在操纵意识的基础之上的产业,无论其外表多么的光鲜照人,都只不过是赌场大厅的绚丽多彩罢了,真正赢钱的地方往往是在大厅后面的小屋里,庄家坐在暗处,忽悠着所有有钱人去大厅玩老虎机,而自己则在暗室里将赌注下在了那些人类不能不依赖的东西上面。我们的富人以及资本持有者必须要普遍认清这一点,必须要尽快开始为社会、国家、百姓做一些有意义的、实实在在的事情,不再继续扮演鸡肋的角色。
在国际市场上,我们的富人其实是并没有什么地位的。盖茨来中国搞慈善晚会,结果发生富豪惧怕劝捐,这件事情就足以表明这一点——人格非以金钱可以衡量,作为商业神话的盖茨与顶尖投资家巴菲特亲自来中国举办慈善宴会,富豪因害怕其劝说捐款而不敢赴宴,这不是我们的荣幸,是耻辱。中国的富人既不会像盖茨、巴菲特那样引领一个行业的世界性进步与发展,也不会像他们那样将慈善看作做是终身的事业与责任,这是我们所极度缺乏的社会责任感与道德责任感。当然,也有例外,但从这例外与例内的对比上看,似乎也没有多大的意义了。因富豪惧怕劝捐而不敢赴宴,导致宴会冷场,我想这在盖茨与巴菲特看来,并不会因此而感到尴尬,只会因此而在内心里鄙视我们,就好比去一个朋友家里吃饭,结果在开饭前你无意间发现这位朋友在厨房里偷偷的将鱼肉之类的都藏了起来,这时你会作何感想?盖茨和巴菲特的做法是直接走上去告诉这位朋友,说你放心,我们不是来吃鱼肉的。这是个不错的笑话。
诸如像企业家这样的名词,是有内涵的,这份荣誉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戴在头上的。我们应当给企业家一个明确的规范,何为企业家?不仅仅是建立私有制资本运作体系的能者,更是社会先进文化技术的推动者。而且我一直认为公有经济体是不存在企业家的,因它并非某个人所创建的,而是属于全体公民共有的财富资源,国企的经营者理应属于职业经理人的范畴,可是如今这些人也都纷纷开始以企业家自居,给大众造成一种错觉,仿彷佛我们的通信讯卫星、矿产资源、发电站和水坝都是这些经理人创造的,与国家无关。
我们目前的私有制经济环境可以说已经失去了正常的秩序和规范,私营企业之间严重缺乏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企业经营者们毫无信托责任可言。类似于相互串通哄抬物价或囤积居奇之事时有发生,然而相互合作探索先进商业模式并将民族产业资本与国际产业链平等接轨的伟大举措却从未有过,以至于我们的民族品牌至今未能成功走向国际市场。对于一个经济体而言,我们的企业经营者们整体扮演了一个鸡肋的角色,对内通过各种手段巧取豪夺,对外则目光短浅,严重缺乏高水准的战略性思维。就好比LV的皮包是赚富人的钱,那个被查封的天上人间夜总会也是在赚富人的钱,前者能够成为国际一流品牌,而后者却永远也无法赶超拉斯维加斯。
中国目前各类转出口型企业呈现出一片溃散状,这些企业的经营者们在市场生存环境日益艰难的情况下,大都选择将企业关闭,将工人推向社会,没有丝毫的责任感与道义感;娱乐服务行业则与之相反,呈欣欣向荣之势,随着都市人生活压力的增大,此类需求必将日益扩大,但放眼望去,我们的资本持有者们却总是热衷于投资洗脚城一类的项目,竟然不懂得应当将资本整合起来打造出具备国际水准的娱乐经营模式;,我们的儿童娱乐项目远远落后于迪士斯尼,成人娱乐项目远远比不上欧美各色主题俱乐部,这并非因为条件不足,而是因为我们的商人眼光拙劣;还有一些怪胎行业,诸如我们的房地产、私立医院、私立学校等,这些经营者们皆是披着私有制经济的外衣而干着依靠权力掠夺大众财富的事情,这与西方国家在原始资本主义时期的经济形态极为相似。
19世纪和20世纪,发达国家利用战争来推动经济,而那时我们是倚靠传统的手工业来支撑自己的经济体;到了21世纪,发达国家倚靠人才资源和国际化产业资源的最优配置来推动经济,而我们则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将自己的内部资源不断地转移、消耗,从而使经济得到刺激,像打了鸡血那样疯涨不止。落后就要挨打,如果我们的企业经营者们不能够将眼光放开的话,未来便只会存在一种结果,那就是充当国际竞争的牺牲品。
作为一个企业经营者而言,若想成为企业家,则必先要有国家观念、民族观念,要善于利用先进的经营手段,在国际化竞争中能够纵横捭阖,并为自己的国家和同胞带来财富和资源,其次要为社会带来先进的文化技术,要让社会经济体中大多数成员的经济观念在第一时间得到更新,因为一群思想落后的人是不可能推动经济体进步的,这是起码的常识,可如今我们的许多企业经营者们给社会带来的文化观念却是极其落后、愚昧的,这些老板们总是喜欢摆出19世纪欧洲资本家的那副嘴脸,自己干着各种各样低俗、恶俗的事情,同时极力的向社会推销自己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大众开始变得唯利是图,一切都已金钱来衡量,诸如人格、道德、良知等等皆被金钱所取代。
当一个资本持有者创立的企业在自己的国家里得以生存并且发展的时候,很大程度上所依靠的是自己同胞们的支持,因此,也就有义务要为社会和大众作做出贡献,这是现代商业文明的基本逻辑,若不如此,则必将被大众所抛弃,面对着愈演愈烈的国际竞争,终将会以惨败而退场。
未来的商业模式将不再是大吃小、强欺弱,而是会渐渐地的以行业、地域为划分的合作模式,各个联盟之间会相互竞争,但内部却是以共赢为主,这种共赢是包含了全体大众的共赢,最终,也只有那些被大众所认可的经营体系,才会得以生存并发展。富人不应该再以满足自我的私欲为追求,心里缺乏对消费者、社会大众以及穷人的关怀,眼光就会变得狭隘,必将被新的商业文明所淘汰。
2。亚当。斯密的伟大——原始资本主义下富人的社会价值
对于富人的社会价值以及其存在意义,早在原始资本主义时期就已经有了概述,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的关于富人心理的一些描述很值得我们借鉴。他在《国富论》中阐述了这样一个概念——“由于富人无法消费掉他们所需求和所购买的物品,所以有大量剩余物品‘迫使富人分配’给穷人”。这个概念的提出无疑等于是将原始资本主义旗帜下的富人最虚伪的一面显露了出来,但我们必须明白,概念可以是真话,但万不可当作真理,事物总是在不断的变化着,任何一个概念都存在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性,任何理论都只能对其所诞生的那个时代和社会负责,我们在这一点上总是犯糊涂。
《国富论》中另有一处写道——“他们(即富人)通常既不打算促进公共利益,也不知道自己是在促进谁的利益”,“他宁愿投资支持国内产业而不支持国外产业,只是盘算他自己的(资本)安全;由于他管理产业的方式目的在于使其生产物的价值能达到最大限程度,他所判断的也只是他自己的利益。”。
在描写富人的经营心态以及分配问题时,亚当·斯密提到了一个在《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中都只各出现过一次的“看不见的手”,这只“看不见的手”让他声名大噪。斯密认为,从富人的动机到行动的过程再到最终的分配,都被某种无形的力量控制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即使到了今天,我们的富人也都无法摆脱这种控制。现在我们的富人们对慈善事业漠不关心,但这并不能解除他们在处理自己的财产分配问题时所受到的控制,因为每个人睡觉都只需要一张床,每天也都只能吃那么多饭,无论贫富贵贱,人的基本需要是不会改变的,所以富人无法消耗的那一部分财富必然会分配给其他人,这个时候就看谁的头脑更灵活一些,懂得怎样让富人乖乖的掏钱出来,在这种不得已的再分配过程里,富人意外地的养活了很大一部分人,这是许多富人并不自知的。
在浙江、江苏、东莞一带,有许多的车行生意火爆,专门替一些有钱人家的子弟改装汽车,这些车行的老板们就是被上述的“不得已的再分配”养活着的,如今要让我们的富人在完全自愿的情况下拿出钱来养活穷人,是很难办到的事情。如果在一个国家里排名前一百位富人群体当中有20%以上的人能够自愿从事慈善活动的话,那么这个国家无疑是进步的;如果有超过40%的富人自愿为穷人贡献一部分份财富的话,那么基本上可以断定这个国家是具有先进性的,且社会必然稳定和谐;可是我们如今却连3%都看不到(在赈灾的T台上卖力表演的那些富人不能算数),因此可以大致作做出判断——原始资本主义时期的理论和今天的中国国情相符合,说明我们的市场经济管理的确是出了些问题,制度的改进只是治标,此类问题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文化思想,这依靠人的意志是极难作做出改变的,我们往往喜欢等到自食恶果的那一天,才会有所觉悟。
在经济思维上,我们总是在积极的学习西方国家,国海外归来的专家们试图以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改变中国的贫穷和落后,其出发点应当是好的,但在学习的过程里我们却忽略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历史,这导致我们莫名其妙的就步了他们的后尘。要知道,发达国家的人并不愚蠢,没有理由将强国之道倾囊相授,所以我们必须要怀疑一切,只有怀疑自己,才能有所启迪。
3。不要把穷人当无辜的羔羊
记不得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读到过一篇诗,叫《If》,其中有一句令人印象深刻,译成中文大概是——如果能与王者同行,也不远离众人。
底层人民是处在经济竞争的食物链最末尾的人,他们没有资本,以劳动换取生存需要的物资,只能依靠出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来生存,他们也许是不幸的,但最起码是纯净的。我们现在许多阔绰的人,大体上都有一个毛病,喜欢将自己伪装成狼的模样,去吓唬别人。,倘若是真狼,大都是愿意将自己套上一幅善人的形象,无论伪善或真善,却也还是喜欢让人们去赞扬的。我们的富人在这一点上与之不同,无论何时何地,总是喜欢显示一下自己的富有,就这一点而言,则说明我们的富人绝不是狼一类,而穷人也并非是羔羊,而是野草。
我们的富人们惯于将穷人当作做是任人宰杀的羔羊,让他们为自己做工,消费,两头获利,以为自己是最终的渔利者。但其实这个认知是错误的,因为我们现今的经济体,庄家不在国内,而是在国外,这一点必须要明确。
现在我们的经济看上去似乎像是一个牧场,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群装成狼模样的羊啃食着地上的草,大多数是在消耗,极少数在耕种,这草总有一天会消亡的,到那时这些羊的命运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些羊便是我们中国的富人,这些草则是我们的大众以及穷人,现在被羊吃掉的那些肥沃的草场,是我们的普通大众至少两代人积累下来的心血。,例如房地产、,例如教育,例如、医疗,这些产业之所以成为热门,是因它们本就是热门,只是过去没有如此纯粹的盈利性质而已。这些行业如今成了暴利,普通青年们购房一般需要花费父母甚至祖父母的除了养老以外的几乎全部积蓄。,而如今的布衣中老年人群则需要将自己一生的积蓄花费在儿女的教育、住房以及自己的医疗方面。,因此,这些行业并不是在赚取当下的财富,而是在赚取过去三十年的积累,说得更直截了当些,是在吃空老本,未来的经济竞争是国际化、地域化的联盟式竞争,是建立在不断探索、不断开源的基础之上的竞争。,而诸如我们房地产、教育、医疗等行业的这种完全依靠内部刚性需求而建立的发展平台,是无比脆弱的,不能将其当作做真正的经济发展点看待。
与此同时,我们的银行业却在积极学习西方国家,向年轻人大力推广个人信贷产品,表面上似乎给当下的青年提供了贷款购房以及消费各种品牌商品的享受,但实则仅购房一项已经将中国未来20到30年的大众财富掠夺一空。,而教育市场化则让大多数青年入不敷出,从中学到大学的耗费往往是其就业之后未来三年甚至十年都很难积累下来的一笔数字,并且在就业艰难的环境下,年轻人还要面临社会保险、住房以及婚姻的压力。,我们聪明的银行家将这看作是商机,主动给青年提供小额个人信贷用以支付学费以及其他它生活开销,使这些年轻人将自己未来五年甚至十年的收入全部提前消费在了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上面。,那么未来的五年到十年里,倘若遇到一次大的经济危机,导致就业率骤降,我们的穷人们又该拿什么去生存呢?甚至不需要经济危机,仅仅是人民币汇率的提高,就会使大量转出口型企业在一年内倒闭,这些失业的人假使已经用光了家里的积蓄购买了房子,用个人信贷消费掉了自己未来五年的收入,那么这些人将何去何从呢?在这里有必要谈一个题外之言,教育信贷的初衷虽是好的,但却是建立在坏的基础之上,学生无法支付高昂的学费,就必须贷款。,这是打你一巴掌再给你个枣吃的行为,教育本就不应是如此,在错误的路上行走,奔跑得的越快,则错得的越深。
谈到这里,怕是会和一些专家的意见相斥,我们的主流经济学家大都认为信贷是发展所致,是金融发展的趋势,也是不错的经济增长点,但只要略微观察一下我们的国的国情,大多数人都会明白,我们是不适合这样做的,因为我们不具备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水平,并且我们所推广的个人信贷,被大量注入到了泡沫式产业、国外消费品以及垄断型产业当中而并没有建立在公民的实际承受能力范围之内。,现在有无数青年贷款购房、购车、使用汽油、购买苹果手机或者戴尔电脑以及五颜六色的国外化妆品与服装,这就是我们的信贷起到的作用,让泡沫膨胀,让垄断型企业获利,让外资市场获利,让中国青年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未来的财富耗尽。
过去的、未来的都在渐渐的消耗殆尽,而我们的富人却还在这些要人命的行业里沾沾自喜,建立在这样的双层毁灭式基础之上的经济增长,还能持续多久,这是必须要作做出思考的。将住房、教育、医疗例入到最赚钱的行业,看似是在充分发挥其价值,但这种发展方式到最终大概只会出现两种结果:一是百姓造反;二是市场资源枯竭。这群装成狼模样四处寻觅肥美水草的羊群们,已经是在啃吃着中国最后一片沃土了。,当这最后的啃食结束之后,真正的狼便会出现在中国富人的视野之中,对我们用过去的以及未来的财富养得又肥又大的羔羊们展开一场绚丽的厮杀。
4。引狼入室,别指望它们会吃草
20上世纪末,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走进了新时代,也算是一个好的开始了,可就在这春天的故事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大舞台上,我们却演了一出不怎么好看的戏,使得这美丽的春天显得有些失面。这出戏本身并不坏,开放是历史的必然,摆脱闭关锁国的愚昧是使我们今天生活水平大幅度上升的主要原因。但这当中却存在这着一个十分麻烦的问题,究竟应当开放到何种程度?没有人作答,仿彷佛我们永远都要摸着石头过河,永远也到不了岸边似的,这不禁令人苦恼而困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