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章(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人与人之间的虚情假意和空前的信任危机造成了大众的消极与沉默,“沉默的大多数”这个群体又渐渐地的膨胀起来。随着近年来极端事件的频发,沉默的大多数开始了一种心理上的涌动和亢奋。例如杨佳和邱兴华这样的人,很多上流社会的人士将他们看作做是疯子,认为他们都是心理有问题,然而果真的如此吗?我看不见得。

穷人并没有疯,要说心理问题,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没有谁的心理是完全健康的。老百姓遇到了麻烦,需要找政府倾诉,结果怎样呢?被一群别有用心的人恶意的拦截、辱骂甚至殴打,动辄就以暴力对待,这样一来,沉默的大多数是否会再沉默,那就很难说了。

老百姓渴望生活安定,经济稳定,假使我们的社会真的安定和谐,那么我不相信老百姓会整天没事干跑去上访,跑去跟城管对着干,甚至跑去杀幼儿园的孩子。我们两千年的传统文化都是讲究仁义礼智,不可能造就出穷凶极恶的变态杀手,不能总是将问题扯到心理上,难道社会就没有一点责任吗?

消极会使人压抑,会让许多的矛盾累积起来。对于沉默的大多数人而言,必须拿出勇气积极面对种种的不公平现象,你可以第一时间表现出愤怒,可以表现得的歇斯底里,但绝不能沉默。当第一时间的愤怒和歇斯底里过去之后,人就会变得理性起来,愤怒是为了呼唤理性,而沉默则是用理性来压制愤怒。在处理情绪和心理问题上,我们要多学会如何正确及时的释放情绪而不是压制它。

墨西哥湾石油泄漏事件发生后,出现了一段小插曲:泄漏发生后,美国总统奥巴马率领国务成员到达海岸边视察灾情,奥巴马俯身拾起一颗油渣凝聚体对身边的人说“应当将这些都拾起来”,这时人群里一位普通妇女站出来当面质问奥巴马,并当其面向媒体控诉政府的无能与软弱,“希望政府不要被英国石油公司的强势所吓倒”。

实际上美国政府并没有被BP所吓倒,我们也不必去深谈民众质问奥巴马的事件,只是其中有一点很值得我们学习,那就是始终将自己置于平等位置而不动摇的坚定信念,这是我们的大众所普遍缺乏的。我们不必将自己置于强势位置,但我们必须学会习惯性的将自己置于平等的位置,无论与任何人站在一起时,都必须习惯性的意识到彼此之间是平等的,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么我们心中就不会有太多的积怨,因为自信可以使人更加理性的去面对问题,理性地的面对才能够更合理的解决问题。如果大多数人能够像那位妇女一样以平等的思维去维护自己的权益,那么那些妨碍公平的人就会自然的处于弱势,会被主流意识自然的边缘化。抗战时期抵制日货的行为说明大众有能力使商人和政府改正自己的错误。

积极与平等的首要之处在于团结以及坚定。要敢于坚定地的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害,保护自己的财富不被掠夺,就好比老百姓对房价强烈不满,政府便在“两会”上提出调控方案,这就是民众的力量,只要我们的意见是对的,相信政府也一定会认同,所以团结起来坚定信念,是积极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内核。

4。没有赢家,只有输家

从2010年的“两会”开始,中央政府渐渐的开始倾向于帮助底层大众改善民生,不仅将住房问题纳入了讨论,还提出了收入分配改革的计划,并明确表示要对社会两级分化的现象拿出应对措施,设法降低贫富差距。中央政府的态度让老百姓看到了希望,但另一方面,富人们仍然在大量的吸收财富,银行的贷款调控也没有使房价出现明显的回落,各种民生必需品价格始终未曾降下过,反而许多物资价格开始飞涨。,在这种环境下,底层人民的生活更加艰难,成千上万的毕业大学生也在一步步走向穷途。

我们如果将眼光放大一些,就不难看出穷人与富人的财富争夺是不会有什么结果的,最终只能以两败俱伤的局面惨烈收场,这是必然的结局。

我们大多数穷人想让自己富裕起来的目的是为了享受,是为了穿名牌开名车;我们的富人始终牢牢的死守着能赚一分是一分的既得利益观念,只要经济竞争体制不出现改变,那么最终的结果便一定会是穷人的财富继续被富人掠夺,穷人应得的合理回报继续被富人所压榨。表面上看,似乎是富人赢得了胜利,但他们能够安然的享受到这些财富吗?怕不见得。

以房地产为例,开发商的操作模式大致是通过裙带关系行贿受贿,最终以低廉的成本获得土地,而且买地的钱还是通过贷款或者集资、垫资等途径得来的,往往是才挖了个坑就已经开始销售成品房了,用预售的方式从民间集资完成其余的工程并偿还银行欠款。这种财富的赚取是建立在资源分配失衡的投资环境下的掠夺,只需要领导批个条子就可以高枕无忧地的赚取巨额的民间财富,而他们赚到手中的钱是很难再次投资到实体经济里去的,大部分都是继续开放房地产或者干脆将钱投资在国外,输送子女出国,通过购买发达国家的房产或者高额投资银行的理财项目来达成移民的目的。

我们有严重的崇洋媚外情节,很多富人都把自己大部分资产转移到了国外,但是凭他们的水平,在发达国家根本不可能让自己的财富持续良好的运作,没有稳定的资本运转就不可能出现长久的利润回馈,西方国家的房地产市场和我们的房地产市场完全是两个概念,西方国家的房子是为了让人住,我们的房子是被用来投机获利的,任何一个投机对象最终都是会走向毁灭的,包括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石油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等等。,当它恢复其本来价值的时候,就是投机性消失的时候,况且房地产是建立在民生基础上的行业体系,当民生必需品的价格上涨到民不聊生的阶段时,单从经济角度讲,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会被严重扭曲,会被迫意识到房地产的必要性,这也是现在中国的商品房需求量持续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普通家庭里,20~-35岁之间的年轻人的父母一生的财富积累大约可以支撑一套房的交易价格,等到下一代届年轻人失去父辈的积蓄支撑时,人们将会普遍开始思考购买商品房的现实意义,我们太把房子当回事了,这是个误区。

再以服装行业为例。越南的轻工业与广东相比显得非常落后,但他们的服装出口额已经突破了100亿美元,中国的服装出口总额在1700亿美元左右,越南一个弹丸之地,能在出口上达到我们的11717分之1,这说明在服装业方面我们并不具备先进性,甚至已经成了落后的产业。中国至今没有一个服装品牌可以成为国际知名品牌的,在经营上,商家过分依靠廉价劳动力的资源获取优势,从事服装业的工人平均工资水平仅仅是日本服装业工人平均工资水平的116,而工人每日的劳动时间则是日本同类型工人的1。6倍,并且正式签订劳动合同的工人也普遍没有劳动保障与社会保障。不仅仅是服装制造业也,许多其他它制造业行业也基本上都是如此。,每年世界各国的工伤发生率排行榜我们总是位列前茅,而且我们的工伤事故索赔成功率世界最低,这说明我们的实体经济并不值得我们骄傲,我们的国际市场份额被别国抢占的可能性已经越来越大。如果丧失廉价劳动力资源优势,我们的实业经济在国际竞争中还会有生存空间吗?

在世界贸易的大竞争机制下,我们的富人却仍然在以近乎原始资本的获取方式进行敛财,赚取自己同胞的积蓄而输出境外或消费于奢侈品上面,这样的行为无疑是在作茧自缚。大众的经济意识会影响到整个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无论是消费意识或是理财意识,若普遍上升到与富人以及其所代表的集团开始对抗的层面时,那么中国富人将会成为这种宏观意识形态对抗下的第一牺牲品,就像法国人得罪了中国之后,家乐福所面对的一样。倘若富人们继续做着各种利益最大化的美梦,那么现在的囤积居奇、炒作物价、压榨劳工等行为将会在未来使我们的民族企业遭受巨大损失。

这场穷人与富人的资源争夺战,不存在赢家与输家,即使富人蒙受损失,这些财富也是不会轻易转移到大众手里。在全球市场化的今天,我们必须要认清楚形势,像过去打到地主分田分家产的观念是很愚昧的,因为富人即使被穷人所击败,后面还有外企在接班,这就是西方人较为聪明的一点。沃尔玛在进入中国之后,在他们的超市里设置了免费的擦鞋机、下雨天免费赠送的雨伞以及雨伞套、免费帮助老人搬运物品、免费为自行车打气等等服务,使我们的老百姓对其大为青亲睐,老百姓都跑去沃尔玛的时候,我们自己的超市才开始考虑转变,但是已经来不及了,很多超市统统被华润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收购兼并。

老百姓是有能力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击败富人的,因为老百姓是主要消费群体,按照正常的逻辑,富人要赚钱必须要讨好老百姓才对,但是在中国刚好相反,富人可以通过炒作物价和垄断资源来掠夺老百姓的财富,但是富人靠这些手段赚来的钱是守不住的,迟早要流到外国人的腰包里。

5。和平的橄榄枝在谁手里?

近这一两年来,全国各地因为强拆、暴力执法、虐待上访者等这些公职人员的恶劣行为而引起的冲突频有发生,对此曾有学者认为这些事件是由于老百姓有理却无法得到正当的解决途径而被迫转为暴力对抗,认为这与贫富差距无关。这个观点其实是正确的,只是有些片面,这位学者因此而遭骂显得十分冤枉。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这些事情的发生是有着深层次逻辑的,普通人有理而寸步难行,导致了悲剧的发生,这就应当提出质疑,与这些案件有关的部门为什么不愿意为老百姓主持公道呢?为什么就是不肯站出来说句公道话呢?这其实还是经济在作祟,是利益的分配存在着严重问题所导致的。假设那些直接侵犯老百姓利益的暴力执法者以及钓鱼执法者不直接或间接地的拥有金钱资源、权力资源、暴力许可的话,那么我相信我们的司法机构、暴力机构等相关的单位是不会坐视不理的,这从另一个角度恰恰说明了如今社会各种资源的分配都已经严重失衡,这种失衡超出了单一的经济领域,已经渗透到了权力与暴力的组织机构里,将司法、警察、监狱等等本该为民请命的单位变成了被一些人垄断的资源,职能发生了变化,不再以为老百姓办事为目的,而是以获取利益为中心,这是比财富的分配失衡更加令人堪忧的现象。

未来希望不再发生这类悲剧,因而要呼吁改革,只有将这些不公平的现象统统消灭掉,才能换来长治久安。

如果我们能够让市场经济的竞争变得公平合理;让社会必要资源的分配施行大众民主制分配,那么很多问题就都能妥善解决,但是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其中最关键的在于如何把权力关进笼子里,将“官本位”的思想清除掉,让老百姓理解什么是公平,明白什么是民主,如果对这些问题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那么一切都将是徒劳的,都是治标不治本。

阿拉法特曾经说过:,“我是带着和平的橄榄枝来的,但也是带着一支自由战士的枪来的,希望和平的橄榄枝不要从我手中滑落”。

穷人要想维护自己的利益,就一定要拾起公平与民主的橄榄枝,富人如果不想被穷人仇恨,也必须这样做。我们必须要能够真正的理解这些名词的含义,不能将其作为自己掠夺财富或打击报复的幌子,谁最终能够有力地的拿起它并正确的使用它,就会发现那是威力无穷的。如果一个人坚定地追求平等博爱,那么他必然是会得到周围人的尊敬与爱戴。真的公平,是建立在合理的基础之上的,而并非盲目地的平均化,这是一步很难实现却又必须实现的棋,倘不否则,那么我们将永远处于历史的轮回之中。

如果要问和平的橄榄枝究竟在谁手里,那么答案是:谁更想得到它,谁更渴望公平合理的资源分配,谁更早地的理解了公平与民主的真正意义,谁就掌握了和平维护自己利益的武器。因为它是被人类所公认的,不仅仅属于我们。追求公平公正,就等于是在追求未来世界的财富与资源,掠夺穷人、压榨劳工、污染环境等手段在21世纪是无法存活下去的,我们必须要自我反省和自我自新,只有这样,才能够取得质的进步。因此,穷人阶层以及大众阶层应当相互团结起来,相互扶持,相互帮助,而富人们更应该趁早放弃用权力掠夺的获利方式而发展实体经营惠利于民,首先为自己的员工创造一个公平化、现代化的工作平台,这将会大幅度的提高人们的工作动力并解除各个阶层之间的矛盾,政府也应当积极推广这样的商业模式并在战略上进行规划。

这个世界本来是弱肉强食的,但人之所以高级于其他它物种,这说明人类与老虎狮子是有所不同的,天赋予人的思想能力是不应当永远停留在用于争食的底层阶段,人需要自省与自新,只有思想上与行动上具备了先进性,才可以成为强国而受到尊崇。先进的思想有时候可以征服世界,它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美国不就是如此吗?尽仅管我们反对他们霸权主义的政治取向,但我们却在向往着他们的发展成就,向往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以及崇拜他们的文化。

我们目前在经济体的发展上存在着一些战略上的问题,总是希望保护已有的经济体蓬勃发展,惧怕经济增长率的降低,因此便失去了开拓精神,不敢去面对国际经济竞争的先进性转型,而美国却与我们正好相反,他们不但敢于面对,而且还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引领了经济潮流。经济的发展早已不再是以资源成本和劳动成本为主导。,在21世纪,我们用大量的资源和劳力换取了低廉的收入,这是极不明智的选择,为此我们污染环境、压榨劳工、保护垄断性行业掠夺国民财富,这在未来的经济体竞争中绝对是自我淘汰式做法。例如我国现在的民营制造业企业几乎全都是国际转出口贸易下的牺牲品,这部分的经济增长是极不稳定的,而且绝不可能长久发展下去,越南在服装加工以及运动鞋加工等行业已经具备了和广东竞争的实力,这种耗费自己的资源而相互竞争的行为,最终只能是为他国的发展与进步做嫁衣。,这是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实行的经济战略圈套,而我们却甘愿深陷其中乐不思蜀。在贫富差距凸显的经济形势下,国家有必要为穷人寻找新的出路,这不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多增加几个就业岗位那么简单,如何使得数以亿计的劳动者由廉价劳动力转变成先进生产力,这是中国未来发展所要面对的又一道重要难题。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