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第2页)
问题二,羊毛出在谁身上?
腐败问题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反腐败也不需要给老百姓讲,你是耕田的,我是卖菜的,咱俩怎么搞腐败?老百姓需要知道的,是如何正确认识自己与腐败之间的利益冲突,从而才会出现更有力的民调,利用理直气壮的民调作为舆论攻击导向来打击腐败问题,这才是民众的力量所在,单是用八股式的长宏篇大论讲反腐,老百姓又怎么会关心呢?
先看一组数据:据不完全统计,中国仅2009年一年,在公务员公车、旅游、吃喝方面的财政开支高达8000亿元人民币,而同年度国防军费开支为5000亿元人民币,国家财政教育方面投入费用为1980。62亿元人民币,保障房建设投入资金为4000亿元人民币,社会保障资金安排为2930亿元人民币,投入医改资金为716亿元人民币。
不知道大家对这组数据有什么感想,义愤填膺?声讨笔伐?有用吗?我们需要理性客观地的分析。8000亿元人民币从某种意义上讲,已经不能算是一笔钱了,已经有资格被称之为一笔资源了,那么这笔资源是从哪来的呢?这里暂且抛开国际经济贸易层面不谈,这8000亿元人民币的主要构成大致是税收以及地方政府卖地所得,于是这个问题便有解了。先看税收,虽然各行业纳税比率互不相同,但在国内市场上什么行业最赚钱呢?答案是房地产、能源行业、基础设施建设行业,这些行业最赚钱,自然上税最多,而他们上的税就来自老百姓,房价飞涨、油价飞涨、天然气价飞涨、电价飞涨、高额过路费等等,哪一样不是老百姓在负担呢?再看卖地,这更直接,就是推动房地产价格上涨的罪魁祸首之一,低价越贵,地方政府收益越高,房价也就越高,最终还是要摊派在老百姓头上。由此可以下结论,被吃掉喝掉的这8000亿元人民币没有一分钱不是来自老百姓,羊毛最终还是要出在羊身上。
再来看一组数据:据官方广义统计,目前我国有公务人员1053万人,美国有2403万人,而仅在2009年我们的公务开支是美国的3倍,日本的19倍。
如果用8000亿元除以1053万人,平均每人其实花不了太多,一年下来大约也才76000元,从这个角度看,如此的庞大的公务开支其实是因为我们的各类机关单位过于臃肿肥大而造成的。腐败问题加剧贫富差距的扩大,这与灰色收入的本质是相同的,但腐败问题还会造成穷人的仇富心理加深,这是一只从思想上将两极分化拉开拉大的无形黑手。,长此以往,则必定会形成巨大的不稳定因素。,某些官员一顿饭可以吃掉一个下岗职工几个月甚至一年的薪水,一次用车可以消耗掉一个普通学生一个月的生活费用,有的官员在酒店或者洗浴中心里享受一两个小时所花费的钱,足以供一个贫困的儿童念完小学,这种荒诞行为就有些令人恼火了,完全是建立在权力垄断基础之上对穷人人格的蔑视。腐败问题不可能一下子就解决,其中问题盘根错节,但腐败分子们应当注意一些,不要总是向大众以及穷人们展示自己骄奢**逸的生活,这样只会被老百姓诅咒,不会有人赞美的。
社会病了,需要慢慢调理,而许多别有用心的人非但不设法医治这个社会的疾病,反而要不断地的让它恶化,这有些不可理喻。放眼中国,有几个富人是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和辛勤的汗水换来了别墅豪车呢?自己的钱本来就来路不正,没有人问你追究你就已经很幸运了,居然还不低调。,那些没有钱、没有家庭背景、上不起学、看不起病、住不起房的人不恨你才怪。,不能再这样刺激穷人了,中国当下内部各阶层之间最需要的不是为奥运或世博的开幕拍手欢庆,而是要想些办法为底层人民降降火,多把实力用在老百姓身上才能换来国家的长治久安。
我想引用李志宁《一个中国经济学家的忧虑》当中的一句话作为结语颇为合适:,“一个公然腐败的社会,是不可能长治久安的”。
3。他们为什么贫穷——廉价劳动力是福是祸?
富士康的跳楼事件阴云未散,又有专家发出谬论,认为跳楼事件说明了当下年轻人吃苦能力的下降。暂且不计较这些,富士康员工连续跳楼的事件可以说是给这个浮躁的社会注入打了一针鸡血,让它再一次的“跳”了起来。
“哇塞,好惨啊呐!”,“天哪呐,简直灭绝人性”……这就是富士康员工连续跳楼震惊社会之后大部分网友对员工以及工厂的评论,几乎全是这样的慷慨愤辞陈词,想必说出这些话的人自己生活应该蛮不错的,甚至可能是国外海外华侨,没有在中国待过,否则你有必要这么感慨吗?富士康的事件本来应该成为一个引发国民思考自身劳动价值的药引,让大家通过这个事情去思考,去发现更深层次的问题,结果被我们可爱的网民搞得乱七八糟,说什么的都有,但归根到底无非一个“惨”字,我们有必要去讨论富士康的员工究竟有多惨吗?人都给逼得的跳楼了,我们再去关心他活着的时候有多惨,这就是我们最爱干的事情。
在这里真正需要我们去分析解读的,是中国廉价劳动力对老百姓而言究竟是福是祸。如果说过去国家政府对普通劳动力被残酷压榨的现象还不是很了解的话,那么现在也一定是洞若观火了,可是廉价劳动力却仍任然被允许存在着,非但允许,而且还鼓励它的壮大,所以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就不得不牵扯到国际经济层面。
问题一,廉价劳动力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先看一组数据:2009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22072。7亿美元,世界第一,其中出口贸易总额12016。7亿美元,世界第一,贸易顺差1960。7亿美元,同比2008年下降30%,但仍然位居世界领先水平。
数据只是对结果的统计,不疼不痒,而过程却是比较痛苦的。我曾奔走过一些沿海城市,也曾亲眼目睹过所谓的“血汗工厂”。,事实上,在沿海大城市郊区的许多作坊式小工厂里,工人的生活并没有像一些媒体讲述得的那般夸张,其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相对建筑工人而言要优越许多,食住以及卫生环境都还说得的过去,诸如造裤子和造裙子的作坊,基本上是不会给工人带来什么污染的,除非存在印染工序,工人会接触酸性化学制剂,其余工作基本上不会带来健康隐患;沿海小工厂的老板们也并不算苛刻(相对国内范围比较),工人工作时间大约是每天12至14个小时,其中包括午餐与晚餐的时间。,工人劳动累了是可以稍作休息的,并且大多数老板在接到大额订单之后会给工人加薪或是施行计件加薪;每一个行业都有淡季与旺季之分,每当到了旺季,大多数工人都会选择自愿加班,老板也会额外加薪。这便是我所亲眼看到过的服装制造业的作坊,似乎没有任何一条能与传说中的“血汗工厂”相联系。后来由于一次偶然的机会,使我接触到了一群就职于山东烟台富士康旗下工厂的工人,他们中有一些人是从深圳富士康转调至山东的,从他们的口述中,我了解到富士康的工人普遍年龄在15到22岁之间,每日的工作时间普遍是15个小时以上。,当谈及年龄问题以及工作时间的问题时,年龄稍大一些的工友说道:,“还有一些(员工)是十三、四岁辍学的,拿着假(身份)证混进来的。”,“下班以后从车间到宿舍我们都是跑步,为的是能省下几分钟多睡一会。”经历了这次谈话之后,我开始将目光转向了那些大的企业,结果发现,原来真正的血汗工厂是那些有着国际化声誉的大企业,而非内地的小作坊,并且这些大企业几乎全都是在为某些国际品牌做代加工,我们如今钟爱的iphone、ipad等产品就是由富士康加工制造,依靠压榨本就已经十分低廉的劳动力实现其所谓的利益最大化,将产品出口给美国苹果公司之后,再被苹果公司以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价格卖给全世界包括中国。
跨国公司行为守则规定的工人加班时间标准是每周加班不得超过20个小时,但在中国,劳动法对于加班时间的规定是每周不得超过36个小时,而类似于富士康这类企业其工人加班时间早已远远超出这个标准,甚至已经超出了人的体能可以承受的范围。如果按照每周36个小时的加班标准计算的话,意味着平均每天必须加班5个小时,我们将一天的时间大致分作五份,减去15个小时的正常工作时间,再减去5个小时的加班时间,再减去人类必要的三餐和上厕所的时间,还剩下什么?随着笔者对中国制造业的深入了解,发现富士康的悲剧在中国的制造业企业中属于凤毛麟角,并且如果将富士康与其同类相比较的话,那么我们会发现富士康其实还是十分人道的。美国劳工委员会曾对位于广东东莞的昆盈公司进行了长达3年的调查,之后发布了一份名曰《中国童工直面微软》的调查报告。昆盈公司全称为东莞昆盈电脑制品有限公司,属于台湾昆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独资公司,成立于1995年,主要生产鼠标、扫描仪等数字产品,2008年收入大约4亿美元,而微软是东莞昆盈公司主要的客户,订单额大约占其每年出口额的33%。我们对于这样一家与微软有长期合作关系的大公司,也许第一印象会是不错的,因为我们所接受的精英主义教育致使我们会傻乎乎的认为“大”就好,就像我们总是分不清面子与尊严一样。,事实上,这家“大”公司雇佣了大约1000名16至17岁之间的未成年人,15个小时制一班,一周工作7天,生产摄像头、鼠标等其他电脑配件,部分员工看起来只有14到15岁左右,工人每周大约有97个小时在工厂,其中80。5个小时是在工作,工人们的报酬是每小时65美分,但减去工作餐开销后只有52美分(1美元等于100美分,工人每周可得4186美分,按2010年人民币升之后的汇率计算,折合人民币约为2763元),工人们被要求军事化操作,而且每时每刻都处于监控之中。,年轻女性员工在接受安全检查时常常受到性骚扰,工人们在上班期间严禁交谈、听音乐和去洗手间,能够自由活动的时间很少,且只有在规定时间才能离开厂房,通常14名工人共住一室。,微软的报告中所附照片显示宿舍一片狼藉,而工人们的洗浴条件也很差,工人还抱怨食物很糟糕,但昆盈公司在回应时称,工厂条件非常好,并完全遵守中国劳动法。
在我对中国的制造业工厂有了新的了解之后,愈发觉得匪夷所思,如果上述种种是发生在某个不为人知的黑砖窑里或是地下传销窝点里,似乎更能符合我们的世界观。,但不幸的是,它确实是发生在那些披着国际化外壳的大公司里,这是中国劳动力输出型导向并屈从于国际市场经济的结果。加之前面的数据,我们完全可以这样理解,在工厂拼命压榨劳工的情况下,其盈利状况是比较理想的。这是一个民族集体性丧失人道主义崇尚金钱的结果。
问题二,廉价劳动力会拉大贫富差距吗?
在富士康事件以及其引申出的廉价劳动力的问题上,罪恶之源应当是纯资本而非行政权力。根据摩根士丹利的计算,中国工人每小时的产出是美国的21%,但工资只有美国的11%,而富士康给工人涨薪30%的同时,中国几个省份的其他一些公司也将工厂工人工资提高了逾20%,这个对于中国的老百姓而言当属十分美好的结局,恰恰说明了政府和舆论干的预的效果,否则怕是连3%都不会有的。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戴维·。皮林在一篇名为《后富士康时代》的文章中写道:后富士康时代一个若隐若现的趋势是,长期以来一直对劳工组织感到不安的中国政府对工会的容忍度提高了。广东省已提议通过立法,允许工人进行集体谈判和派代表进驻企业董事会。,由于在粤投资的中国香港企业的大力游说,此项改革已陷入停滞,但此前曾将广东省作为改革试验基地的中国政府,似乎希望能够增加工人的权利。
在任何时代,资本的力量都是不能小觑的,当资本家的利益和政府的利益发生冲突时,他们会向政府施压,广东欲成立工会模式被资本家游说最终陷入停滞就是最好的例证。商业资本为什么会反对成立工会制度呢?因为那妨碍到了他们的利益,会让资本蒙受损失。,如此一来,答案就变得十分清晰了,商业资本要想多赚钱,劳工就必须永远处在最底层被压榨剥削,一旦劳动力不再廉价,那么制造业资本运作就必然会增大成本,所以资本家会比政府更积极维持劳动力市场的现状,因为通过压榨劳工降低的那一部分成本几乎都进了资本家的口袋里。在这种状态下,从事制造业的工人不会更穷,但会一直这样穷下去,而老板们则会越来越有钱,尤其是和国际品牌合作的那些工厂老板们。
问题三,我们有没有人道主义和民族保护主义的概念?
其实一家以出口为主的制造业企业,为了满足其上家的需求而提高工作效率,这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当为企业创造利润的员工们用自杀的方式向管理者做最后的告别时,能否表示些怜悯呢?结果是怜悯也没有,继续该干什么干什么,直到死的人多了,才不得不作做出表示,而且表示之余还要营造出一种自己被刁民围剿的假象,这样做就很不对了,杀了人还要想方设法为自己的道德情操开罪,这种杀人无罪的流氓文化实在是令人难以接受。东晋的时候出了个伯仁之死的典故,但那时的人起码还知道忏悔,还会因此而悲痛,到了现在不要说忏悔,连一点点不自在都没有,我们的道德沦丧至此,让人还能说什么呢?
作为管理者们,读MBA,去美国欧洲度假,自诩先进文明,但搞到最后搞出个血汗工厂来,这还有什么意义呢?事实上,类似于富士康这种企业并不是没有能力去改善这一切,员工提出的要求都是建立在企业能力的基础之上的,如果靠看洋人脸色来赚取财富的代价是摧残自己同胞的精神意志和牺牲自己同胞的性命的话,那就真的是一个很冷很黑的笑话了。
中国过去有杨白劳,美国、德国、日本也有杨白劳,这是历史的必然。但美、日等国家却从未出现过哪怕一个因为别国资本家的脸色而拼命迫害本国杨白劳的黄世仁,这已不仅仅是市场经济与国际市场环境的问题了,而是一个必须上升到泛民族主义的高度才能认清的问题,我们何时才能不压榨自己人的血汗而去赚取外国人的财富呢?从这一点上来看,中国引以为豪的廉价劳动力实际上早已成为了中国在世界列强眼中的笑柄。世界历史上貌似只有印第安人、黑人和英国殖民时期的印度人曾经以廉价的劳动力著称于世。,二战时,德国工厂里的犹太人都不曾承认过自己是廉价的劳动力,而我们如今正在以此为荣。
最后,我想讨论一下某位专家的谬论:自杀说明了当代年轻人吃苦能力的下降。能够说出这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伟大理论来,不得不让人敬佩其作者深刻的思想性。对此我想说,如果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具体到工人朋友身上的结果就是为了让他们对各种痛苦的承受能力增强的话,这就令我无法理解了。其次希望大家搞清楚精神的压抑与生活的艰苦这两者是存在着很大区别的。,白色恐怖为什么不叫艰苦恐怖,道理是一样的,而且鼓励人们去承受这种精神的压抑,也并不见得就能使我们变得富强起来。,自鸦片战争起,我们压抑了百余年,富强了么?西方列强的崛起,估计也不是因为压抑和疲劳所导致的。不要拿“大跃进”时代、饥荒时代的国民艰苦程度和今天相提并论,这是不切实际的比较。,倘若鼓励人们拿出建国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吃苦奋斗精神,那是否意味着生活水平也必须回到那个时代,否则人们怎么会有那份动力呢?快饿死的人只希望能有一个馒头,有了馒头的又渴望有菜肴,现在国家渐渐的富裕了,一些被供在庙堂之上的专家却建议让穷人继续吃苦受罪,这很无耻。
从富士康员工的死,到专家议论年轻人吃苦能力的减弱,再到工人生活条件以及待遇情况的似改未改,包括事后无责任人的现象,无不深刻地的说明了我国当下社会底层劳动者所处的位置是何等的卑微,这非但不是一个世界级企业应有的面貌,且还是带有原始资本主义味道的旧式剥削,让我们看到了历史教科书中才有的资本的黑暗面,甚至可以通过向政府施加压力令政府疲软以满足自己的利益。,如此长期往反复,中国制造业各大巨头必定纷纷效仿,对工人的死亡或其他它伤害必然有恃无恐,这无疑是站在人道主义立场上用金钱否定人道的荒谬行径。
4。穷人就该买不起房?
在面对经济泡沫的时候,人们从未找到过可以试图躲避的方法——格林斯潘
房地产是鱼翅,鱼翅再贵也不是泡沫——任志强
意**可以躲避泡沫——笔者
当我们进入21世纪初的时候,20上世纪末的种种梦想成真给我们带来的狂欢已经接近了尾声,但上天似乎不愿就此作罢。,于是,房地产出现了,它令这个渐渐清醒的社会又一次失去理智的**了。
如今房子已经是老百姓最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老百姓关注房地产市场的动机和目的很简单,那就是想搞清楚房价在未来会涨还是会降,以便确定自己该不该买房以及什么时候买房。但是在经济学家的眼里,中国的房地产早已成了《哈姆雷特》,一千个经济学家会有一千种观点。还有一些人谈房地产谈成了经济学家,比如任志强。一个地产商在盖楼之余偶尔聊聊经济这没有什么不好,只是有些言论很容易误导大众,尤其是在这个空前浮躁的社会里,普通老百姓忙于生计,是没有多少时间可以去思考的,再加上我们的精英主义观念作祟,老百姓很容易轻信那些名人的言论。
用一些名人的名言作引子,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房地产市场的几个问题,透过这些问题,我们如果能够看清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和高房价的本质,那么老百姓心中的许多疑问自然就会迎刃而解。
问题一,房地产是鲍鱼吗?
任志强作为一个商人,需要考虑的是利益,商人的本职目的就是为了赚更多的钱而不是去救济穷人,所以他没有错,相信绝大多数和他一样的地产商也都是这样想的。
在这里,我们不讨论商业用地和政府用地,只讨论住宅用地,那么请问大家思考一下,盖房子是用来做什么的?有人回答说当然是用来给人住的,我们假设这个答案是对的,那么房地产怎么可以被当作做是鲍鱼呢?任志强没有错,因为他盖的是商品房,他的责任是挖空心思的把商品房盖好,让有钱人住着舒服,而不是去给穷人建保障性住房。,如果任志强没有错,那么究竟是谁错了呢?我们来看一组资料:1998年,国务院颁布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23号条例,规定80%为经济适用房,10%为廉租屋,剩下的10%为商品房,内地正式出现了可以自由买卖的产权房;2003年颁布了18号条例,将原有的经济适用房变成了带有保障性质的商品房。
1998年可以说是中国房地产市场春风解冻的一年,10%的商品房成为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在90%是保障性住房的前提下,这10%留给富人可以说是非常合理的。,老百姓自己有房子住是不会抱怨的,有钱人买高档商品房,那是人家有本事。但好景不长,2003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开始全面转化为商品房,从此老百姓的住房就不再是由政府保障,而是必须去开发商手里购买,老百姓和商人做交易,可能讨到好处吗?回望一下,从1998年到2003年,5年过去了,房子并没有过太多地的影响到老百姓的生活;从2003年到2008年,又一个5年过去了,房子已经成为了严重影响老百姓生活质量的一个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