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矢志不渝(第4页)
主持人宣布祝寿开始,第一项就是请青年诗人刘海涛向牛万里献诗。刘海涛手持报纸和杂志,信步走向前台,毕恭毕敬地将报纸和杂志献给牛万里,此时各媒体的记者便举起照相机,让闪光灯噼里啪啦频频闪烁,刘海涛借势背诵起祝寿诗来。牛万里一边聆听,一边对照报纸,心花怒放,喜笑颜开,不由得站起身来走向刘海涛,拥抱了他。记者们纷纷抓住这个画面,又是噼里啪啦一顿猛拍。
而刘海涛发表在报纸上的祝寿诗,连同牛万里拥抱他的照片,相继见报以后,便在天津卫围绕刘海涛引发了一场不大不小的地震。包括郭明振等人也给刘海涛带来新的麻烦。既让人觉得似在意料之中,又感觉全在意料之外。因为事情涉及了刘海涛的身家命运。此为后话。没错,那样的祝寿诗和照片使不明就里的人以为刘海涛在“站队”,他大小也算知名人士,站在哪个队里,周围都必然会有反应。
但上线似乎不知道刘海涛与洪帮发生这样的瓜葛,照例来稿,而且话比过去说得既直白又古怪,说天津兴利德机器厂有一位叫“ZH·J·J”的小老板手里有一笔业务,苦于禁运,不能成交。
刘海涛拿着来稿,冥思苦想。这几个字母表示什么呢?张金江?张俊江?张锦江?张金杰?章均杰?……他把所能想到的名字,一口气写了三十多个,发出去三十多封信,里面是约稿函,特别说明“希望面谈”,落款刘海涛。将信件全部寄往兴德利机器厂。一切皆按刘海涛的预想在发展,五天以后,信件基本都打回来了,只有一封寄给“章均杰”的没被打回来。这个人应该确有其人。但章均杰本人并无音信,既不来访,也不回信。刘海涛又反复斟酌了一番,决定自己亲自前去看看。
兴利德机器厂坐落在海河北边,离望海楼和孔德贞家不远。刘海涛骑着自行车来到这家工厂,见门口有个胳膊上戴白色袖箍的工人模样的人,歪戴帽斜瞪眼,拎着一根棍子在站岗。从外表分不清这是好人还是坏人。
刘海涛推着自行车走过去,白箍工人迎住他,问:“干什么的?找谁?”刘海涛沉着地说:“我找门房(那时候把传达室叫做门房)。”他不想跟这种人打交道。这个工人两手把玩着棍子,没好气道:“不说清来干什么,门房也不让找。”刘海涛皱了下眉头,心里十分厌烦,但他稳住心神,略一思索,说:“我找我姐夫。”他估计章均杰这个人岁数不会太大,因为上线的来稿说他是个“小老板”。
“你姐夫叫什么名字?多大岁数?”
“你问这么详细干嘛?你不是变成门房了?”
“我比门房还门房呐,连门房也得听我的!”
“我不想告诉你。”
“那你就甭进去。”
“那我就找厂长去说。”
“我是日本经理雇的人,厂长也得听日本经理的;让他往东,他不敢往西。难道你有这么大的尿儿?”
“好吧,我告诉你,我姐夫叫章均杰,三十来岁。”刘海涛顺手将一块大洋出溜进了白箍工人的口袋。
白箍工人摸摸口袋,改了口,“早说不早就放你进去了吗?真他妈‘皱吧’。去吧——”他用棍子一指门房,厂院门口那间不太大的屋子。刘海涛脸上带着笑,一番点头哈腰,忙推着自行车走过去。他把自行车锁好,推门进了门房。门房里有两个人,都三十来岁,身上穿着深褐色绸缎棉袄,不怀好意地看着他。
刘海涛并不是没来过工厂,仁义棉纺厂他就去过,那里的门房就不是这种打扮,也不是这种神态。他心里便十分逆反,产生几分厌恶。人的言行举止往往是心理活动的反向表现,此时,刘海涛连自己都不明白,自己怎么会神差鬼使地掏出两块大洋,一块溜进这个人的口袋,一块溜进那个人的口袋,然后掏出“哈德门”,给他们递烟。
“这哥们儿够识路子的,找谁来了?”一个门房问。
“找章均杰。”
“我去给你找。不管能不能找来,你都得给我一块大洋。”另一个门房说。
“我给,你回来我就给你。”
那个门房猛抽了一口烟,将半截烟按死在桌子上的烟碟里,就转身出去了。屋里这个门房抓住时机赶紧凑到跟前,神秘地说:“你如果再给我一块大洋,我对你说说透底的话。”
“你想说什么?”
“我们这个厂一般不允许找人,除非你有特殊情况。不过,那是必须经过日本经理批准的。”
“你要对我说的就是这个情况吗?”
“不是,比这个要重要,要秘密。”
刘海涛一听这话,又掏出一块大洋,溜进这个人口袋。
“我告儿你呀,一会儿王狗子就会回来跟你说,章均杰不在厂里;其实,章均杰很可能就在厂里。他是糊弄你。他可能在车间里转了一圈,根本就没给你找人。这么做的目的就是导致你下次还得来找章均杰,到时候,我们哥俩不是还能赚钱吗?这话不能让王狗子听见,否则就得跟我动刀子。动完刀子还屁事没有,因为这王八蛋跟日本经理关系铁得很!”
到一个工厂找个人都这么复杂?雁过拔毛不说,还没完没了?刘海涛简直忍无可忍。但他强压心里油然而生的火气,咽下一口唾沫,说:“如果我再给他两块大洋,他会不会把章均杰给我找来呢?”
“那就差不多了,因为我们俩在这里干门房已经一年多了,还没遇上过你这么‘开面儿’的哥们儿。”
说话间,王狗子回来了,一进屋就粗门大嗓地说:“章均杰今天没来上班,这狗日的请假也不打招呼!”
刘海涛二话不说,又掏出两块大洋,溜进王狗子口袋。王狗子非常吃惊地看了刘海涛一眼,他的眼神似乎在说:“我没看出你还是个出手大方的主儿啊。”便顿时在脸上换上笑容,说:“章均杰这狗日的说不定去茅房了,这阵儿该回来了,我再找他一趟。”又说,“哥们儿,我如果真的把章均杰找来,你还得——”
刘海涛没等他把话说完,就立即把话接了过来:“我再给你一块大洋。”
王狗子面带笑容再次出去了。从他那开心的笑容,能看出,他是感觉自己今天走财运,无形中发了一笔小财。
不到一支烟的工夫,章均杰被找来了。见面一看,哪是三十来岁,明明已经五十开外了,根根直立的高平头,有一半已经花白,身材瘦小,还有点驼背,但却目光炯炯,精神矍铄。身着工作服,但工作服很干净,没有油渍,显然是做管理的。刘海涛又给了王狗子一块大洋。
“我是《大天津》杂志社的编辑刘海涛,想和你谈谈约稿的事。”
“哦,是这样,那好,咱们到外面去,外面说话不干扰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