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章 怎样管好自己的情绪 拔掉稻田里疯长的情绪野草(第8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他坦然地承认了自己的不足之处。然后,不断克服缺点,注意自我形象塑造,把握自己的做人准则,不断完善自己,更加自信地面对生活,走向成功。

正视自我,完善自我,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缺点,不必为自己某些方面比别人强而沾沾自喜,也不必为自己在某些地方不如别人而垂头丧气。对于可以改掉的毛病,勇于改正;对于诸如生理条件等无法改变的方面,敢于面对,承认它、接受它,并在修养上下工夫,培养内在美。

克服自卑的小窍门

自我悦纳的关键就是要克服自己的自卑心理,保持自信。下面介绍几种保持自信、克服自卑的几个小窍门。

◎突出自己,挑前面的位子坐坐在前面能建立信心。因为敢为人先,敢上人前,敢于将自己置于众目睽睽之下,就必须有足够的勇气和胆量。久之,这种行为就成了习惯,自卑也就在潜移默化中变为自信。

◎穿名牌衣服

为自己买一件名牌服装,你会增加自信心。

◎昂首阔步走

研究发现,借着改变走路的姿势与速度,可以改变心理状态。你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身体的动作是心灵活动的结果。那些遭受打击、不自信的人,走路都拖拖拉拉,完全没有自信心。

7。情绪是可以传递的(踢猫效应)情绪是可以传递的。快乐可以传递,愤怒、不满一样可以传递。即使只有你一个人情绪不好,当你将不满宣泄给任何一个人时,通过相互的传递,坏情绪造成的结果最终还是要你来承担。

一般而言,人的情绪会受到环境以及一些偶然因素的影响,当一个人的情绪变坏时,潜意识会驱使他选择无法还击的弱者发泄。受到强者情绪攻击的人又回去寻找自己的出气筒。这样就会形成一条清晰的愤怒传递链条,最终的承受者,即“猫”,也就是最弱小的群体。这就是所谓的“踢猫效应”。

在心理学上,“踢猫效应”讲的是这样一个故事:某一日,公司的董事长正在气头上,恰好经理来请示工作,于是他满面怒容将经理斥责了一番。经理莫名其妙,又怒气冲冲地将前来汇报工作的秘书训了一顿。秘书无缘无故被训,把这股恶劣的情绪带回了家,训斥了正在房间里调皮捣蛋的儿子。儿子受了委屈,无处发泄,只能踢趴在一旁睡懒觉的猫。最后,猫吃痛蹿到马路中央,使过路的司机受到惊吓,为了躲避突然出现的猫,而撞到了路边的孩子。

“踢猫效应”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的心情,通常会随着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地位高的传向地位低的,由强者传向弱者,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便成了最终的牺牲品。其实,这是一种心理疾病的传染。

每个人都难免出现各种负面情绪,产生负面情绪后,向他人宣泄,而他人的怒气又会辗转回自己身上。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踢猫效应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

所以,不要让不满的情绪充斥你的内心。当别人的坏情绪转移到你身上,你怎么办?是把怒气继续撒给别人,还是自我消化?如果你没有抵挡坏情绪的免疫力,很可能成为“踢猫效应”中情绪污染的传递者。

【成功案例】

一位得道高僧因有事外出,把自己酷爱的种了满院子的兰花交给弟子,并嘱咐悉心照料。一天晚上,该弟子忘了将兰花搬回室内,恰巧风雨大作,原本开得正艳的兰花被打得七零八落。弟子心中后悔不已,心想一顿责骂是在所难免了。谁知,僧人回来后,得知缘由,只是淡淡说了一句:“我不是为了生气才种兰花的。”

古人云:克己,复礼。克己,就是遇事从容,能理智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与人为善,给周边疲倦的心灵以慰藉与鼓励。如何避免不满情绪四处蔓延,我们就应该像故事中的得道高僧一样,时时保持豁达的心态,在压力下还能保持风度,就能克服自己心理弱点,避免负面情绪蔓延。

打开心灵的窗户,培养豁达的心理

◎有效控制情绪

心理学认为,碰到问题,人们大脑里闪现的第一个念头,就是人们对这件事情的一个情绪反应。这一闪念往往都会比较冲动,也最容易造成误会的产生。

在处理事情之前,首先要处理心情。当情绪处于失控边缘时,只要我们稍微让自己冷静一下,不要在自己情绪激动时做出决定,并用“尽管……但是……”

科学研究证明,人是一种很容易接受心理暗示的动物。那我们不妨通过心理暗示告诉自己,在遇到事的时候一定要冷静。而就在这转念一想的同时,也许就会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角度,并会为对方寻找一个可能的理由,及时和对方做一个换位思考,这时也就会有一个理性的判断,同时也就避免了很多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正确对待错误

许多人在受到批评之后,不是冷静下来想想自己为什么会受批评,而是心里面很不舒服,总想找人发泄心中的怨气。其实这是一种没有接受批评、没有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错误的一种表现。受到批评,心情不好这可以理解,但批评之后产生了“踢猫效应”,这不仅于事无补,反而容易激发更大的矛盾。

就心理学而言,一个批评与被批评的过程是批评者与被批评者在思想、感情上的相互交流与认同的过程。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批评虽然让我们一时生气,但只要我们能冷静下来思考,就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在批评中受益前进。

为情绪找一个出口

当遇到一些侵犯到自己权利的事时,自己内心很委屈,但自己却把情绪压抑在心里,在别人面前装作无所谓,但事后自己仍不能接受,整天为这些事情绪低落,心情不好……因此,我们需要为自己的情绪找一个出口。

◎大哭一场

哭是释放积聚的能量,调整机体平衡的一种方式,能使心中的压抑得到不同程度的发泄,从而减轻精神上的负担。悲痛至极,痛哭一场,就会觉得好过一些;受了委屈之后,找亲朋好友倾诉一番,流掉委屈的眼泪,便觉得心里舒服一些。

◎多看哲学和人际交往方面的书籍一般而言,使你的情绪产生强烈刺激的事情,都是与自己的切身利益有很大关系的,要很快将它遗忘,的确很困难。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找一些哲学和人际交往方面的书籍来阅读,学会自我开导。当心思有所寄托的时候,人就不会处于精神焦灼、心里烦闷的状态。

◎购物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购物能使人产生一种愉悦的心情。因此,当你心存不满时,不妨去商场推个购物车来个大采购。

◎找个好朋友聊聊天

那个朋友一定不能是自己的男(女)朋友。找个知心朋友这样才能把想说的话说出来,朋友也会跟你一起解决。

◎击打减压物品

找个软的东西比如沙袋使劲地打,以此发泄心中的不悦。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