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如何成为赢家 开启一扇直通成功的心理之门(第4页)
有的人没有创新的精神,愿意跟随大众的做法,即使认识到此事不对,也不愿意讲出来,美其名曰:“天塌砸大家,又不是我一个。”所以,有的人看到别人炒房、炒股挣了钱,就跟着一头扎进了房市、股市,最后在高位套牢,后悔莫及。还有一些企业,看到别的行业挣钱,就迅速投身其中。然而结局却往往以惨淡收场,甚至导致公司倒闭。
◎墨守成规心理
人们往往会执著于自己往日的经验,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往往就会照搬照用。
人们常说的一句就是:“我以前就是这么做的。”那么这样就无异于守株待兔,相信经验,认为兔子总会撞死在树上,而不能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结果一败涂地也就在所难免了。
◎动手不动脑心理
有的人认为动脑子那是领导的事情,自己只要按领导的指示做事就可以了,上班不过就是每月按时地拿工资。因此,把领导的话就当成了真理,而自己只顾埋头拉车。当然,勤劳是没错的,但是要是在公司出现大的变动或是危机的时候,这样的人往往就会不知所措,被淘汰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名人崇拜心理
有人十分崇拜名人,认为效仿名人的成功经验,就能让自己也达到成功的目标,因而把名人的话就当成了“万能语录”来看,但是往往看不清自己的实际情况,结果理想总是落空。
以上四种表现是“毛毛虫效应”病毒的根源。当这些心理开始在你的身上运行的时候,那就说明你极有可能会陷入“毛毛虫效应”的误区。所以,你在行为上必须要做出改变了。
跳出盲从怪圈的几种方法
要跳出“毛毛虫效应”的怪圈,就要创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所谓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在原有经验或知识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些特定的条件加以改善,以适应自身的情况。那么,你至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认清自己
你一定要清楚自己所处的环境和状态,包括自己的经济情况、专业技能、人际关系等。了解这些情况,是对以往经验和别人的成功经历分析的前提。打个比方,大人能够一下子扛起一百斤重的煤气罐,但你要只是一个小孩子的话,就不能跟着大人来干,否则就是自不量力,结果只会垮死自己。
◎看清环境
要想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你一定要知道这种做法是在那种特定的环境下才能实现。比如,别人是在大雨的天气卖伞赚了钱,那么这个特定的条件就是这个下大雨的天气。你要是在大旱的天气也去卖伞,那么可想而知是什么样的结果。所以,在套用别人经验的时候,你就要加上某个特定的条件,加以改善,这就好比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那么你肯定会走得更远。
◎有一点儿冒险精神
走自己的路实际上也是一种冒险,因为它否定习惯了的旧思想,这就极有可能会遭到家人、朋友、事业伙伴等的反对。但你要清楚地知道,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能。因此,冒险的精神是必不可少的。当然了,这种冒险并不是那些危及生命和肢体安全的冒险,而是一种符合理性的冒险。
鲁迅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路也是人走出来的,没有什么可以左右你的脚步。只要你能看见远方的泥泞,就完全可以在一片青草之上,走出自己的人生。
5。从挫折中走出一条成功路(预防接种效应)人生下来就注定要和困难打交道,正如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那样,世界充满了矛盾和斗争。也就是说,遭遇困难是件难免的事情。当你遇到人生中的困境时,只要你乐观面对,你最终都会从挫折中得到提升。这是因为挫折是避免再次遭遇挫折最好的“预防针”。
神奇的预防接种效应
在法国巴黎的一个研究所外,一尊老人的雕像在向我们讲述着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这个老人叫做巴斯德·路易斯,是法国著名的微生物学家。在那个年代,并没有药物能够克制肆虐的狂犬病,很多鲜活的生命丧生于疯狗之口。
巴斯德想到生物实验已经证明有侵染性的物质经过反复的传代和干燥,其毒性会大大降低。于是,他把含有病狂犬病病毒的延髓提取液多次注射到兔子身上后,再将这些减毒的**注射给狗,发现被注射了这些**的狗能够抵抗正常强度的狂犬病毒的侵染。
这个发现让巴斯德兴奋不已,这种提取液能够治好人的狂犬病吗?这个问题一直在困扰着巴斯德。巴斯德一直不敢把这个想法在人的身上进行实验。
1885年,当人们把一个被疯狗咬得很厉害,已经生命垂危的9岁男孩送到巴斯德那里请求抢救时,巴斯德犹豫了一会儿后,给这个孩子注射了毒性减到很低的上述提取液,然后再逐渐用毒性较强的提取液注射。巴斯德的想法是希望在狂犬病的潜伏期过去之前,使这个男孩产生对狂犬病的抵抗力。结果巴斯德成功了,孩子得救了。
通过此后的一系列研究,巴斯德发现了能治疗和预防狂犬病的良药恰恰是降低毒性之后的疯狗唾液。这是因为正常人的体内注入了低毒的疯狗唾液后,就会大大刺激机体对狂犬病毒的反抗,从而不断增强个体对狂犬病的抵抗力。
今天,我们所打的预防接种疫苗,大多是根据这个原理研制的。
社会心理学家威罗·麦克格里受接种疫苗研制原理的启发,与迪米特里·帕普乔治斯进行了这样一组实验:
他们选定了两组大学生作为实验参与者,让每组大学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然后,使第一组大学生的观点受到别人的轻度攻击,而这组实验参与者驳倒了攻击自己观点的人(此人是心理学家安排的实验助手,他们会在受到实验参与者一定程度的反驳后自动停止辩驳),而对第二组大学生不进行任何攻击。
后来,当两组大学生的观点同时受到强有力的攻击时,曾经被轻度攻击过的大学生比那些未被攻击过的大学生更能坚守自己的观点。
这是由于受过轻度攻击的大学生在面对反面的态度时,由于曾经受过“预防注射”,因此对强有力的攻击能够产生一定的免疫能力。
社会心理学家把这种人们受到攻击后反而会引发对这种攻击抵抗强度提高的现象,称为预防接种效应。就如同纪伯伦所说:“悲伤在你心中切割得愈深,你愈能容纳更多的快乐。”轻微攻击能激发人的自尊和守卫自己信念的动机,就好像是接种了“疫苗”,增强了一个人对这种攻击的抵抗力,以后再受到类似这种的更强大的攻击时,不但不会被打败,反而会更加执著于自己的态度。
许多人之所以能够在一次次失败中卷土重来,就是因为一次次的挫折加大了他们对抗失败的决心。正是失败铺筑了他们通向成功的坦途,正是挫折建造了他们心中胜利的殿堂。
不妨先看看下面这个真实的案例:【成功案例】
某公司空出了一个高薪高职的职位,自发出招聘信息以来,来面试的人络绎不绝。这些应聘者之中,大多是硕士、博士,但最终摘到这个“桂冠”的人,却只有本科学历。
当时总裁问他:“在这么多优秀的人才当中,你凭什么认为自己比别人强呢?”他说:“我曾在十家公司工作过,有着丰富的经验……”他话还没说完,就被总裁打断道:“我并不欣赏这样平凡跳槽的员工!”但是他接下来的一席话,却让总裁改变了对他的看法。
他说:“您误会了,我并没有跳槽,只不过是那十家公司都先后倒闭了,而这就是我可以和别人竞争的地方。”总裁突然好像很感兴趣,他接着说道:“我从那些失败的教训中学到了很多东西,知道避免那样的错误和失败。成功的经验大抵相同,但是失败的原因却有千百种,我相信我的价值更符合你的要求。”
结果,全场哗然,这个本科学历的人,就这样被当场录取了。
由此看来,困难的降临并不是只有不利的一面,同时也有积极的一面。那么,当困难降临时,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呢?在一次成功的论坛中,有人曾向香港首富李嘉诚请教过这个问题。李嘉诚则铿锵有力地回答道:“把苦难看成是上天的考验,凡事乐观以对!乐观是远离失败唯一的灵丹妙药!”所以只要你能积极乐观,就一定能从挫折中杀出一条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