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章 双汇万隆家族 父子反目血溅当场千亿帝国何去何从(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万隆的这番折腾收到了回报,肉联厂逐渐走上正规,实现扭亏为盈。到20世纪90年代,企业已经积累了1600万元的家底。

然而考验也随之而来。肉联厂从80年代中期,就对苏联大量出口分割肉,但后来因为形势变化,分割肉销量大减。肉联厂经营压力越来越大。善于学习的万隆在出差途中偶然看到火腿肠,非常兴奋,感觉发现了新大陆。他力排众议,将1600万元家底全部压上,从日本、德国、瑞士、丹麦、奥地利买来世界一流的自动化设备,并把质检员的权力提高到了厂长之上,开始全力做火腿肠。投产当年,销售1万吨,第二年突破6万吨,实现600%的增长,从而也将肉联厂带上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万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要干就干大的,我从来不小大小闹。

万隆的强硬并不只表现在对内,对外他也一样。他和有“亚洲第一女富豪”之称的香港华懋董事长龚如心的一场较量,让漯河一些人津津乐道。

1994年,双方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意图打造全国最大的肉制品企业。蜜月期过后,双方的分歧逐渐显现。这位年过50岁仍然扎着小辫,穿着超短裙的港商希望双汇改商标,以便更好地开拓市场。但双方多次商讨,万隆却硬的像块石头,根本就不同意修改。后来龚如心提出再多给3亿元,但万隆扔出一句话:“给再多钱也不卖”。一计不成,龚如心又提出扩大股权到50%,但视双汇为自己的儿子的万隆怎么可能放弃控股权,因此一口回绝。万隆同时提出,让华懋退出双汇,龚如心却称:“永远都不会撤股,你让我撤股我就去告你们”。两人因此闹翻。

坊间传言为双方的这场争斗做了让人哭笑不得的注脚:正面交锋没有占上峰的龚如心为发泄愤怒,从香港请来法师,在双汇的工厂里挖地三尺,埋下了一个神秘的法器,然后灌上水泥。直到今天,随着龚如心的离世,没有人知道,地下埋的是什么,它会起什么作用。

精明万隆,奇招迭出

在很多场合,万隆经常给自己贴上这样一个标签:“我是一个标准的杀猪卖肉的屠夫,最喜欢的就是杀猪,把猪杀好,别的事情我也干不好”。这句话半真半假,真的是,万隆确实是一个好屠夫,假的是,他不仅仅是会杀猪。

肉联厂刚刚有所起色,上级部门就安排一些干部到工厂来任职,万隆没有拒绝,只是提出了一个要求,所有来厂的干部都要下车间“锻炼”,做好了再做车间主任、副厂长。

肉联厂的车间可不是什么好地方,而万隆又让这些干部们白班夜班都要上。这些人本来打算走走过场就进办公室,怎么可能受得了苦?没几天,就一个个自己要求走人了。

在河南,双汇和春都一直是肉制品行业的双子星,但一山难容二虎,两家也一直争斗不断。1987年,春都推出了中国第一根火腿肠,此后一直攻城略地,其高峰时期,曾达到70%的市场占有率,总资产29亿元。而双汇直到1992年,才正式进入火腿肠市场。

作为一个后来者如何抢夺市场?双汇采用了中国企业最惯用的手段:价格战。而这场价格战的打法用春都一些人的说法,是完全掉进了万隆精心布置的“局”。其剧情绝对是一场精彩的商战大片。

火腿肠的主要原料是肉、淀粉、食用油、香精,当时春都的火腿肠号称“会跳舞”,就是因为含肉量较高。而双汇打价格战就是从降低含肉量上下手。当时,春都的火腿肠一般含肉量是85%,价格是1。3元左右,双汇把含肉量降到75%,价格为1。2元。为了让自己占上方,双方不但打价格战,还打信息战,彼此都布置了探子。因此,双汇降低肉量从而降低价格的手段,春都很快就知道了内情,为了抢夺市场,春都也立即跟进,把含肉量降到75%,价格1。2元。就这样,你降10%,我降10%,最后,火腿肠的肉含量降到15%,5角钱一根。这已经不是火腿肠了,而是面肠了。仗打到这个份上,看局面好像是两败俱伤,但真正精彩的绝不止于此。

双汇一边在宣传上极力推这种廉价火腿肠,但在实际生产中,却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每降低10%的含肉量,这一产品的产量也相应地降10%。到了5角钱一根的时候,双汇的廉价肠只占总产量的10%,而大举跟进的春都却100%是廉价肠。消费者不是傻子,很快大家就不再吃春都火腿肠了,经销商也不干了。而此时,有备而来的双汇,则不失时机地推出了高端火腿肠“双汇王中王”,以添加大瘦肉块作为产品卖点。如梦方醒的春都反过来跟进,也推出高端火腿肠,却发觉,消费者根本就不再信任春都了。经此一役,双汇彻底碾轧春都,春都的市场份额锐减到10%,从此一蹶不振。双汇则一骑绝尘,成为中国肉制品行业的王者。

如果说对春都的战役显示了万隆的手段,而双汇扑朔迷离的产权转换之路,更显示出这位强人的韬略。

2006年3月3日,北京产权交易所发出公告,代表漯河市政府的双汇集团持有的100%双汇发展的股权正式挂牌交易。一时间引来无数资本巨头的争相出手。其中最知名的是JP摩根、美国国际集团、新加坡淡马锡等。彼时,双汇发展是绝对的“靓女”。2005年,双汇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净利润3。7亿元。有研究人员给这块资产的估值是60亿元,但北京产权交易所的挂牌价只有10亿元,一时间引来众多媒体猜测。

在挂牌出让之前,双汇发展已经进行了多轮改制,除双汇集团持有35。72%的国有股份外,第二大股东漯河海宇投资公司持有25%的法人股,而这个公司的16名股东中,有不少人就是双汇的管理人员。因此,此次改制一些人认为是管理层曲线MBO。

2006年4月,谜底揭开,代表美国高盛集团及鼎晖基金参与投标的罗特克斯,战胜多家对手,以20。1亿元的价格中标。巧合的是,这家公司的成立时间是2006年的2月28日,仅比公告发布时间提前了3天。

此后,经过数次股权转让,高盛、鼎晖获利退出,一家在境外注册的兴泰公司,接过了罗特克斯掌握的双汇发展的股权,成为最终的控股股东。

为什么并不被看好的罗特克斯能够胜出?万洪建的2000字长文中给出了一个细节也许让我们可以窥测一二:2007年,双汇的国企改制完成后,参与国企改制的鼎晖公司私下给与万隆5%的股权,从而使他获得了2亿美元的对价款项。

产权转换是中国很多企业的劫,比如健力宝的李经纬、伊利集团的郑俊怀,一个无比失落,一个入狱,与他们相比,万隆无疑是幸运的。

对战无赢家,解结靠时间

对于任何一个家族企业,家庭成员的权力分配和代际传承都至关重要。而双汇用一种双方都很难受的方式,将这个问题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

万洪建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曾表示,父子之间的争议除了家庭矛盾外,主要是企业的经营策略和未来发展道路的选择上。

2013年,双汇宣布收购史密斯菲尔德,此后整体在香港上市,被称为万洲国际,震动国内外。史密斯菲尔德是美国最大的生猪养殖企业,双汇的主业是肉制品和屠宰,两者强强联合,在业务上具有互补性,看好者众多,而万洪建不看好。

火腿肠是双汇的当家产品,万洪建表示,火腿肠为主的肉制品全国市场销量每年大约是180万吨,日本每年只有5万吨。全国火腿肠的市场,双汇占到绝大部分,他认为未来增长空间有限。对于公司未来的规划,万洪建也提出异议。在公司的十四五规划中,万隆提出五年后,肉制品的销量要增加40万吨以上,意味着肉制品销量要达到190万吨左右。万洪建说,企业的这次目标是拍脑袋瓜拍出来的,这彻底地激怒了万隆。

对万洪建来说,对父亲的情感是很复杂的。他对媒体谈起父亲时,这样描述他,第一,他天生充满勇气:他从不在乎现存的社会规则,敢去做天下所有人觉得不可能干成的事;第二,他做事哪怕遇到天大的困难,也不放弃,不达目的,死不罢休;第三,在90年代,他常常讲的一段话:人的一生,没有干活累死的,只有病死的。

万洪建还透露了一个让他终生难忘事情:2008年,我弟弟在上海买了一家面包店,原面包店的店主欠债未还,债主们知道了我亲戚身份,就恶意要我们代为还债,父亲与我不得不去上海处理此事。当时债主们带了几十个黑社会流氓到店围堵讨债,场景有些紧张。当我与父亲面对面与这些黑衣流氓对峙时,父亲主动靠近我,我们俩并肩站立,他用胳膊搂住了我的脖子!一生记忆中,这是我最幸福,最有价值感的时刻!

万洪建的外形与他的父亲很像:前额光亮无发,脸长鼻挺。与父亲争执后,万洪建留起胡子,一下子苍老了许多。但相似的外表之下却是两颗相去甚远的心。

作为父亲,万隆也确实对接班问题作了一些安排。

2015年3月,第一财经日报曾对75岁的万隆进行了专访,万隆当时表示:“对接班人,在十年前就已经考虑了。我先从机制上解决这一问题。一是量化标准,相应层级要达到相应标准,也就是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二是竞争上岗。所有的各级管理者,都是竞争上岗。还有就是专门的考核机制,每月每年都要进行考核。正是因为有这一套办法,所以接班人也好,管理团队也好,都要靠这个机制来产生。”“等到2017年换届的时候,我看接班团队条件成熟了,就会退出。”

1990年7月,万洪建从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商业企业管理专业毕业,取得大专学历。职业生涯起步于车间工人,先后担任销售部北京办事处销售主任、外贸处副处长。2015年11月至2016年3月,万洪建担任万洲国际国际贸易部总监。

2018年,万洪建成为万洲国际执行董事、董事会副主席,负责万洲国际的国际贸易业务。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外界将万洪建视作“万氏帝国的二代接班人”。

然而,6年过去了,1969年出生的万洪建仍然没有等到真正的接班,而且,每天要散步1个多小时的强人万隆,也丝毫没有退休的意思。

在万隆眼中,双汇不仅是他的另一个儿子,也是他一生的事业与荣耀。有媒体报道,万隆没什么爱好,不抽烟不喝酒,推不掉的场合一杯酒陪到底。他办公室里最醒目的装饰,是窗台上一溜排开各种材质的猪造型工艺品。在双汇内部,万隆是神一样的存在,包括万洪建在内,只能仰视,阐述与万隆不一样的业务主张,万洪建自述需要喝点酒,才有胆量对万隆开口。双汇员工向万隆敬酒时都口称“尊敬的万总”。这种掌握全局的快乐超过了一切娱乐。而万洪建此时的争权和发难不可避免地遭到强硬的回击。

淡出双汇的核心权力圈后,对于自己的未来规划,万洪建表示:“我不会再回到万洲国际,目前在家中休息,静思回顾过去,计划未来重新卖猪头肉。在香港开店,卖咱们在家乡时候吃的卤制猪头肉、肘子、红烧肉等,这是中式类产品的代表产品。”

二子万宏伟目前正逐渐走上前台,据说他性情温和,是否能担起大任还要看未来的业绩。而万隆的孙子万子豪已经进入双汇,经过此事后,也进入媒体视野。

结语:

万隆和万洪建这对父子的对战,结局是注定的:没有真正的赢家。未来双汇的接班之路仍然是一个待解的谜团,但硬汉万隆毕竟已经81岁,浸润已久的权杖总有一天要交出。父子之间的纠葛短时间内难以理清,只有交给时间这位真正的强者来消解。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