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六章 日照钢铁杜双华家族 坐上财富过山车起起落落离婚十年妻子却称不知情(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十六章日照钢铁杜双华家族:坐上财富“过山车”起起落落离婚十年妻子却称不知情

2022年3月17日,胡润全球富豪榜出炉,日照钢铁杜双华身价560亿元,位居中国钢铁行业榜首。这是他从2020开始,连续三次登上此位。

十多年前的2008年,他的财富暴涨,以大“黑马”姿态成为胡润百富榜上的第二名,仅次于“牛人”黄光裕。那一年,他43岁,黄光裕39岁。但造化弄人,黄光裕当年11月被公安部门带走,杜双华的财富也起起落落,让他的人生经历无尽波折。自己的企业曾一日千里,也曾深陷漩涡;与妻子曾恩爱有加,却因一场离奇的离婚官司在媒体上互撕。

这个胖胖的河北男人,40多岁时,头发已灰白。在攀登财富高峰的山路上,他经历了什么?

从业务员到厂长

杜双华1965年11月26日出生,祖籍河北衡水。因父亲曾在首钢当销售处长,他的少年时期一直生活在北京。上学时他的成绩并不突出。19岁时,他进了首钢冶金机械厂劳动服务公司,四处跑业务。就是在个阶段,他摸到了钢铁行业的门道,也积累了人脉。

1991年,已经当了父亲的杜双华决定辞职下海,自己去闯闯。他一头扎进北京朝阳区十八里店,办起了北京兴华福利轧钢厂。十八里店位于北京东南部,当年位置偏远,之所以选在这里,是因为这里土地便宜。厂子起步时只有两人,后来逐渐发展到20多名员工。

杜双华踏准了节拍。1992年初,春雷滚滚,春潮涌动,中国迎来新一轮快速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991年全国在建工程实现投资约9000亿元,到1992年,暴涨到2。2万亿元。工程建设带动钢材需求猛增,先人一步进入市场的杜双华快速完成了原始积累。他自称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已经积累了上千万元的资产。

杜双华并没有小福既安。1993年,他回到老家河北衡水创办京华制管厂。与他一块创业的是刘凤岐。刘凤岐已经在钢铁行业摸爬滚打了多年,此前一直追随天津大邱庄“庄主”禹作敏,1993年禹作敏出事后,他开始与杜双华联手。刘凤岐的人脉、经验,让杜双华如虎添翼。仅用6个多月的时间,产能10万吨的焊管生产线就正式投产。1998年,销售收入4。2亿元,在河北焊管行业排名第一。此后的两年,更是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1999年,销售收入7。2亿元,2000年,销售收入15亿元。

为了接近原料基地和销售市场,2001年起,杜双华先后在唐山、莱芜、广州、吉林、成都等地设厂。仅用了两年的时间,杜双华已经拥有6家制管企业及其他产业。2003年1月京华创新集团正式成立,当年实现利润10。35亿元。

这些数据是杜双华成名后才披露出来的。虽然企业快速发展,但杜双华的名字并没有多少人知道。即使是在厂里,很多人更喜欢将他的搭档刘凤岐看作老板。他像一头体型硕大的巨兽,低着头,伏在茂密的草丛中。

在日照狂飙突进

在距离日照市区40多公里的岚山区虎山镇,一片巨大的工业区铺陈开来。这里就是日照钢铁的厂区。它的东面是码头,北面是疏港大道。举目四望,满眼是高耸的烟囱,宽大的厂房,来往的车辆川流不息。

2003年3月31日,随着第一铲土投下,杜双华开始了一场全新的征程。

就在京华在多地狂飙突进时,胃口极好的杜双华,已经开始四处寻找更大的空间。他先后到唐山、秦皇岛、天津、大连、青岛等地考察,希望能在海边靠近码头的位置建厂。但结果都不理想。日照,这个山东东部的小城,渐渐进入了杜双华的视野。

这里有丰富的水资源,有一流的港口设施。更重要的是,它是全国铁矿石进口第一大港。全国八分之一的进口铁矿石都在这里上岸。对于日照当地政府来说,一直渴望建立一个百亿级的钢铁企业,带动经济发展。双方可以说一拍即合。杜双华很快拿到虎山镇的5000多亩土地,并以几乎不可思议的速度开工建设。181天后,一个现代化的钢铁厂就已经建成投产,创造了此后被人称道的“日钢速度”。

“当时,这里是一片滩涂、虾池,施工条件非常艰难。3月份,我们刚开工就遇上了日照市30年不遇的一场大雪,汛期又遇上多达47场的连阴雨,道路一片泥泞,大型车辆及工程机械无法使用,很多设备都得靠人拉肩扛。181天的建设历程中,雨雪恶劣天气占到了76天。从4月份开始,‘非典’肆虐全国,各地都实施道路管制,采购人员出不去,建设设备进不来,严重影响了工程进度。”杜双华在后来的一份汇报材料中这样说。(第一财经)

杜双华这样急于建成投产,是因为此时的钢铁市场已经热的烫人。包括建龙、铁本等在内多家民营钢铁企业都在抢这波行情。杜双华的回报甚至超过了他自己的预期。2004年,日照钢铁钢产量是107万吨,销售收入25亿元,缴税215万元。到了2007年,日照钢铁的钢产量达到了775万吨,销售收入286亿元,缴税13。78亿元。四年的时间,日照钢铁的产量翻了7倍,收入翻了10倍,税金翻了600多倍。杜双华对2008年的预测更是乐观:销售收入500亿元,利税100亿元。对于利润的暴涨的原因,日照钢铁曾作过分析,其中最重要的是成本优势。主要原料矿砂多数来自澳洲、巴西。从日照港到日照钢铁的运费仅为2。4元吨,但如果运到山东内地就需要100多元,产成品运回港口成本则要翻倍。日照钢铁每年需要1000多万吨矿砂,仅此一项一年就比内地企业多出20亿元的利润。

杜双华和日照当地政府都成了赢家。而莱钢集团,则与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失之交臂。2003年2月签约时,莱钢是三方合作者之一。但因多种原因,莱钢中途退出,大量技术人员撤走。这一变故,一度让杜双华非常被动。

就在杜双华忙着数钱时,和他一样快马加鞭推进钢厂建设的戴国芳却被缰绳勒住。2004年4月,国务院工作组进驻江苏常州,调查铁本钢铁公司违规上马问题。随后,包括常州市委书记在内的多名高官被问责,戴国芳已经开建的厂区一片狼籍,他本人也因此锒铛入狱。杜双华此后谈起此事,依然心有余悸。某种程度上说,政府的支持和他的“快”为日照钢铁争得了生机。

与钢铁巨头的博弈

谁也没有想到,转折会这样快的到来。2008年的上半年,中国钢铁行业还是一片喜气洋洋,每吨价格以一天100-200元的速度“蹭蹭”上蹿。但到了下半年,风云突变。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钢铁价格急速下落。虽然气温依然很高,钢铁厂家却感到彻骨的寒意。

钢铁厂家迅速行动起来,最重要动作是压缩产量。道理很简单,钢材价格与成本严重倒挂,卖一吨亏一吨,库存积压严重。杜双华却反其道而行之。日照钢铁开足马力生产,并对下游客户给予大幅返利。就在这一阶段,日钢每月的亏损达到3亿元。所有人都目瞪口呆,议论纷纷,认为杜双华疯了。但杜双华却自有盘算。此时,因需求下降,境外铁矿石价格大幅下挫。日照钢铁原来购进的高价原料消耗完毕后,新进的原料价格远远低于同行,他的压力一下子减轻了很多。

在应对外部环境的压力的同时,杜双华还面临着一个更大的难题:与山东省内最大的钢铁巨头山钢的博弈。

2007年7月,山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意见》,计划将山东省内的钢铁企业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大的集团。2008年3月,山钢集团正式成立,注册资金100亿元。济南钢铁、莱芜钢铁和山东省冶金总公司所属企业的国有资产纳入其麾下。集团总资产850亿元,成为山东省最大的省属企业。为了实现山东省钢铁工业由内陆向沿海转移的战略,山钢计划在日照建立产能2000万吨的精品钢基地。日照钢铁已经形成规模,发展势头良好,自然成为整合的下一个目标。对于这一整合,杜双华起初并不是太情愿。因为两家的机制、目标差异明显。2007年,日照钢铁实现销售收入不到300亿元,但它的利润已经接近60亿元。反观同期的济南钢铁,营收虽然达到500亿元,但利润只有30多亿元。

2008年下半年钢铁市场的巨变让双方的重组迭生变数。经过数度谈判,2009年9月,山钢与日钢签定重组协议。协议规定,山钢持有日照钢铁67%的股份,杜双华持股33%。同时,设立一年左右的过渡期,杜双华将通过租赁的方式,自主经营日照钢铁。

协议签署后,正式的交割却一再延期。2010年9月1日山钢发布公告,重组方案调整,山钢将以一次性买断日钢评估后净资产的形式完成重组,交割日为2010年11月30日前。此后一度传出宝钢半路杀出,将收购日照钢铁的消息。但宝钢对此进行了否认。山钢也表示,由于重组千头万绪,必然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但原定计划不变。然而交割仍然没有落地。2010年12月1日,双方再次发布公告称,山钢收购日钢将延期至2011年2月。

此后,两家的重组渐渐沉寂。通过天眼查等软件查出的结果是,日照钢铁现在的股权结构是杜双华个人持股1。24%,京华日钢控股公司持股98。76%。而后者是则杜双华个人百分之百控股。

藏不住的第二富豪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特大地震,6。9万人遇难,1。79万人失踪。人们纷纷行动起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一直低调的杜双华作出了一个“高调”的举动:捐款1亿元。据日照钢铁的人介绍,当时杜双华作出这个决定前曾征求大家的意见,到底捐多少。大家七嘴八舌,也没有讨论出结果。后来杜双华听说,台塑的王永庆捐了1亿元,就说,那咱们也捐1亿元。因为日照钢铁并不是上市公司,完全属于杜双华拥有百分之百的股份。因此,这一个亿就是杜双华个人捐的。

这一举动使杜双华一下子站到聚光灯下。他一再拒绝各种采访,中央电视台举行的赈灾晚会也只是派了一个副总参加。但刻意的低调并没能让他安静太久。这一年的10月7日,胡润百富榜发布。39岁的黄光裕以430亿元财富,第三次当上中国首富。令人意外的是,杜双华以350亿元身价,超越了碧桂园的杨惠妍等人,一跃成为了第二名。而前一年,杜双华的身价只有80亿元,一年多的时间,增长了270亿元。

有媒体说,杜双华很早就有进入富豪榜的资格,2003年时,京华创新集团实现利税超过23亿元,利润10亿元,杜双华当时身价应该在50亿元左右。而当年排在第五名的刘永好身价是5。5亿美元。杜双华完全可以排在刘永好之前。只是因为他的低调,才一直没有被胡润等“挖掘”出来。

捐款1亿元后,日照钢铁的经营状况引来更多的人关注。2008年上半年,日照钢铁实现销售收入237亿元,利润57亿元,已经接近2007年全年的利润总额。杜双华这只伏在草丛中的巨兽,再也藏不住了。一直在密切关注着富豪们动向的胡润,当然不可能放过他。

杜双华成为第二名后,媒体蜂拥而至。但所有的人得到的答复是:采访?不可能!杜总从来不接受采访。不过,总有媒体锲而不舍。那一段时间,日照钢铁的书记廖海亭充当了“新闻发言人”的角色。他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愁死了”。据他介绍,当时听说胡润打算将杜双华排在第一位,杜双华派人到上海做工作,但胡润一直不同意。胡润的理由是,按照他们利润的4到6倍,推算其资产,杜双华的财富完全可以当首富。后来双方妥协,才将杜双华排在了第二位。有人开玩笑说,胡润就是一个害人精,他的那个榜就是“杀猪榜”,谁上去谁麻烦。有媒体曾采访过当上首富的黄光裕,黄光裕对此事的反应是一边笑一边说:“我烦死胡润了”。

看来,说自己是首富的人,大都不是真正的首富。而真正的首富,又都有着“幸福的烦恼”。

但杜双华的麻烦并没有就此打住。

2010年3月22日,力拓集团中国区首席代表胡士泰、员工王勇等4人受贿案在上海开庭。庭审中,4人被指控受贿8918万元,行贿方以中国中小型民营钢铁企业为主。其中最大的一笔是日照钢铁曾给王勇900万美元的“好处费”。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