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澄录(第1页)
陆澄录
【原文】
陆澄①问:“主一之功,如读书则一心在读书上,接客则一心在接客上,可以为主一乎?”
先生曰:“好色则一心在好色上,好货则一心在好货上,可以为主一乎?是所谓逐物,非主一也。主一是专主一个天理。”
【注释】
①陆澄,字原静,一字清伯,归安人。正德进士,授刑部主事,议大礼不合罢归。后悔前议之非,上言自讼,帝恶其反复,遂斥不用。
【译文】
陆澄问:“关于主一的功夫,比如读书,就一心在读书上用功。招待客人,就一心在招待客人上用功。这样可以算是主一的功夫吗?”
先生说:“贪图美色就一心在贪图美色上用功,喜爱财物就一心在喜爱财物上用功,可以算是主一的功夫吗?这只是所谓的追逐物欲,而不是主一的功夫,主一就是将心神专注在天理上。”
【原文】
问立志。
先生曰:“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能不忘乎此,久则自然心中凝聚,犹道家所谓‘结圣胎’①也。此天理之念常存,驯至于美大圣神,亦只从此一念存养扩充去耳。”
【注释】
①道家凝精修摄,久而精神状态入于特异之境界,谓之结圣胎。如宋修道者蓝方曰:“吾养圣胎已成。……”
【译文】
有人向先生请教立志的方法。
先生说:“只要念念不忘存养天理,就是立志了。能时刻不忘存养天理,久而久之心中自然凝聚天理,就像道家所说的‘结圣胎’一样。天理的念头常存,渐渐达到孟子所说的美、大、圣、神的境界,也只是从这一个念头存养、扩充开去的。”
【原文】
“日间工夫觉纷扰,则静坐;觉懒看书,则且看书。是亦因病而药。”
【译文】
先生说:“白天求学致知觉得烦躁混乱,那就静坐。懒得看书,就要去看书。这也是对症下药。”
【原文】
“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益,相上则损。”
【译文】
先生说:“与朋友相处,务必要谦恭相待,那么就会彼此得益。如果互相攀比,只会都贬损。”
【原文】
孟源①有自是好名之病,先生屡责之。一日,警责方已,一友自陈日来工夫请正。源从旁曰:“此方是寻着源旧时家当。”
先生曰:“尔病又发。”
源色变,议拟欲有所辩。先生曰:“尔病又发。”因喻之曰:“此是汝一生大病根!譬如方丈地内,种此一大树,雨露之滋,土脉之力,只滋养得这个大根。四旁纵要种些嘉谷,上面被此树叶遮覆,下面被此树根盘结,如何生长得成?须用伐去此树,纤根勿留,方可种植嘉种。不然,任汝耕耘培壅,只是滋养得此根。”
【注释】
①孟源,字伯生,滁州人。
【译文】
孟源有自负爱名的毛病,先生常常批评他。一天,先生刚刚责备过他,有一友人来谈最近自己修养的近况,请先生指正。孟源在旁边说:“这才刚刚达到我以前修行的水平。”
先生说:“你的老毛病又犯了。”
孟源脸色通红,想要辩解。先生说:“你的老毛病又犯了。”先生借此教导孟源:“这是你人生中最大的问题。就像方寸大小的土地上,种植这么大一棵树,雨露滋润,土壤肥沃,都只是在滋养这个树根。纵使要在四周种植一些五谷,上面被这棵树的叶子遮蔽着,下面被这棵树的根系盘结着,五谷怎么能茁壮生长呢?必须砍掉这棵树,一点根须都不留,才能种植五谷。否则的话,任凭你如何耕耘培植,也只是在滋养这棵树的树根。”
【原文】
问:“后世著述之多,恐亦有乱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