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职场中的特区(第1页)
第七节职场中的“特区”
陷阱7:职场中的人际关系环境是单一且不可逆的,这是宿命。
职场中的人际关系环境单一且不可逆,相信拥有这种思维方式的职场人士不在少数,而这样的想法对于沟通的影响是极为负面的。具体体现为,在与同事沟通时无法突破自己的角色(人设)限制,说话时总是维持着一种固定的逻辑、语境和气场,导致沟通的过程要不就是格外地顺,要不就是格外地难。沟通效果大起大落,大好大坏,表现得比较极端。
这也是一种思维陷阱。其最大的受害者往往是那些职场中的管理层,特别是领导风格比较强势的人。
许多强势的团队领导在日常工作中都会遇到这样的沟通难题:只要自己不主动发起,下属绝不会上赶着向自己汇报工作、传递信息。他们发现自己极易陷入一种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他们极具威严、说一不二,看似掌握着团队的一切;可另一方面,他们又备感孤立,似乎团队成员对待他们的态度永远都是敬而远之,让他们深陷信息孤岛之中无法自拔,好像自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局外人。这种矛盾而尴尬的处境,常常会令他们感到无比烦恼却又无可奈何。
其实,这些团队领导完全无须烦恼,只要他们能静下心来好好分析一下这种现状的成因,他们完全可以找到相对完美的应对方法。
下面,就让我们来做一下尝试。
为什么强势领导常常容易深陷信息孤岛之中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惧怕”。你的下属怕你,自然会对你敬而远之;可另一方面,你的下属怕你,也是你能做到说一不二、一呼百应的一个前提。
因此,解决问题的路线图只能是这样的:当你需要执行力的时候,你可以让下属怕你;可当你需要得到大量一手信息的时候,你必须做到让下属不怕你才成。
从表面上看,同时做到这两点似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过只要我们肯动脑筋想办法,任何不可能都可以变成可能。
我们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在公司里为自己建立一个沟通的“特区”。甭管你平时的管理风格是什么,也甭管发生什么事,只要你和你的下属同时身处这个特区之中,你就必须按照一个大家约定好的行事风格做事,绝对不可以逾越雷池半步。
这样一来,你就能成功地将“特区”内外的自己做一个有效的切割,让自己在“威严”与“慈祥”之中做自如的转换了。
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
实不相瞒,我自己也曾是一个极其严厉、极其不近人情的领导(后来管理风格的大转变,和对这种领导方式的深刻反思有直接关系)。不夸张地说,曾经有好长一段时间,下属远远见到我,都会立刻掉头跑开。可以简单地想象,那个时候的我非常“轻松”地被自己的团队所孤立,一方面品尝着信息孤岛的苦涩,一方面努力寻找问题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后来,终于让我想出了这个“沟通特区”的招数,于是急忙将其付诸实践。
我公开对外宣布:任何希望和我直接沟通的员工,只要他走进我的办公室,无论他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我都不生气、不发火、不泄密(我称为“三不政策”),努力做一个好听众和好的心理医生;绝对君无戏言,说到做到。
刚开始的时候,事情的进展并不顺利。由于我平日里作风强势,动辄高声训斥自己的下属,致使下属对我的这个新点子充满疑惑,不知道我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无奈之下,我只好加强宣传攻势,逢人便大讲特讲我的“特区政策”,鼓动他们不妨做一次尝试。在我的一再努力下,终于有人战战兢兢地敲响了我办公室的门……我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充当了一个平易近人的沟通对象,沟通的结果超出这位员工的期望值,令他满意而归。从那以后,局面就逐渐打开了。越来越多的员工走进我的办公室,把这里变成了一个可以畅所欲言而又不用担心承担任何后果的场所。
不过,这一回该轮到我自己担心了。我担心这种局面持续下去,我的办公室会沦为一个自由市场,所有人只要对现实稍有不满便会闯进来向我发泄,搅得我疲于应付、无暇工作。可是没过多久,我便发现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在经历了最初短暂的喧嚣之后,我的办公室很快便恢复了从前的平静——不是因为我破了戒、食了言,而是因为员工的内心世界获得了久违的平衡——其实,我们的员工很可爱,对他们来说,发泄与否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一旦有了不满和意见,公司是否为他们准备好了发泄的机会和场所。一旦他们意识到这种机会和场所的真实存在,许多意见和不满他们常常能够自我消化,无须将其真正发泄出来了。
可以说,我的这个招数获得了初步成功。这个事实也给了我本人很大的信心,让我在与员工的沟通事宜中更加得心应手。
当然,公司里的沟通特区不一定非得是领导的办公室。每一个人的工作风格和习惯不一样,特区的形式也可以有所不同。
比如说,电话就可以是一个很好的特区。许多强势的团队领导常常都会为没有下属敢于主动给自己打电话这件事情烦恼。既然如此,那就不妨把“电话”这一沟通工具辟为一个“专属特区”。你可以郑重地向员工承诺:只要是你们主动打过来的电话,无论电话的内容多么让我上火,我也绝不生气、绝不骂人!相信只要你的诚意足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之后,你的电话热线一定会真正地“热”起来。而且,请绝对相信我,这种热度一定是适宜的、有分寸的,不至于让你疲于应付、焦头烂额。就像我在前面所说,员工要的是一个能够心无旁骛地与领导进行平等沟通的场所,而不是一个肆意倾倒负面情绪的垃圾站。只要你能让员工真正确认这一点,他们便会放心了。他们会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与爱护这个难得的沟通渠道,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轻易动用它,绝不会因为自己的肆意妄为导致领导收回成命,那样就得不偿失了。更何况,你并没有完全改变自己的强势工作风格,只是在自己和员工之间创造了一种特殊的沟通方式而已。员工对你的敬畏感并不会因此而彻底消失,所以绝不致蹬鼻子上脸,索取无度。
要想经营好公司里的沟通特区,必须高度注意以下三个要点:
第一,不能言而无信。
“特区”理念得以实现的一个最重要的前提就是不能言而无信。这样的事情只要发生一次就等于自毁长城,再也没人会相信你。这一点无比重要。所以,基本上可以说,这个方法灵或不灵,完全在于一个要素:领导的人品。领导会做人,守诚信,能够让下属员工信任乃至信赖你,那么任何与下属员工之间的沟通都不是一件难事。反之亦然。可必须承认,做到这一点并没有那么简单,一来官僚主义思想不容易控制,做领导的人在下属面前总会有一种“生杀予夺一切在我”的自负和优越感;二来下属员工也不是省油的灯,总会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来令你气愤难耐,让你无法遏制骂街和“泄密”的冲动。所以,归根结底这是一场意识、意志和耐性的考验,经得起这个考验,你就能一马平川;经不起这个考验,你就会寸步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