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主题20 童年游戏解烦忧 折杨柳歌其一城南旧事一匹出色的马(第2页)
《城南旧事》是作者林海音以自己7岁到13岁的生活为背景创作的。作者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时看到的那些景色,遇见的那些人物,于是就用文字记录下来。虽然实际的童年已经过去了,但心灵的童年可以用文字永存下来。
连读
童年,是我们人生中一段美妙而珍贵的时期。在童年,我们总是沉迷在各种好玩的游戏之中,无忧无虑,快活极了。
课文《一匹出色的马》中,妹妹一开始求妈妈抱,妈妈不抱她就转身求爸爸抱,一副淘气撒娇的样子,很是常见。可是,爸爸却送给她“一匹出色的马”,妹妹高兴地“跨上马”,蹦跳着回到了家,心情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说明,同样的事情,以游戏的方式去完成就会变得好玩、有趣,原有的困难好像也不存在了,这也反映出妹妹的天真、可爱。
古诗《折杨柳歌(其一)》中的“玩具”同样是柳条,不过换了个玩法:春天的柳条细嫩柔韧,正好成了“做手工”的绝佳材料。由此看来,玩乐不一定非要有高级的玩具、复杂的规则,最简单、最常见的素材也能给孩子们带来游戏的快乐。
《城南旧事》的节选文字主要写了“踢毽子”这种游戏,你一定也不陌生吧?不过你可能不知道,踢毽子竟然自古就有了。古时候的孩子一定也是爱玩爱动的。不过,由于时代的发展变化,毽子的制作也经历了一些改变。作者回忆了童年时候毽子的制作,原来生活中的许多东西都可以变为毽子的材料,自己亲手制作,也别有一种趣味。这小小的毽子,可以踢出各种花样,还可以配合有趣的顺口溜,怪不得作者玩得这么痴迷。
现在的我们,拥有品类繁多的玩具,而古时候的孩子,常常在大自然里游戏玩耍,斗草、采白莲、抓鱼、放风筝、捕知了……这些不一样的体验,都发生在美好的童年。
点读
◆陈伯吹
陈伯吹(1906—1997)是我国儿童文学的一代宗师,也是著名的翻译家、教育家。他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了儿童文学事业,在海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被誉为“东方安徒生”。1981年,陈伯吹先生将他一生的积蓄捐献出来,设立了“陈伯吹儿童文学奖”,鼓励国内作家参与儿童文学创作。
◆文、蚊、纹
这几个形近字,可以借助偏旁来区分。“蚊”是虫字旁,说明与昆虫有关;而“纹”是绞丝旁,指的是事物的纹理,比如花纹、木纹、皱纹。
我们还可以用一句话来记这几个字:一只蚊子飞过来,不小心掉进了小文的水杯里,水面泛起层层波纹。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这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在《宿新市徐公店》中的诗句,意思是说,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飞入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这两句诗描写了天真的孩子们追赶蝴蝶的场景,画面生动鲜活。
读后练
你最喜欢什么游戏?请你试着用两三句话来介绍一下游戏的相关事项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