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心肺复苏和时间赛跑(第2页)
所以如果碰到有人心跳骤停、晕倒在地,把握好黄金4分钟,才能够使患者得到有效的施救。
高质量心肺复苏的三个要素
家庭高质量心肺复苏主要包括胸外按压、人工呼吸和电击除颤三个方面。
高质量胸外按压需要注意五点:按压位置、按压姿势、按压深度、按压频率、按压回弹。详细内容会在第五节中进行阐述。此外,在人员更换、电击除颤等过程中,尽量减少按压中断的时间是非常重要的。
高质量人工呼吸需要注意:30次胸外按压后做2次人工呼吸,吹气过程中要看到胸廓有起伏。具体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会在后面介绍。
高质量电击除颤需要注意:如果能拿到除颤仪,要尽快、正确地除颤。具体的电除颤方法后面会详细介绍。
胸外按压更重要
身体前面的胸骨、后面的脊椎,加上连接在中间的肋骨组成了一个有弹性的闭环,胸外按压是通过按压胸骨中下段,利用胸廓弹性闭环的下陷和回弹,使得心脏血液流动被动进出,从而产生动力,推动血液流动供给心、脑等全身各组织器官,如下图所示。
而人工呼吸,是将氧气送入患者肺内,与按压产生的血液流动形成氧的交换,将氧输送给心、脑等全身各器官。
在医院,医护人员会使用球囊面罩(又称简易呼吸器,见下图)来实施人工呼吸,在重症医学科(ICU)里面,我们还会用呼吸机帮助呼吸。而对于院外心跳骤停患者来说,没有器械可以使用,可以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媒体在报道心脏骤停急救新闻时,往往会突出描述施救者使用人工呼吸的细节来彰显正能量,却忽略了更重要的胸外按压。但其实对于大多数院外心脏骤停患者来说,胸外按压比起人工呼吸要更加重要。
大部分的院外心跳骤停是心脏疾病导致,所以若要救人,保证心脏的动力、想方设法让心脏重新跳起来是非常重要的。
胸外按压,就是用外力来起到使心脏跳动并维持全身血液循环的作用,在维持循环的同时有可能让心脏回归到正常的跳动。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可以迅速恢复心脏的正常跳动,抢救效果更好。如果附近有AED,请立即进行电击除颤。
心跳呼吸骤停后,由于心脏停止搏动,血液不再流动,此时不能把血液和氧气输送到各个组织器官,即使进行了人工呼吸,把氧气送到了肺,也不能到达全身各处,只有血液流动起来,经口对口人工呼吸送入的氧气才有意义。
因此,胸外按压比人工呼吸更为重要。并且在心脏骤停发生的前几分钟,身体内还是有一定氧气储备的,及时的胸外按压也能够使血液中携带的部分氧气到达全身各处,维持身体器官的功能。
对于溺水导致的心脏骤停患者,缺氧是病理生理过程的核心,所以逆转缺氧是抢救的核心内容,需要按照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电击除颤的顺序进行抢救。
家庭急救——心肺复苏怎么做?
虽然我希望所有人都用不到心肺复苏的急救知识,但是学习并了解大体过程是必要的。
如果发现家中有人晕倒在**、地上,首先要判断的是反应。怎么判断呢?可以轻拍他的双肩,在两耳大声呼唤:“你怎么了?你怎么了?”如果这时他没有反应,就需要继续判断患者是否有呼吸,具体方法在第三节曾提到。同时还要指定家里的一个人抓紧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如果知道家附近哪个地方,比如说楼下的超市或者附近地铁站有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并且家里还有其他人,可以让他把AED拿回来使用。
如果只有自己一个人在患者身边,可以在免提状态下拨打急救电话,同时立刻开始心肺复苏。如果不幸手机不在身边,那就先做5轮心肺复苏(每轮是30次胸外按压加2次人工呼吸),然后再去拨打急救电话。
作为专业的医生,如果我发现有人晕倒,需要做心肺复苏,那么我在观察对方呼吸的同时,还会触摸颈动脉判断是否有搏动。但是,最新的《2020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对非专业医务人员没有提出触摸颈动脉搏动的要求,也就是说,作为非专业医务人员只要观察到无反应、无呼吸,就可以立即开始心肺复苏了,不需要去判断颈动脉搏动。
进行胸外按压的时候,首先,要把患者转移到平坦的地面或者硬板**。如果是硬板床,只是上面铺了一层褥子,可以直接开始做按压;如果是非常软的床,就需要在患者的身子底下垫一层硬东西,如硬纸板甚至菜板,目的是防止在按压的过程中患者整个人都陷下去,达不到按压的目的。
患者需要保持仰卧位,同时解开他们的衣领、腰带。解开以后,跪坐在患者的任意一侧。双手要伸直,利用上半身的重量去往下压。
《2020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关于按压位置的建议是胸骨中下端。胸骨就是胸前正中的大骨头,上面和下面都有一个凹陷。胸骨中下端,大概就在胸部中央的位置了。
伸出一只手,把掌根放在患者的胸骨中下端,另一手平行重叠于此手背上十指交叉。注意手臂要伸直,肘部不可弯曲,肩膀位于手掌的上方。利用上半身的重量垂直用力地往下压,按压的深度为成人5~6厘米,儿童5厘米,婴儿4厘米。
至于按压的速度,要达到100~120次/分钟。有人可能会问,正常的心脏跳动不是60~100次/分钟吗?为什么按压的速度要达到100~120次/分钟呢?
那是因为正常的心脏跳动,每次的射血量大概在60~80毫升。当心脏停止跳动后,通过胸外按压所能够达到的射血量是远远不够的,可能只能达到30%左右。所以,为了保证全身器官血和氧的供应,就需要通过加快速度来保证心脏按压、收缩的频率。简单来说就是,质量不够,数量来凑。
按压30次,数数: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0次按压结束以后,下一步要做的就是人工呼吸。
要做人工呼吸,首先需要查看患者的嘴里是否有其他东西。如果有呕吐物,或者假牙,要把它取出,将口腔清理干净后再进行人工呼吸。
清理干净后,一只手按住患者的额头,另一只手抬起下巴,抬起来的目的,是让整个气道呈一条直线,使之非常通畅,可以把气顺畅地吹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