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灵州保卫战(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不过,赵光义将吕端的意见稍微进行了修改。赵光义不让这五路人马都去解救灵州,而是只派了李继隆一支人马去营救灵州,其他四路兵马则去攻打平夏。因为平夏地区是李继迁的老巢,只要这四路人马去攻打平夏,李继迁不可能置大后方不顾,一味攻取灵州。说白了,这就是给李继迁来一招“围魏救赵”,群臣都赞扬赵光义英明神武。

于是,朝廷的旨意以最快的速度,下达给了朝廷拟定的五路兵马主将。随即,十州都部署李继隆出环州(今甘肃环县),容州观察使丁罕出庆州(今甘肃庆阳),殿前都虞候范廷召出延州,殿前都指挥使王超出夏州,西京作坊使张守恩出麟州(今陕西榆林神木县)。

此时,灵州已经被李继迁围住。但宋朝派出的李继隆,却没有及时救援灵州。原来,当大军出动以后,李继隆觉得应该集中兵力攻击平夏地区,只要平夏被宋军攻破,李继迁就成了孤家寡人,到时候再由占据平夏的宋军去攻击,必能将李继迁一网打尽。

但其他将领还是担心,毕竟这样是违背圣意,这可是欺君大罪,谁能承担得起?但李继隆觉得,这件事他全权负责,不用担心违背圣意。况且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每次打仗,都需要前线将领根据战况,做出战略部署的实际调整。

众将只能听从李继隆的命令,反正李继隆是主将,等官家怪罪下来,自有李继隆担着,其他人不过是落实主帅的命令罢了。

于是,原本计划四路大军围攻平夏的行动,变成了五路大军共同围攻李继迁的大后方。

解围灵州的宋军,扑向了李继迁的老巢平夏,这让李继迁始料未及。此前李继迁已做好了与宋军援军打硬仗的准备,宋军若来,必然也是围攻他,逼迫他撤退,可谁能想到宋朝援军不但不救援灵州,反而去了他的老巢。

得到宋朝五路大军围攻平夏的消息,李继迁不敢有丝毫迟疑,马上从灵州撤军,回援平夏,灵州之围迎刃而解。

但李继迁与宋军的斗争并没有结束,他率部对宋朝五路大军展开迎击。

刚开始的战役中,双方都有试探彼此的意思。在弄清楚对方的手段和力量之前,考量一番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刚开始的几场战斗就有些松松垮垮,双方在战争中互有胜负。

最终,宋军与党项军在乌白池(今宁夏灵武东南)相遇,随即展开大战。这次,宋朝五路大军以绝对的优势压向了李继迁的回马枪。李继迁部不敌,败走。

宋军追击了一番,但李继迁的骑兵在行进过程中发挥了优势,宋军望尘莫及。他们回撤的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宋军没有继续追击,而是主动撤回。至此,第一次灵州之战结束。

次年,雄才大略的赵光义因为箭伤发作,最终没有挨过病魔的折磨,驾崩了。皇位由赵光义的第三子赵恒继承,是为宋真宗。这时候,盘踞在定难地区的李继迁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便故技重施,给宋朝上书,请求归附宋朝。此时,刚刚继位的宋真宗,虽然粉碎了王继恩等人的宫廷政变,但还没有稳固皇位。这种情况下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稳定四方,让他的统治有个过渡期。于是,宋真宗同意李继迁的归附请求,授李继迁为夏州刺史、定难军节度使。

但李继迁似乎也了解到了宋朝内部的不稳定,受任夏州刺史后,他继续在宋朝的边境上烧杀抢掠,不断挑衅宋朝的边境。宋朝对于李继迁这种反复无常的行径,选择了忍耐。

李继迁看到宋朝对他的不断骚扰行为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便变本加厉地掠夺,宋朝边境上时常燃起战火。那些边境百姓也都及时回撤到边境线以内,放弃了边境上的家业。

公元1001年初夏,此时的宋朝与辽国的战争也徐徐展开。整个关南地区,时常遭受辽军的侵袭。这种情况下,宋朝只好把注意力放在了与辽国的对峙上,暂时让定难地区的守将做好防御之策,不主动出击李继迁,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但此时,经过洗牌的吐蕃已诞生了新的六谷部长潘罗支。他请求宋朝加封,并希望宋朝出兵攻击李继迁。宋真宗采纳了潘罗支的建议。

吐蕃与李继迁的较量,就此展开。(16)

这时候,李继迁已经攻陷宋朝的清远军,率大部队在灵州集结,准备继续攻打灵州。灵州只有数千人镇守,灵州的知府是裴济。他马上组织人进行防卫,并派出了亲信前往朝廷报送消息。

战报犹如雪片一样从前线飞来。此时的宋朝内部,又出现了放弃灵州和死守灵州的两派。

坚持死守灵州派认为,灵州地理位置特殊,宛如一枚楔子,钉在灵州腹地,周围全是党项人。只要有灵州在,党项人就别想轻易围攻宋朝边境。更重要的是,灵州直通西域,是宋朝与西域的门户。灵州若失,势必会阻断中原与西域的交往。整个丝绸之路的贸易也会中断。右仆射张齐贤主张,无论如何都要守住灵州。

主张放弃派认为,灵州已是孤城,周围全是党项人,宋朝调兵不便,增援也很困难。要这样一座孤城实在没有意义,还不如将灵州之地的老百姓全部内迁,给党项一座空城。这样一来,即使党项人拿下了灵州,也等于一无所获,短时间内想恢复灵州的生机不现实。即使是宰相李沆,都认为主动放弃灵州利大于弊。(17)

这场争论,又持续了很长时间。看来皇帝不拍板,主动放弃还是坚持死守都只是朝堂上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最终,宋真宗决定守住灵州。如张洎所言,灵州是直通西域的门户,战争还没有开始就主动放弃,是为下策。争论了一番后,宋真宗终于下定决心,增援灵州。

于是,宋真宗拜王超为主将,张凝为副将,宦官秦翰为监军,统兵六万,远征党项,支援灵州。(18)这次,和上一次五路大军增援灵州一样,宋朝派出了主力部队。然而,事情非常不凑巧。李继迁围困灵州之后,便在1002年年初对灵州实施围攻之策,他似乎预料到宋军会来增援灵州。他汲取了上次被宋军袭击大后方的教训,命党项部队不惜一切代价夺取灵州。

灵州保卫战打得异常惨烈,城池上的宋军士兵拼尽了全力,依然难以抵挡党项部队一拨又一拨的冲击。党项人死死围困住灵州,致使宋军的粮草不能进入城内。当时灵州城内的粮价与黄金一个价位,但依然没有粮食。灵州城的很多百姓都处于饥饿之中,士兵也食不果腹。(19)裴济被困两个多月,依然没有等到援军的到来。(20)三月初时,灵州终于被李继迁攻破,裴济英勇殉国。(21)

当王超率领的宋军到瀚海(青海湖)要道之时,派出的斥候传来消息说,灵州的城墙上已经插满了党项人的旗帜。此时的灵州,已经成了李继迁的大后方。那么,王超该怎么办?是继续攻击灵州,还是给朝廷上书,进一步征求朝廷的意见?王超选择了后者。如今的灵州,已经有党项大部队驻扎,王超的六万大军不见得能攻打下灵州。即使是眼前的瀚海之地,王超的部众都不见得能顺利过去。

李继迁为了让灵州彻底归属于党项,不久便改灵州为西平府,确定了灵州的地位。这一举措,宋朝难以预料。李继迁认为:“西平北控河、朔,南引庆、凉,据诸路上游,扼西陲要害,若缮城浚濠,练兵积粟,一旦纵横四出,关中莫知所备。”(22)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