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的亲征之旅(第4页)
(22) 《宋史·列传第四十一》:“十日之间未有捷报,时当如何?”
(23) 《宋史·列传第四十一》:“帝默然良久,曰:‘立皇太子。’”
(24) 《宋史·列传第四十一》:“旦既至京,直入禁中,下令甚严,使人不得传播。”
(25) 《宋史·卷七》:“癸酉,驻跸韦城县。”
(26) 《续资治通鉴·卷二十五》:“诏王超等率兵赴行在,逾月不至。”
(27) 《续资治通鉴·卷二十五》:“将入,闻内人谓帝曰:‘群臣辈欲将官家何之?何不速还京师!’”
(28) 《续资治通鉴·卷二十五》:“辽师益南侵,帝驻跸韦城,群臣复有以金陵之谋告帝宜且避其锋者,帝意稍惑,乃召寇准问之。”
(29) 《续资治通鉴·卷二十五》:“帝意未决。准出,遇殿前都指挥使高琼。”
(30) 《宋史·列传第四十八》。
(31) 五代至北宋初年名将,与赵匡胤等结为“义社十兄弟”。
(32) 《续资治通鉴·卷二十五》:“太尉受国恩,何以报?”
(33) 《续资治通鉴·卷二十五》:“琼武人,愿效死。”
(34) 《续资治通鉴·卷二十五》。
(35) 根据《宋史》整理而成。北宋的军事政策又称“出戍法”。北宋初年,宋太祖采纳宰相赵普的建议,以禁军分驻京师与外郡,内外轮换,定期回驻京师,故称更戍法,但将领不随之调动,使“兵无常帅,帅无常师”。此举对防止将领专权有利,却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更戍军冠以驻泊、屯驻、就粮等名目,通常出戍京东、京西、河北、河东、陕西、江南、淮南、两浙、荆湖、川峡、广东等地戍军,以三年为期轮换。
(36) 《续资治通鉴·卷二十五》。
(37) 《续资治通鉴·卷二十五》。
(38) 《续资治通鉴·卷二十五》:“机不可失,宜趣驾!”
(39) 《续资治通鉴·卷二十五》:“时王应昌带御器械侍侧,帝顾之。”
(40) 《续资治通鉴·卷二十五》:“陛下奉将天讨,所向必克,若逗遛不进,恐敌势益张。”
(41) 《续资治通鉴·卷二十五》:“帝意遂决。”
(42) 《续资治通鉴·卷二十五》。
(43) 古县名。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治所位于今河南省滑县东南,属滑州。唐仪凤元年(公元676年)移治其城西北滨河之新城,永昌元年(公元689年)又移治故城南。
(44) 《续资治通鉴·卷二十五》。
(45) 《续资治通鉴·卷二十五》。
(46) 《续资治通鉴·卷二十五》:“寇准固请幸北城。”
(47) 《续资治通鉴·卷二十五》。
(48) 《续资治通鉴·卷二十五》。
(49) 《续资治通鉴·卷二十五》。
(50) 《宋史·列传第四十》。
(51) 《宋史·列传第四十》:“上还行宫,留准居城上,徐使人视准何为,准方与杨亿饮博,歌谑欢呼。”
(52) 《宋史·列传第四十》:“准如此,吾复何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