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身陷旋涡的王继忠被俘(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身陷旋涡的王继忠被俘

咸平六年(公元1003年)四月初,一个莺飞草长的季节。宋辽边境上,已有春夏之交的暖意。边境上的麦子已经抽穗,整个关南地区散发着麦子的清香。

边境上的百姓也都开始出动,准备一些简单农事。近几年来,辽宋边境不平静,动辄就有战乱发生。战争的无休无止,让许多有能力的百姓都举家南迁,向黄河以南的地方搬家了。留下的,都是些老弱病残幼,以及犯了事、不愿意在太平盛世安分守己好好待着的青壮年,他们在辽宋战争的旋涡里苦苦挣扎着。

尽管如此,宋朝的守将们也都在竭尽全力保卫着他们。可驻守在此地的宋军,也面临着巨大的考验。若辽国大军来袭,宋军抽不出人力来保护的那些百姓,到时候就只能各奔东西了。

宋朝边境上那些守将一如既往地操练着,防御可能即将发生的战事。宋辽的斥候也都在各自的边境线上探听虚实,收集情报。不管在何朝代,战争情报的准确性都对战争的胜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果然,没过多久,那些分散在辽国境内的宋朝斥候就探听到辽将要攻宋的消息。情报从各处汇集到关南前线,供主将甄别分析,最终做出决定。

此时,宋朝的高阳关三路都部署兼定州都部署叫王超。这个人会不止一次出现在这段历史中。他人生的辉煌,也在这段时间爆发。

此前,王超的主要防御之地在西北。他与李继迁对峙,也拯救过灵州(今宁夏灵武西南)等地,在后文将有详细叙述。只是到了咸平六年(公元1003年)时,朝廷将王超从西北战场调至辽宋主战场,还让他担任了高阳关三路都部署兼定州都部署。这个高阳关都部署外加定州都部署,是一方诸侯,几乎掌管着关南地区所有地方的军队调度权。

看到情报后,王超及时召集部将商议防御之策。行军司马、中层将领,还有幕僚都聚集在一起,各抒己见,共同研究两全之策。王超又派出更多细作,去辽营收集情报。

不久,那些细作便传回更多情报。王超等人对传来的各类情报进行梳理,得出了一个惊人的消息:辽为洗刷两年前围攻威虏军时遭受重创的耻辱,欲派出南府宰相耶律诺衮、南京统军使萧挞凛攻宋。

消息在宋军军营炸开了锅。

辽军此番到来,宋军又不得不面对一场大战。这已不是宋朝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必须要应战的问题。

将领们问主帅王超对眼前局势的态度,等他拿个主意,王超却不以为然,而且表现得淡定自若,让他们遇事先别慌,保持冷静,从长计议。此时,他身边的谋士向他进言:是否要将此事上报给朝廷?但他还是没有表态,而是沉浸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若有所思,一言不发。将领们一个个都看着他,不知道他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王超突然想到了一个人——周莹。但紧接着,他的心里闪过了一丝担忧,便暂时放下了动用这个人的念头。

随即,王超吩咐众将,要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事情还没到十万火急之时,临危不乱才是将帅应有的素质。临了,王超还补充了一句,万一这是辽军扔出的空包弹,故意给我们制造紧张气氛,我们岂不是自乱阵脚?

众人听了这话,便不再多说什么了。有些将领性子急,受不了被辽军压着打这窝囊气,就在大帐中来回走动。不过,既然王超没有下令迎战,他们就只能等待。

王超对众将交代,要内紧外松:为了避免引起慌乱,对外要表现得很放松。但内部的主要将领一定要重视起来,万万不可麻痹大意。

王超派人继续探听消息。各种情报满天飞,内容真假难辨。但过了几天,有确切消息传来:辽军正在集结大部队。这时候,王超知道,战争就要开始了。此前得到的消息,得到了验证。王超早已料到,辽军要一雪被威虏军重创之耻,这不过是个时间问题。如今,辽国休整过后,终于带大军来攻宋了。

不过,如今情况不明朗,辽军是要找威虏军雪耻还是要攻打定州并不确定,一切还得看辽军动向。两年前威虏军重创辽军,杀了辽军两万多将士,这是一笔血海深仇,辽军自然不会善罢甘休,可突袭高阳关同样也是报仇。对他们来说,攻城略地,狙杀宋军,就是报仇,不管是对威虏军,还是对高阳关守军。

这也是王超让人密切注视辽军动向的原因。王超做了两手准备:若辽军攻打威虏军,高阳关守军在保证高阳关防守的同时,回救威虏军;若辽军攻打高阳关驻守镇州、定州等地,高阳关大军也会全力以赴,杀辽军一个措手不及。

然而,就在这时,前线斥候传来的各种情报都指向同一个地点:定州。王超起初觉得辽军定会攻威虏军,因为定州有大集团军压阵,辽军不会轻易去攻。可所有情报都表明辽军要攻取的目标就是定州。

这绝不是斥候们上了辽军的当,被辽军释放的烟幕弹所迷惑。派出去那么多斥候,总有人会发现事情的真相。

果然,不久辽军就抵达了定州,并很快对定州前线的望都形成了围攻之势。

这次,又是老对手见面。辽军最高指挥官是南京统军使萧挞凛和南府宰相耶律诺衮。在与辽军的多次对峙中,这两人也成了宋军的强劲对手。就是这个萧挞凛,俘获了人称“无敌将军”的杨业。此后,萧挞凛被辽派遣到东部战区执行任务,若非耶律斜轸和耶律休哥相继离世,萧挞凛可能还回不到南方战场上来。

王超赶紧召集部下商议对策。定州副都部署王继忠,也就是王超的副手,火速赶到了王超的大帐。王继忠的意思是马上驰援望都,因为望都虽然在定州侧翼,却是定州的门户。宋军如果稍有迟疑,望都就可能被辽军攻破。望都若破,就等于定州被辽军撕开了一道口子,对于高阳关的防守非常不利。其他将领,也都纷纷赞同王继忠的话。

还有人提出,让高阳关和镇州的宋军也来攻打辽军。如此一来,宋几路大军便会对辽军形成包围之势,有望一举消灭萧挞凛的主力。退一步讲,即使消灭不了萧挞凛,也能重挫辽军锐气。在群策群力中,宋军抵御辽国大兵压境的策略研究出来了。王超同意调遣高阳关和镇州主帅支援定州的意见。所有人一致认为,只要高阳关和镇州的守军都来攻击辽军,加上定州守军,定能将萧挞凛击败。

众人目标一致,火速救援望都。

临行前,王超一面派出一千五百人去试探辽军虚实,意图拖住辽军,一面命人将辽军攻打定州的消息上报给朝廷。辽军骑兵迅速在望都摆开阵势,叫嚣着向望都发起了进攻。(2)

这里顺带提一下萧达兰。史籍资料中的萧达兰其实就是萧挞凛。

王超派出的一千五百人,面对辽军骑兵大部队,没有丝毫优势。两军交战,厮杀惨烈,好在还有望都县的宋军守军。

派出先锋队后,王超又派出亲信,给镇州守将桑赞和高阳关行营都部署周莹送去了联合作战部署图,要求桑赞和周莹火速召集军队赶往望都救援。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