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阅读主题13 一起阅读大自然(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在会读它的人看来,也是一本有趣的书。

建筑工地上挖出了一块灰色的石头,你只知道这不过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可在懂得大自然文字的人看来,它并不普通。它是石灰石,是由碎贝壳形成的。大家都知道贝类是海洋的居民,可见在远古时代,现在是城市的这块地方曾经是一片汪洋。

在森林里行走,有时会忽然看到树林当中立着一块很大的花岗石,它是怎么到这儿来的呢?谁有这么大的力气把它搬到森林里来呢?而且,它又是怎样穿过茂密树林的呢?认识大自然文字的人,立即会说,它不是人搬来的,而是冰搬来的。那些冰块从寒冷的北方“爬”过来,沿路把大大小小的石块带着一起走。这是好久好久以前的事了,当时这儿根本就没有森林。周围的森林是后来才长起来的。

要学会认识大自然的文字,从小就应当到树林里或者田野上走走,注意观察。假如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应再到书里去寻找,看那里有没有解释。你还应该去请教有学问的人:这是什么石头?这是什么树?总是坐在家里的人,永远不会懂得大自然的文字。

解读

大自然中的万物蕴藏着无穷的知识和奥秘,在善于观察、懂得科学的人看来,这些事物就像能够读懂的文字,自古以来,随时给人们帮助和指引,让我们更加了解世界。作者鼓励我们走向自然,去观察、思考、学习,读懂自然这本大书。

连读

课文《读不完的大书》讲的是大自然中万事万物带给我们的乐趣,只要走进自然、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看不尽、玩不够的新鲜事物。作者先写的是动物——麻雀、老鹰、小蚂蚁,然后写植物——花、草、树、竹子。作者不仅写出了这些事物的丰富、有趣,还写出了这些事物带给他的感觉和启示。

现代文《大自然的文字》讲的是大自然中的科学知识。文章中提到:星星可以为我们指引方向,云的形状可以为我们提示天气,石头可以告诉我们地质的变迁。即使你现在还读不懂这些“文字”也没有关系,只要走进自然、多提问题、探寻答案,慢慢就会读懂更多大自然的文字。

这两篇文章不约而同地都把大自然比喻成“一本大书”,就是因为大自然中的事物太丰富,蕴藏的奥妙无穷无尽,我们要像读书一样,到大自然中去探索和学习。

虽然古诗《岭梅》没有把大自然比喻成书,但诗中的含义和感情是一样的:诗人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他觉得大自然中每时每处都有像诗一样美好的事物值得去观赏。

小朋友更应该亲近自然、尊重自然,经常走出家门,到大自然中去。

这一节的主题就是:大自然丰富多彩、奥妙无穷,我们在大自然中可以发现乐趣、找到灵感、学习知识。

点读

◆应接不暇

这个成语原本的意思是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用来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岭梅》这首诗中,诗人看到满山的梅花,眼睛都看不过来了,这样的感觉就是应接不暇。

◆北极星

北极星,在中国古代又称“北辰”“紫微星”,指的是最靠近北天极的一颗恒星。因为北极星位于地球地轴的北端,在地球自转的轴上,所以地球自转时,北极星的位置看起来静止不动,一直在我们的北方,因而可以为人们指引方向。

读后练

请你观察身边的自然环境,选择一种事物或一种现象,探索和发现其中蕴含的科学知识,用一段话描述出来。

我观察的事物或现象是:

其中蕴含的科学知识是: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