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主题10 介绍城市的特点(第2页)
柏林市内市外常看见运动员风的男人女人。女人大概都光着脚亮着胳膊,雄赳赳地走着,可是并不和男人一样。她们不像巴黎女人的苗条,也不像伦敦女人的拘谨,却是自然得好。有人说她们太粗,可是有股劲儿。施普雷河横贯柏林市,河上有不少划船的人。往往一男一女对坐着,男的只穿着游泳衣,也许赤着膊只穿短裤子。看的人绝不奇怪而且有喝彩的。曾亲见一个女大学生指着这样划着船的人说:“美啊!”赞美身体,赞美运动,已成了他们的道德。星期六星期日上水边野外看去,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谁都带一点运动员风。
解读
这段文章为我们介绍了近一百年前的异国城市——德国首都柏林。我们阅读时,要特别关注作者介绍的顺序:先介绍街道,柏林街道最主要的特点是“宽大”,其中最宽大的街道就是“菩提树下”;然后沿着这条街向西,介绍勃朗登堡门;再经过这道门,来到广阔的蒂尔加藤公园;最后介绍柏林人身形健美、爱运动的特点。
连读
在这一节,我们看到的是古今中外特色不同的城市:《海滨小城》介绍的是一座现代的广东海边小城,特点是美丽整洁;《登观音台望城》介绍的是一千多年以前大唐的首都长安,特点是规模宏大、规划严整;《柏林》介绍的是近一百年前欧洲的名城柏林,特点是宽阔、大气、富有活力。
世界上没有从相貌到性格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地方、每座城市也都有自己的特点。要为读者介绍一座城市,就得抓住特点来写,这样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把中国的小城和德国的柏林写成一个样子,那肯定写不出好文章。
我们如何读出这些特点呢?这就要抓住一些关键词句,比如:《海滨小城》中的“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小城的公园更美”“小城的街道也美”;《登观音台望城》中的“似围棋局”“如种菜畦”;《柏林》中的“柏林的街道宽大、干净”“这是柏林最大的公园”“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谁都带一点运动员风”……
除了读出城市的特点,我们还要注意文章的结构。一座城市很大,可以介绍的内容很多,不可能把这座城市里的每个角落、每处风景都介绍到,所以作者会选择给他印象最深、最能表现城市特点的内容。而且,先讲什么、后讲什么也很重要,如果是想到一处地方就写一处,蹦来蹦去的,读者看起来可就“晕头转向”了。
《海滨小城》选择的是海上、海滩、庭院、公园、街道这五个场景,顺序是从海上到城中;《柏林》先把我们的视线引到最宽阔的大街,然后顺着这条街向西来写勃朗登堡门、蒂尔加藤公园,最后介绍柏林人;《登观音台望城》虽然是一首小诗,但是在叙述内容上也有先后顺序,先讲长安城的全景,然后说街道,最后聚焦于上朝官员的灯火。
我们在写作时,如果要给人介绍一处地方,比如学校、公园、博物馆,也要抓住这个地方的特点,选择最适合的几处景物,再按照合理的顺序来介绍。
点读
◆亚热带
《海滨小城》中出现了一个地理名词“亚热带”。地球上靠近赤道的地区,气温最高,称作“热带”。热带两边的地区,气温没有那么高了,四季分明,称作“温带”。“亚热带”就位于温带靠近热带的地区,亚热带的气候特点是夏季与热带相似,但冬季明显比热带冷。
读后练
想一想,如何向别人介绍你所在的城市?这座城市有什么特点(最多两个)?你会选择城市中哪三个景物来介绍呢?
我所在的城市是:
这座城市的特点是:
我想选择的景物是:
一、
二、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