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阅读主题04 秋风秋雨送秋来(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调皮的秋风想到一个好点子,他三下两下爬上树梢,将叶子的衣裳涂染。满树的叶子被他信手一涂,有的穿上黄裙子,有的穿上红裙子,像一只只五彩斑斓的蝴蝶栖息在枝头。“好看!好看!”秋风拍着手欢呼起来。树上的“蝴蝶”受了惊吓,一只只轻飘飘地飞离了枝干,有的和小草拥抱,有的和流水嬉戏着越走越远了。

没有了树叶的遮掩,果实们一个个涨红了脸,羞答答地挂在枝头,听大人小孩欢快的叫声,任凭秋风把甜蜜的芬芳洒满大地,招引馋嘴的鸟儿。

秋风快乐地奔跑着!奔跑着!

解读

我们刚刚了解过拟人的修辞手法,这篇文章就大量使用了这样的修辞手法,秋风先是被写成了一个勤劳的小姑娘,把秋日的天空擦得干干净净,接着又被写成了一个快乐、淘气的小男孩,在大自然中自由奔跑。作者把秋天天高气爽、树叶变色飘落、果实成熟这些自然现象都写成了秋风“干的好事”,这样的写法让作品显得更加欢快、有趣。

连读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从夏天到秋天,天气转凉,一场秋雨飘落、一阵秋风吹来后,气温明显下降,天空变得高远了,树叶变了颜色,果实逐渐成熟。这一切变化,都像是秋雨和秋风带来的。

这一节的诗文都是关于秋雨和秋风的。课文《秋天的雨》和现代文《秋天的风》的写法非常相似:

《秋天的雨》是以秋雨为线索,串联起秋天大自然丰富的色彩、果实香甜的气味、动植物准备过冬的表现。

《秋天的风》把线索换成了秋风,同样是串联了秋天天空高远、树叶变色飘落、果实成熟这几个自然现象。

这两篇文章都用了大量的拟人和比喻。例如,《秋天的雨》一上来就把秋雨比作钥匙,说明是秋雨带来了整个秋天,这就是一个不同寻常的精彩比喻。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秋天的雨》用了一段话来描写秋天的气味,这让我们知道,原来观察世界不只靠眼睛,鼻子也很重要。

这两篇文章反映的都是孩子的心境,活泼、快乐。而古诗《秋雨夜眠》虽然写的也是秋雨,但反映的却是老人的心境,有些懒散,又有些凄凉,在这首诗中,秋雨送来的是阵阵寒意。

点读

◆一场秋雨一场寒

这是一句关于天气的民间谚语,意思是每下一场秋雨,天气就会变凉一些。秋天,一股股冷空气从西伯利亚南下进入我国,它们和暖湿空气相遇后,便形成了雨。之后,冷空气逐渐增强,暖湿空气逐渐向南方退让,所以一场场秋雨,会让温度一次次降低。

◆元白

大诗人白居易和另一位诗人元稹是至交好友,他们交往了三十多年,并称“元白”,他们也是“元白诗派”的代表人物。据后人统计,他们两人之间的通信有1800多封,互相赠诗超过了1000首。

◆段落的“总—分”结构

《秋天的雨》第二、三、四自然段,每段都用了“总—分”的结构,就是段落中的第一句先写出整段总体的意思,然后再一点点详细描写。比如第二段中,“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这句话概括了全段的内容,就是“总”;后边分别讲银杏树、枫树、田野、果树、**的颜色,这些就是“分”。

读后练

观察环境,选择一个你喜欢的题材,参照课文,写一段“总—分”结构的文字。用第一句概括出“总”的内容,然后至少写三个详细的“分”的内容。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