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阅读主题17 大自然点睛之笔(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解读

许地山先生创作这篇作品的年代,距今已经有近一百年了,所以有些词句的用法和现今不太一样。例如:第一句“春光在万山环抱里,更是泄漏得迟”,大意是,在万山的环抱中,这里的春光停留的时间更长;最后一句“万物把春光领略得心眼都迷蒙了”,大意是,万物观赏着这样的春光,眼和心都迷醉了。

这并不影响我们欣赏文章描绘出的春光之美。另外,在阅读时还要注意云雀和金莺在这幅画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连读

这一节的诗文作品,都描绘了大自然的美景,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每篇作品中都有灵动可爱的动物作为“点睛之笔”。

我们先看课文《古诗三首》:《绝句》中的燕子和鸳鸯为明丽和暖的春天添加了活力;《惠崇春江晚景》中的鸭子和河豚争相报告春的到来;《三衢道中》黄莺的数声鸣叫为游人的旅程平添了无限的情致。

小古文《乡村》中,纯净自然的乡间景象令人陶醉,但这只是一幅静态的风景画,有了依人而居、飞来飞去的燕子,这个画面就变得生动、鲜活起来。

同样,《春的林野》中也不能缺少云雀和金莺的身影,这篇文章中有一句话的写法特别有意思——“轻风把它们的声音挤成一片,分送给山中各样有耳无耳的生物”,我们很少看到用“挤”来形容声音的,云雀在天空中,金莺在树林里,它们的鸣叫在春风中和谐地交织在一起,就像不同乐器组合奏出和谐的奏鸣曲,被风吹送到林野的每个角落。

这些可爱的动物是大自然中的精灵,它们的鸣叫和行动无论多么热闹,也不会显得嘈杂,只会让大自然更加宁静、和谐、生动。

阅读这些作品,我们需要仔细品读其中优美生动、不同寻常的词句,跟随着文字在脑海中想象美好的画面,尤其要想象小动物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充满活力的样子。

我们自己在日记、作文中描写大自然的时候,也不要忘记可以加上小动物,让你笔下的画面生动起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有时,我们可能看不到动物的身影,那也可以记录下它们的声音,比如鸟叫和虫鸣。

点读

◆点睛之笔

传说东晋大画家顾恺之画人像总是很长时间不画眼睛,其实他是在酝酿感情,揣摩人物的精神风貌,感觉自己能把握住神韵了,才会一挥而就,点出眼睛的神韵。这样,他画出的人物自然精妙传神、栩栩如生。后来就有了成语“点睛之笔”,用来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妙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许地山

许地山是现代作家、学者,他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笔名叫“落花生”,也就是我们吃的花生,而且他还写过一篇知名的散文《落花生》,看来许地山先生对花生可真是情有独钟啊!

◆曾几

《三衢道中》的作者是南宋诗人曾几,他的诗作风格活泼灵动,词意明白,语言轻快,形象也较为生动,多写个人的日常生活,也有抒写抗金内容的爱国之作。另外,他还可以算作著名诗人陆游的老师。

读后练

写出你的“点睛之笔”。下边这段话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请你加上几句描写小动物的内容,让画面灵动起来。

春天来了,不知不觉中,草儿绿了,枝条抽芽了,油菜花开得灿烂多姿,山溪水满,水面上时而漂过一两片桃花花瓣。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