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阅读主题16 诚实坦荡天地宽(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阅读主题16:诚实坦荡天地宽

《晏殊初仕》《打碎花瓶的孩子》《灰雀》

古诗文

晏殊初仕

宋·沈括

晏元献公为童子时,张文节荐之于朝廷,召至阙下。适值帝御试进士,便令公就试。公一见试题,曰:“臣十日前已作此赋,有赋草尚在,乞别命题。”上极爱其不隐。

——《梦溪笔谈》

解读

◆大意

晏殊还是少年时,张知白把他推荐给朝廷,召至殿下。正赶上皇帝亲自考试进士,(皇帝)就让晏殊做试卷。晏殊一见到试题,就说:“我十天前已作过这样的文章,草稿还在,请求另外命题。”皇帝非常喜欢他的坦诚不隐瞒。

◆解说

考试是最让学生头疼的事情,如果你参加了一场至关重要的考试,发现自己刚做过这张试卷,你会怎么做呢?晏殊的做法就非常了不起,他坦率地讲自己已经写过这个题目,请皇帝另出题目。这样诚实的做法,让他获得了皇帝和天下人的尊敬。

现代文

打碎花瓶的孩子

列宁八岁那年,有一次跟着父亲到阿尼亚姑妈家中做客。活泼好动的小列宁一不留神,把姑妈家的一只花瓶打碎了。但是,谁也没有看见。

后来,姑妈问孩子们:“是谁打碎了花瓶?”其他孩子都说:“不是我。”

而小列宁因为害怕说出实话会被姑妈责备,所以他也跟着大家大声回答:“不是我!”

回到家里,母亲听说了这件事,她看看小列宁的表情,已经猜到花瓶是儿子打碎的。因为这孩子特别淘气,在家里经常发生类似的事情。

于是,小列宁的妈妈就想:应该怎样对待孩子撒谎这件事呢?当然,最省事的办法就是直接揭穿这件事,并且处罚他。但是小列宁的妈妈没有这么做。她认为,重要的是教育儿子犯错误后要勇于承认错误,做一个诚实的好孩子,而不是责备他。

于是她装出相信儿子的样子,在三个月内一直没有提起这件事,而是给儿子讲各种各样的诚实守信的美德故事,等待着儿子的良心深处萌发出对自己行为的羞愧感。有一天,在小列宁临睡前,妈妈又像往常一样,一边抚摩着他的头,一边给他讲故事。不料小列宁突然失声大哭起来,痛苦地告诉妈妈:“我欺骗了阿尼亚姑妈,我说不是我打碎了花瓶,其实是我干的。”听完孩子羞愧难受的述说,妈妈耐心地安慰他,说:“给阿尼亚姑妈写封信,向她承认错误,姑妈一定会原谅你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