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主题08 观察景物的变化(第2页)
褐色的峰巅托着瑰丽的夕阳,夕阳把余热蒸腾为斑斓的云霞,云霞轻轻地把墨绿的林木遮掩,微风不起,水波不惊,凝重的乳白色雾气在水面上轻柔地飘动。
沉思的色调更要音响做启迪,嘎嘎嘎的拖拉机履带声伴着欢笑的勘测队员归来……
森林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灵感!
色彩是森林的生命!
解读
这篇作品中的“多彩”指的不是树林同时有许多颜色、五彩缤纷的,而是树林在一天的不同时间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指的是色彩的变化。文章记录了山、天空、树木、河流在早晨、正午、傍晚三个时段呈现出的不同景色。另外,文章还描写了每个时段不同的声音。
连读
这一节的三篇作品都和景物的变化有关。
课文《金色的草地》描写了可爱的蒲公英。作者写到当蒲公英开花的时候,草地就变成了金色,还记录了他和弟弟用蒲公英茸毛快乐玩耍的场景。一次偶然早起,作者发现清晨的草地不是金色的,他没有忽略这件事,之后细心地观察,发现中午草地是金色的,到傍晚草地又变成了绿色的。这激起了他的好奇心,他探索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发现这是蒲公英花晚上合拢,白天开放。
古诗《城南》描写的是一场春雨后景色发生的变化:池塘里水多了,桃李凋谢了,但草地的颜色却更绿了。桃李和青草的对比,更体现出青草旺盛的生命力。
《多彩的森林》写的也是一天之中景色的变化,但这篇作品描写的不是一种事物,而是整个森林及周边的景色,包括山、天、树、河景色的变化。比如,早晨的天空是“青白的”,中午的天空是“湛蓝的”,傍晚的天空是“瑰丽、斑斓”的。
你家周围一定也有草地、花园、树木……你留意过它们在不同时间的变化吗?
大自然像一个神奇的魔术师,一天之内从早到晚,太阳的光线总在发生变化,大自然中的各种生物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样子。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周围的一切都一成不变,那就成了一幅画,无论多美都是死气沉沉的。正是这种变化,使得大自然展现出勃勃生机。
所以,我们在观察自然的时候,要注意景物的变化,在写作的时候,把这种变化描写出来。
点读
◆蒲公英
蒲公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植物,它经常出现在文学作品里,它还有个名字叫“黄花地丁”,从这个名字我们就能看出,蒲公英的花朵大多是金黄色的。花开后,蒲公英会长出种子,种子上长着冠毛,聚在一起像一个个绒球。种子成熟之后,被风吹散,像无数降落伞随风飞走,飞落到合适的地方安家。
◆一本正经
课文中出现的“一本正经”是一个成语,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的样子,有时含有“假正经”的讽刺意味。要注意其中“经”字的读音,口语有时读成三声,这是不对的,应该读成一声(jīng)。
◆处处留心皆学问
这句话出自《红楼梦》,后来成了一句常用语,意思是:生活中处处都有知识,我们要细心观察、勤于思考,见到各种现象多问问“为什么”。就像《金色的草地》中的主人公,他看到草地的颜色发生了变化,就去观察和研究,这才了解了蒲公英开花的知识,写出了这篇有趣的文章。
读后练
请你观察一件事物在不同时间的变化,任何事物都可以,比如天空的颜色、树冠的颜色、建筑的影子……写出你观察的事物是什么,各用一两句话形容它早晨、中午、傍晚的样子。
我观察的事物是:
它早晨是这样的:
它中午是这样的:
它傍晚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