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在大宋的五代君主们(第1页)
死在大宋的五代君主们
从965年后蜀末帝孟昶之死,到992年北汉末帝刘继元之死,在28年间,五代十国中投降北宋的9名亡国君王,全部死去。
去世时,他们大多数处于青壮年时期。而北宋的史书,对于他们的死,一概语焉不详。
宋朝在历史上素来有优待降君、绝不赶尽杀绝的好名声,但这些降君,一个个在宋太祖、宋太宗两朝之内死去。
这是否暗含着正统史书所未触及的隐秘历史呢?
1
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代周建宋之后,继续后周统一中国的进程。
当时,五代十国中,“十国”尚存的政权仍有6个:在南方有南平、后蜀、南汉、南唐和吴越;在北方有北汉。
此外,南方还有两个割据势力,分别是割据湖南的周保权,以及割据福建漳泉二州的陈洪进。
赵匡胤制定了先南后北、逐个消灭的统一战略。
后蜀国君孟昶不是第一个投降北宋的亡国之君,在他之前,南平国主高继冲和湖南政权周保权已在被灭后,搬到开封居住了。
这两个政权被灭很有戏剧性。
一开始,湖南割据政权的头儿周行逢病重,快不行了,将11岁的周保权托孤给亲信辅佐。周行逢刚断气,属下衡州刺史张文表就叛变。周保权只好向北宋乞援。
赵匡胤终于等到机会,赶紧派兵南下。途中,要经过十国中最弱的南平,以借路经过为名,顺手就把南平控制了。然后,宋兵继续南下,到达湖南边境时,周保权来信说,不劳大军了,我们自己已经搞定内乱,杀了张文表这个叛徒。
这么好的时机,赵匡胤怎肯退兵?于是宋军一路前进,借口平乱,进了湖南。湖南政权抵抗了一阵子,投降了。
赵匡胤一箭双雕,一下子收拾了南方两个政权。此后,他将下一个目标,锁定在南平西面的后蜀国,只是苦于没有出兵的理由。
一直等到乾德二年(964)十月,后蜀国主孟昶坐不住了,与其等着宋兵来宰割,不如主动出击。于是,孟昶派人出使北汉,约请北汉一起搞大事,两头夹攻宋朝。
谁知道孟昶派出去的那个人不靠谱,一出去就做了叛徒,投靠宋朝。赵匡胤得到密信,兴奋地说:“吾师出有名矣。”看我终于抓到你的把柄了,出兵。
宋朝攻蜀之战,从出兵到蜀亡,前后历时仅66天。
看似国势强盛的后蜀,竟然如此不堪一击。难怪孟昶在投降之前,连连哀叹:“吾父子以丰衣美食养士四十年,及遇敌,不能为我东向发一矢。”
他的宠妃花蕊夫人,更是作诗痛骂后蜀军中没有一个男人: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作为亡国之君,后蜀末代皇帝孟昶被迫举家迁往大宋国都汴京(开封)。
临出发前,孟昶惴惴不安地给赵匡胤上了个表,说我只希望给我留条活命,但考虑到自己罪孽深重,内心忧惧不已。
赵匡胤很快回复说:“将自求于多福,当尽涤于前非,朕不食言,尔其无虑。”意思是,你来帝都好好改造,我保你安全,无须多虑。
孟昶抵达开封后,果然受到北宋的优待。连受降仪式都很简洁,没有羞辱性的游街等环节。只要求孟昶君臣穿素服、戴纱帽,呈上投降书,跪拜两呼“万岁”即可。
受降完毕,赵匡胤还赐宴孟昶,一同吃喝,为他接风。然后,给孟昶赐宅第,授予他一系列荣誉勋衔,包括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兼中书令、秦国公,等等。
自南朝刘宋开启暴虐前朝国君模式以来,一个亡国之君竟然受到这么大的礼遇和优待,这简直是五百年来第一回。
然而,仅仅7天后,一切戛然而止。
孟昶突然死了,年仅46岁。
孟昶之死,神秘莫测,却拉开了投降北宋的君王一连串不明不白之死的序幕。
2
在开封受到优待的孟昶,为何暴毙?当时的史书讳莫如深,我们只能从只言片语中去作一些推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