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 一个生不逢时的打虎英雄(第3页)
前年脍鲸东海上,白浪如山寄豪壮;
去年射虎南山秋,夜归急雪满貂裘。
今年摧颓最堪笑,华发苍颜羞自照。
谁知得酒尚能狂,脱帽向人时大叫。
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
破驿梦回灯欲死,打窗风雨正三更。
热血煮沸,又渐渐变冷,一切都源于“逆胡未灭心未平”。在对抗的年代,做一个喊打喊杀的主战派是容易的,但在宋金议和的基本国策下,做一个坚定的主战人士,内心的煎熬可想而知。
陆游酒量不大,但只能寄情于酒。他爱喝酒,而且常常喝醉。有学者统计,“醉”字在他的诗中出现了1200多次。
52岁那年,他重新被起用没多久,就因其他官员举报他工作期间爱喝酒、态度不积极(燕饮颓放),只好回家喝个够了。主和派攻击他“颓放”“狂放”,他干脆自号“放翁”,予以反击。
人生稍微得意的时光,陆游也不是没有,只是短暂到可以忽略。一般人的人生是起起落落,而陆游的人生是,起落落落落落落……
4
到了1189年,南宋换皇帝了,宋孝宗禅位给自己的儿子赵惇。陆游以为新帝会有新作为,故上疏提出治理国家、完成北伐的系统建议。
谁知第二年,作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陆游又遭弹劾,原因仍是“喜论恢复”“不合时宜”。朝廷最终以“嘲咏风月”为名,将其免官。
这一年,陆游已经66岁。他悲愤地离开临安,此后直到病逝的20年间,除了有一年回朝负责主修宋孝宗、宋光宗实录,他一直蛰居于山阴(绍兴)老家。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一个晚年落魄的老诗人,“一日老一日,一年贫一年”,甚至到了饮食不继、需要典衣赊酒的地步,但他依然靠着一身硬骨头,在写一心报国的诗。
陆游名气很大,比他小15岁的辛弃疾专门到山阴登门拜访,两人引为至交。辛弃疾看到陆游贫困的样子,非常不忍,多次提出要帮他修建草屋,但都被陆游拒绝了。
作为诗坛名宿和终生的主战派,陆游虽然人在乡下,但朝堂政治注定与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1194年,后来饱受争议的韩侂胄上台主政。韩侂胄是一个主战派,他的掌权意味着40年来,陆游心心念念的北伐事业将成为可能。
韩侂胄主导的开禧北伐开始后,82岁的陆游写了一首《老马行》。理智告诉他,他不可能上战场了,但在感情上他仍不服老。表面是写一匹老马,其实是在写他自己:
老马虺(左阝右贵)依晚照,自计岂堪三品料。
玉鞭金络付梦想,瘦稗枯萁空咀噍。
中原蝗旱胡运衰,王师北伐方传诏。
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
然而,南宋的悲剧投射到个人身上,就是陆游的悲剧。由于北伐太过仓促,朝廷内部整合也不充分,南宋遭遇了溃败。开禧北伐第二年,南宋礼部侍郎史弥远与杨皇后等人勾结,杀死韩侂胄,宋、金罢兵议和。
1208年,韩侂胄的头颅被割下来送到金国求和。南宋朝堂一片哗然,认为这是南宋的奇耻大辱。陆游没有就此事发表意见,但他写了一首诗,以历史典故表达了他对韩侂胄深深的同情:
翟公冷落客散去,萧尹谴死人所怜。
输与桐君山下叟,一生散发醉江天。
后来,官修史书开始诋毁北伐失败的韩侂胄,视其为“奸臣”,连带着认为支持韩侂胄北伐的陆游“晚节有亏”。这显然是传统成王败寇的一种史观。不管如何,陆游对所谓正人君子的诟病已经不在乎了。
他的一生太漫长了,熬死了多少仇人和朋友,就是等不来国家的崛起。两年后,1210年,86岁的陆游留下《示儿》一诗,便去世了。
在历史的主线之外,一个文则诗名满天下、武则挺剑刺乳虎的英雄人物,最终活成了整个时代一个悲情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