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中小
第四十一章(第1页)
第四十一章
顺着上一章所开启的话题,这一章就要陈列一系列的“反”律了。陈列前老子又说明,对于这些“反”律,不同的人生等级有不同的反应。等级越高,越能接受。所谓接受,也就是“闻道”。
原文如下——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
明道若昧,
进道若退,
夷道若颣,
上德若谷,
广德若不足,
建德若偷,
质真若渝,
大白若辱,
大方无隅,
大器晚成,
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
道隐其名,
夫唯道,善贷且成。
这一排“逆向因果”,其中有几条,即便是不熟悉老子的读者也应该早已耳熟能详。例如“上德若谷”、“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等等,已成为中国语文的“古典元件”。
这中间,“建德若偷”需要略做说明。
清代俞樾在《诸子平议》中解释道:“建当读为健。……健德若偷,言刚健之德,反若偷惰也。”俞樾讲“偷惰”,让我想起了日常口语中的“偷懒”。这里的“偷”,有懒惰的意思。这一来,四字之义也就明晰了。